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323篇
海洋学   10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1.
分析了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给出了系统相互作用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并对各类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对于功能型系统相互作用,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另外,还给出了一个基于WebGIS的多生命线系统震后恢复辅助决策方法.同时,对生命线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难点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12.
2003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发生了ML5.0地震,地震发生后,由中国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临汾市地震局联合组成的现场工作队,对这次地震进行了科学考察,经调查,宏观震中位于洪洞县甘亭镇北羊獬与南羊獬一带,截止到2003年12月1日共记录到余震44次,认为,该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罗云山断裂,该地震区共划为Ⅳ,Ⅴ,Ⅵ三个烈度区,Ⅵ度区走向北北东,面积25km^2。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4.94万元。  相似文献   
713.
后季稻抽穗期的低温危害,是造成后季稻产量不稳不高的重要原因。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气象工作者对后季稻抽穗扬花期的秋季低温危害规律,做了不少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出较确切和客观的低温危害指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从现有条件出发,于1977年在浙江天目山地区进行了一次水稻抽穗开花期低温危害的试验。  相似文献   
714.
我国部分地区基本烈度的概率标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对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45个城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对中国烈度区划图上预报的基本烈度进行了初步的概率标定。结果发现区划图上所提供的基本烈度大致相应于50年内超越概率为0.14的烈度水平。 文中的计算是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的。以下是在实际应用中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1)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合理地划分潜在震源的位置和大小;2)确定与当前地震活动相一致的震级—频度关系;3)选用能够反映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的烈度衰减规律。 本文结合图表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15.
本文结合三角测量的实例对误差传播定律一些应用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当只有一个独立的观测值时,和函数与倍数函数运用误差传播定律不会出现悖论;采用数学中更为复杂的恒等函数关系式中不同的算式求解相同观测值的函数值,运用误差传播定律也不会出现悖论。如果在测量工作中有多余的直接观测值,就需用平差后的间接观测值按协方差传播律来计算,这样数学中相等的函数关系才能得到同样的函数中误差结果。  相似文献   
716.
油田沉积微相的展布与演化规律控制着主要有利储层的分布,因而油田开发调整方向可根据这些规律来综合考虑。镇泾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该油田长6油层组属于浅湖背景下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主要沉积微相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及前三角洲泥。该区三角洲分布主要受控于两个大致平行分布的南西-北东向主河道,受基准面升降与沉积物供应的共同作用,三角洲演化呈阶段性变化,大致经历了初始发育期、繁盛发育期、间歇发育期、活化发育期等4个演化阶段,其中繁盛发育期与活化发育期的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主力含油储层。研究区辫状三角洲展布与演化的特点决定了今后油田开发的重点在西南部河道带两侧及东北部三角洲前缘的前端;而垂向上应以优先考虑三角洲繁盛发育期与活化发育期的叠加砂体厚度较大为原则。  相似文献   
717.
以通辽地区为研究区,统计3 943个聚落并作矢量点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聚落1635年以来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① 通辽地区聚落从1795年开始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莫兰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分布模式在整体上从1723年开始从随机分布越来越趋于显著的集聚分布。从不同年份的Ripley’s K函数看出,局部上1635—1723年一直处于集聚与离散不均衡的情况,所有距离段内从1795年呈现出显著集聚分布模式。② 1635—1840年,聚落点的几何中心呈现出西南-东北-西北的演变轨迹。核密度分析表明,聚落点在1635年是南部离散分布,1723—1840年南部密度最高。1840—1912年中部出现大量聚落,分布格局变为中部密度最高,1947年至今,西南部和中部都有大量的增长,北部也有一定增长,分布格局变为中部与西南部河流流域最密集。③ 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变是人地关系规律、宏观与微观的人文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中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居住,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格局。聚落的增长速度及空间演变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人口迁入规模关系密切,土地政策及行政区划调整、人口迁徙等因素是主要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718.
719.
地震应急工作遵循的准则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火恩杰  林命周 《地震》1998,18(1):1-6
阐述了地震应急工作应遵循的准则-“社会满意准则”介绍上海市地震局在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Ms6.0地震时,迅速作出趋势判断的原始依据,由于当时作的趋势判断符合地震应急的科学性和社会性,因而在稳定性社会秩序,保障经济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720.
王姝  张艳芳  位贺杰  张宏运 《中国沙漠》2015,35(5):1421-1428
基于MODIS 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利用线性趋势法、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及固碳释氧价值模型,探讨2000-2012年生态恢复背景下陕甘宁地区NPP变化及其原因,并评估NPP变化的固碳释氧价值。结果表明:(1)2000-2012年,陕甘宁地区NPP年增长率为4.3%,总体呈现阶段性增长趋势,其中有两次持续增长期;(2)陕甘宁地区NPP受水热格局影响显著,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分布特征,空间集聚显著,但研究期内集聚水平呈下降态势,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由前期的局部试点向后期的全区扩散相互印证;(3)陕甘宁地区NPP增长趋势是人类活动和气候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活动为主要驱动因素,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④生态恢复背景下,陕甘宁地区植被固碳量累计增加1.06×107 t,释氧量累计增加2.7×107 t,固碳释氧价值累计增加9.34×1010元。生态恢复创造效益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