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2篇 |
免费 | 182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4篇 |
大气科学 | 53篇 |
地球物理 | 72篇 |
地质学 | 454篇 |
海洋学 | 38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41篇 |
自然地理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3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为弹性驱动的河流相低效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中普遍见水。根据试采情况将气藏储层分为气层、水层、气水层三类,开展气、水层的测井识别研究。以区内26口井50个射孔层段各层的试油结果作为依据,选出了700个样本点作为判识建模的标本,以声波时差和中子孔隙度等8个原始测井值作为判识变量组合,采用模糊判别分析,建立了各层的判识模型。回判结果表明,模型对气层精度达到97%,水层为89%,气水层为94%。利用未参加建模的出水井射孔段对模型进行验证,判识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模型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92.
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运用神经网络理论对膨胀土进行判别与分类的方法。通过对安康膨胀土的实测数据分析,建立了研究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结果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膨胀土进行判别与分类的准确率很高,它无需在判别因子与预测目标之间建立基于某种理论的经验统计关系,该方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94.
拮抗香蕉枯萎病菌海洋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93份中国南部海域近海海泥样品中分离出1800多株海洋细菌,以对峙培养法,测定海洋细菌对香蕉枯萎菌的拮抗作用,再以琼脂划线培养法(agar streak)测定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约55.6%的菌株对香蕉枯萎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中58株菌株抑制香蕉枯萎菌生长所形成的抑菌带宽度大于10.0mm,抑菌作用较好,复筛后其中13个菌株形成的抑菌带宽在15.0mm以上。经反复转接和对峙培养,筛选出拮抗效果好、抑菌活性稳定的菌株TC-1,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细菌,TC-1对14种病原微生物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5.
96.
97.
煤炭地下气化(UCG)是我国清洁高效煤炭能源结构发展战略所驱,其产业化前景取决于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立足这一背景,回顾了国内外UCG项目经济评价研究进展,总结了UCG项目经济竞争力的当前理解,通过案例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蒸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CO2捕集与储存(UCGCCGT-CCS)经济评价基本模型及主要认识,讨论了深化UCG项目经济评价研究的方向性启示。结果显示,国内外目前对UCG经济性的认识存在差异,普遍对浅部UCG项目商业竞争力持乐观态度,但对深部UCG经济性认识分歧较大;财务分析基本方法与技术经济参数、适应性数学工具的结合形成了UCG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模型,国内外UCG技术经济研究各有特色;UCG项目经济性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合成气利用路线及CO2处理方式和成本,其中腔体宽度因子(HWR)、合成气成分、发电效率、CO2处理对合成气发电总成本的影响最为强烈。分析认为,加强技术经济参数针对性研究是深化我国UCG经济评价的当务之急,系统剖析现有UCG现场试验案例经济性特点是破解目前认识差异困局的客观途径;深化煤炭地下气化–二氧化碳循环利用(UCG–CCU)过程及其工程... 相似文献
98.
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的水沙变化归因识别——以北洛河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区域水文过程,进行水沙变化归因识别对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基于Budyko假设和分形理论,采用弹性系数法,对北洛河流域上(丘陵沟壑区)、中(土石山林—高塬沟壑区)、下游(渭北旱塬农区)3种不同地貌和植被类型区1959—2019年的水、沙通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北洛河上、中、下游径流量均显著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35 mm、32 mm、34 mm,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的19 mm、24 mm、6 mm,60 a减少率分别为0.3 mm a-1、0.2 mm a-1、0.4 mm a-1。上游输沙量极显著减少,中游降低趋势不显著,下游显著减少,由20世纪60年代的99×106 t、8×106 t、3×106 t,减少到21世纪10年代的10×106 t、3×106 t、0.3×106 t,60 a减少率分别为1.5×106 t a-1、0.04×106 t a-1、0.1×106 t a-1。20世纪70年代以来,上游径流变化逐渐受人类活动影响,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强,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贡献率达66.3%;气候变化是中游径流变化的主控因子,21世纪10年代降雨和潜在蒸散发的贡献率分别为77.0%和20.2%;下游径流减少主要为人类活动影响,21世纪10年代其贡献率为64.3%。对比20世纪60年代流域输沙量变化始终受人类活动主导,21世纪10年代人类活动对上、中、下游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80.7%、59.2%和92.7%。上游人类活动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中,退耕还林等沟坡措施和沟道工程措施分别为39.0%、42.7%,中、下游人类活动贡献的估算结果反映出高植被覆盖区和农区汲水灌溉对区域水、沙的影响特征。 相似文献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