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3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73篇 |
地球物理 | 47篇 |
地质学 | 195篇 |
海洋学 | 28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22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9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61.
362.
363.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25 m南山射电望远镜(25 m NSRT)受日照导致天线结构温度不均匀,其指向精度和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损失.为研究25 m NSRT日照下的热力学特性,构建了晴空下射电望远镜热环境参数和热力学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射电望远镜背架、面板等结构件对光线的反射和遮挡作用,通过比较25 m NSRT典型观测工况下各构件的平均温度、均方根温差、单位温差特征距离等特性参数,发现各部件热容量的差异是天线部件间存在大尺度温差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各类俯仰角和太阳照射角下天线背架结构的温度分布特征,表明日照区域的背架结构温度呈近似线性分布,平均梯度可达0.25℃·m-1. 相似文献
364.
文章通过对点苍山海拔3820m冰水沉积剖面的粒度参数、磁化率、氧化铁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综合实验分析,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实验结果表明,磁化率的强度与粗砂组分的含量成正相关,而与粘土等细粒组分含量成负相关;同时与有机质含量成负相关,与氧化铁含量成正相关。矿物组分分析实验表明,沉积物主要磁性来源于磁化铁。根据以上结果,结合冰川湖泊流域面积小、高寒环境的特点,其磁化率的影响因素与一般湖泊不同,认为冰川湖泊沉积中,因为物源较近导致外源磁性矿物主要赋存于粒度较粗的碎屑颗粒中,而高寒的环境条件使得有机质对沉积物的磁性矿物起到了稀释的作用,而很难有积极的贡献。根据磁化率的环境意义,恢复了全新世以来点苍山的古气候,从中可以划分6个不同的气候阶段:11.5~10.6kaB.P.,10.6~8.9kaB.P.,8.9~5.5kaB.P.,5.5~3.3kaB.P.,3.3~0.8kaB.P.和0.8kaB.P.至今,代表了末次冰期结束以后湖泊从产生至消亡的全过程。根据与其他相关地区的对比,分析了西南季风演变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365.
366.
367.
368.
369.
热演化历史的研究对于盆地分析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海域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盆地之一,迄今未见专门的热演化研究报道.笔者利用北黄海盆地中生代砂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结合地质条件约束,模拟获得了中生代以来盆地的热演化史.结果表明,北黄海盆地经历了两次增温和两次冷却的热演化过程,并在100—80 Ma时盆地的热历史出现明显变化,表明在晚白垩世北黄海盆地发生过一次较大的构造-热事件.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所表明的北黄海盆地的热历史与盆地原型演化阶段相对应,而这种热历史和盆地的演化过程与区域构造背景相关.磷灰石裂变径迹所揭示的热演化史对于深化认识北黄海盆地的地质演化过程和油气勘探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0.
云南香格里拉洛吉乡基性-超基性岩中单斜辉石矿物成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香格里拉洛吉乡出露一套基性-超基性岩块,前人对其属性的认识有分歧.岩相学研究发现该岩块具有正堆积结晶和补堆积结晶的特点,岩石化学特征具有贫碱、高钙和低氧逸度的特征,其母岩浆为亚碱性系列,并且显示出堆晶层状岩系演化特征.对其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辉石种属为透辉石,晶体中类质同像替代现象普遍,阳离子取代特征显示出形成于高温低压的条件.温压计算结果表明透辉石形成平均温度为1 084℃,平均压力为0.15 GPa,结合岩石的成分和演化特征,认为该岩石形成于洋中脊,属洋壳组成的基性-超基性堆晶岩系,为甘孜-理塘延伸带的残余产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