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189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本文介绍了放射性分层标监测地层垂直伸缩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放射性弹丸、测井系统、放射性监测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技术要点。介绍了利用放射性分层标监测地层压缩的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42.
通过野外调查和大地形变水准历史资料分析,发现自1966年以来,廊坊市地面累积沉降798mm。沉降历史大体可分为1966-1978自然垂直波动阶段、1979-1983波动下降阶段、1984-1992持续下降阶段以及1992年以后的地面加速下沉阶段。沉降灾害调查显示,廊坊地区地面沉降成灾点集中分布在市区西北和东北两个区域,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相吻合,说明地面沉降是由于开采地下水所致。建议廊坊市在今后的发展中减少城区地下水开采量,水源地取水井适当西移;市区西北部沉降区重新布井,增大井间距;廊东油田及东南部地区适当提高土地利用率,适当增加深部地下水开采量,以保证廊坊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3.
水循环观测基地是指对区域大气降水、蒸发蒸腾、河川径流、断面流量、地下水补径排等要素开展系统性连续观测,是水资源调查监测和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中国水循环观测基地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观测基地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区域代表性丧失、设备老化落后等问题。为适应新时期地表水地下水一体化水资源调查,在长江流域选取江西省赣州市禾丰盆地作为典型小流域,建设水循环观测基地。在此背景下,介绍了禾丰盆地水循环野外科学观测基地建设进展。此外,基于当地地质环境条件构建了禾丰盆地水循环监测网络,并综合使用遥感综合解译、大气降水监测、地表河流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井、地下水环境分层监测井等技术手段进行定量观测,根据野外监测数据对地表水地下水循环转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44.
针对油气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量大、共享困难等问题,对基于统一共享平台的各种空间数据及其他非空间数据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基于GIS的油气勘探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45.
分别以最大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PGA)和有效峰值加速度(以下简称EPA)为参数,对金沙江流域上12个工程场点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得到了各个场点在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下的基岩PGA和EPA值。通过对PGA、EPA值比较分析认为:PGA与EPA值的大小比例关系主要受年超越概率大小的影响,当年超越概率较大时,表现为PGA>EPA;当年超越概率较小时,PGA与EPA的比例关系还与场点周围的潜源分布形式及潜源的震级上限的大小有关,不同的年超越概率、不同的潜源分布形式和震级上限,可使PGA>EPA,也可使PGA相似文献   
346.
地下水污染的自组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组织预测模型是前苏联学者Ivakhnenko于 70年代提出的一种非线性建模预测方法 ,它能有效地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建模问题 .应用自组织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预测 ,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 ,建立了地下水污染预测的自组织模型 ,其预测精度较高 ,检验误差在 5 .2 %以内  相似文献   
347.
地下水不的自组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顺民  赵文谦 《地球科学》1999,24(6):643-647
自组织预测模型是前苏联学者Ivakhnenko于70年代提出的一种非线性建模预测方法,它能有效地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建模问题,应用自组织方法进行地下水污染预测,以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地下不不污染预测的自组织模型,其预测精度较高,检验误差在5.2%以内。  相似文献   
348.
深圳断裂带构造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断裂带的活动性关系到深圳发展的前景,从构造地质学、遥感图像、地震学、地貌学和地球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深圳及其邻近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阐述了深圳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性。通过对断裂带地层剖面和断层物质研究发现,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没有明显活动迹象;地震活动方面,断裂带所在区域地震活动以微震为主,且震源分布与断裂带产状一致,反映断裂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根据地应力监测资料,最大主应力量值小且应力方向北西向,与断裂近乎垂直,不利于断裂活动。综合各方面因素,认为深圳断裂带晚更新世至今活动已经明显减弱;现代微震活动是其构造能量缓慢释放的表现,现今深圳断裂带构造稳定,不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活动。  相似文献   
349.
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表重力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四川地区2018年3月—2022年4月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得到重力场等值线变化图,研究2022年芦山6.1级地震和马尔康6.0级地震前的重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芦山6.1级地震和马尔康6.0级地震震前约一年半进入重力变化显著时期;(2)芦山6.1级地震对马尔康6.0级地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3)芦山6.1级地震和马尔康6.0级地震前震区重力变化等值线出现类似于四象限区域的分布特征,显示该处应力高度集中;(4)芦山6.1级地震和马尔康6.0级地震震中区处于零值线附近且零值线在此处转折弧度较大,是构造带易发震的薄弱位置。  相似文献   
350.
射电望远镜天线伺服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特性, 对系统动力学特性辨识有着显著的影响, 会提高辨识难度, 增加辨识模型的复杂程度. 系统非线性特性的测量与补偿也会增加系统辨识工作量.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采样数据的线性重构方法, 用于动力学特性建模. 通过提取原采样数据的相位与幅值, 对受到噪声与非线性畸变影响的系统采样数据进行线性重构, 降低待辨识模型的复杂度. 搭建了半实物实验平台, 以平台实际采样为基础, 重构线性数据, 利用奇异值法与自回归神经网络评估并辨识平台动力学模型. 实验结果表明, 建模数据奇异值拐点从100阶下降至40阶, 仅用10个神经网络节点200次训练即实现了模型辨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