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6篇 |
大气科学 | 90篇 |
地球物理 | 50篇 |
地质学 | 153篇 |
海洋学 | 8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74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5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华北陆块东南缘凤台组的底部和中部存在磷结核。这些磷结核的发现表明,凤台组(至少有部分地层)可能形成于温暖的海相环境。凤台组底部与中部磷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2个层位磷结核的沉积构造环境存在差异,凤台组底部形成于地幔活动较强的海相环境,而中部形成于地幔活动性较弱的闭塞环境。 相似文献
72.
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铂族元素(PGE)和Os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及其各主要层圈(外层、疏松层、亮煤层)和玄武岩基岩的铂族元素(PGE)和Au含量以及Os同位素组成,发现富钴结壳中PGE和Au含量均较高,且变化很大,∑PGE为(70.09~629.26)×10-9,平均289.48×10-9,Au为(0.60~26900)×10-9.具三层结构的富钴结壳中,疏松层(∑PGE=(339.37~545.82)×10-9)和亮煤层(∑PGE=(280.09~629.26)×10-9)的∑PGE明显高于外层((70.09~133.27)×10-9.单层结壳的∑PGE为(83.94~479.75)×10-9,Au含量普遍高于具三层结构者.结壳的∑PGE和Au含量远高于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别为(101.57~155.83)×10-9和(1~4)×10.沉积深度和海水氧逸度的不同是导致结壳和结核中PGE含量明显差异的主导因素.富钴结壳∑PGE和Pt与Mn(%)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Fe(%)具负相关性,与多金属结核正好相反,显示结壳中的PGE主要赋存在水羟锰矿(8-MnO2)等锰矿物相中,与针铁矿(FeOOH·nH2O)等铁矿物相关系不大,而结核中的PGE主要赋存在铁矿物相中.PG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和各项参数显示富钴结壳的PGE和Au主要来自海底玄武岩的蚀变释放,部分来自铁陨石微粒等地外物质,而与海底热水活动无关.计算显示西太平洋结壳距今42.5 Ma左右开始生长,生长过程中分别在8.OMa和21.8Ma处出现间断,相应形成外层、疏松层和亮煤层,其各自沉积速率为2.64 mm/Ma,1.45 mm/Ma和1.06 mm/Ma,相应海水的187Os/188Os分别为0.948~0.953,0.599~0.673和0.425~0.536,显示外层含有较多的大陆风化尘,而疏松层和亮煤层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海底洋壳蚀变和陨石碎屑或宇宙尘等地外物质. 相似文献
73.
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认识“数字地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数字地球”的有关问题。指出“数字地球”是人类社会及其活动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发展趋势。关于“数字地球”的讨论不应局限在空间信息技术领域,而应该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认识它 相似文献
74.
利用ERA-Interm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1—2月发生的两次寒潮事件(简称过程A和过程B)的天气环流形势和位势涡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过程A爆发后的冷空气促进过程B的形成;(2)等熵面上的位势涡度可用来追踪并判断寒潮的变化特征;(3)通过350~200 hPa处的位涡值特征可提前6 h预测寒潮开始爆发的时间和强度;(4)上游和下游系统对判断寒潮爆发的特征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从华南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含金性论康滇地区找金问题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晚元古代青白口纪(晋宁期)华南地区发育着神农架-龙门山-康滇裂谷和东南裂谷系,成为我国重要金矿床形成的时间和空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找到一批大,中,小型金矿床,康滇地区也取得较大进展,这些金矿床主要属于层控矿床。文章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或典型的金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可供借鉴,最后提出了良滇地区找矿方向和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76.
活动星系核有两类常见外流,相对论性的射电喷流和非相对论性的物质外流,前者主要在射电强的适动星系核中,以非热辐射为特征,非相对论性外流主要通过紫外吸收线观测到,总结了类星体非对论性外流的一些性质及其X射线观测给出了的问题,指出现有的观测表明非相对论性外流引起的质量损失很重要。 相似文献
77.
78.
利用常规实测资料、NCEP刷CAR再分析资料、T213分析资料,对绵阳地区2008年9月22—27日出现的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可分为两个明显的降水时段,其区域不同、强度不一;副高、冷空气、两条水汽通道以及台风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第一降水时段的各物理量水平皆大于第二时段,不稳定能量、水汽和气流的辐合、辐散区分布及上升下沉气流的位置和强度对暴雨的强度和落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9.
利用寿县观测站内的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结合观测站雨量数据及雷达基数据,分析了发生在2015年6月26—30日梅雨期间和2015年8月7—10日超强台风"苏迪罗"影响期间2次强降水过程的雨滴谱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拟合了雨强与雷达反射率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雨强的大小直接影响雨滴谱的特征参量,且随着雨强增大而增大;梅雨锋暴雨中1.0mm直径≤1.5mm的粒子所占比例最多,雨强贡献率最大;台风雨中0.75mm直径≤1.0mm的粒子所占比例最多,但1.0mm直径≤1.25mm的粒子对雨强的贡献最大,说明较大粒子对强降水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