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91.
中生代多向挤压构造作用与四川盆地的形成和改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远离活动板块边缘的四川盆地以其周缘复杂分布的褶皱构造带而著称,这些构造带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背景一直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构造编图、褶皱构造样式和叠加变形分析,论述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中生代挤压变形特征及其定型时代,确定了重要构造事件及其产生的构造样式。研究显示,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带中生代经历了3个重大构造事件,每个构造事件产生的构造形迹在空间上发生复合和联合,造就了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复杂的构造组合样式。中晚三叠世碰撞造山事件(印支运动)在扬子地区形成近W-E向褶皱构造,扬子地块西缘伴随着松潘—甘孜褶皱造山带的形成,发育了龙门山—锦屏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及川滇前陆盆地,奠定了川—渝—黔—滇大型沉积盆地,构成四川盆地的原形。中晚侏罗世时期(燕山早幕),东亚构造体制发生重大变革,来自北部、东部、西部和南部的板块多向汇聚导致了大陆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秦岭造山带的再生活动导致南部米仓山—大巴山前陆构造带的形成和发展;来自太平洋板块向西推挤,导致了川东地区NW向突出的弧型构造和川南华蓥山帚状构造的形成;羌塘地块的向东侧向挤出,在扬子地块西北缘发生褶皱逆冲变形(龙门山—锦屏山构造带)。这期多向挤压事件强烈改造了四川T3-J1-2原形盆地,周缘褶皱构造带基本定型。早白垩世晚期的挤压事件(燕山晚幕)进一步改造了四川盆地,NW-SE向构造得到加强。除了西缘以外,四川盆地其他周缘褶皱构造带主体定型于晚侏罗世的陆内造山作用阶段,是扬子克拉通周边造山带在周邻板块多向汇聚作用下引发的再生复活的结果,成为中国东部陆内汇聚构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2.
在干旱地区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文章分析了沙地植物的水分利用状况,通过扩展经典生态位理论的内涵,用数学抽象方法定义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为其水分最适生态位点与现实生态位点的贴近度,建立了响应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依据试验观测结果进行了植物水分生态位适宜度过程的计算分析,所获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文中有关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为干旱区无灌溉条件下人工植被的营建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和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93.
施林道  姜福芝 《矿床地质》1998,17(Z1):167-174
金属矿床,是成矿金属元素的集合体。现今金属矿床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把成矿元素作为永不变化的个体(原子)来研究其如何从地幔中迁出、在地壳里运移富集,最后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定位成矿。这种研究思想可概称为“元紊集散观”、迄今为矿床学家所避循。然而,唯元素集散观却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本文提出“元素生灭观”并主张只有运用兼容两种成矿观的相辅相成二元观,才是符合辩证法的、科学的、矿床成生研究的正确思维方法。文中用元素生灭观的元素转换机制解说元东稳定同位紊的生成和分布,地球田层构造的形成,地球水囵和气圈成分的演变以及对成岩、成矿和矿床物质成分的促成和制约。  相似文献   
194.
195.
本文通过对吕四近岸波浪、水流和岸滩变化的观测分析,认为:本区海岸侵蚀的主要原因是泥沙的来源减少,浅滩泥沙在风浪作用下易于掀起,在以落潮流为主的浅滩水流的携带下向外海搬运。浅滩泥沙输移方向自西向东。基于海滩不断下蚀的特点,考虑到波浪、水流对海滩侵蚀均起着重要作用,建议采用分离式离岸堤与丁坝布置相结合的保滩促淤工程。  相似文献   
196.
磁水培育小新月菱形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磁水是指以流过磁场的水,即水流横过磁力线,也称磁化水。许多关于磁水及其应用的科学实验、生产实践表明,它可以改善、解决锅炉和冷却等水垢问题,提高印染、造纸、制糖和食品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上利用磁水浸种、育秧和灌溉,均可收到增产效果。磁水能否应用于单胞藻的培养,对单胞藻繁殖、生长有无影响,尚未见报道。该研究以1987—1988年小新月  相似文献   
197.
根据我国沿海近10多年来潮位观测数据进行年均过程的统计,同时与有关气象资料和文献进行了联系比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海面持续波动上升,其年均值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比较平均偏高1.2-6.4cm,有些海区个别年份偏高值达7.0-8.0cm,如南海1999年偏高8.5cm,这10多年来我国沿海台风风暴潮发生的平均次数与前期比较虽略有减少(由年均8.0次减少为年均6.9次),但强度增大,其中47个站疹观测到破历史记录的高水位,三个站次出现1000a一遇的高水位,灾害损失巨大,地学中的“海面变化”,自器测时代以来是由各地验潮站水位测量的年均值取得的,显然,这是一种相对变化,它只是消除各地地质运动(如新构造运动,地基升降等)影响因子后才具有广泛的水动型时空对比意义,本文根据实测水位数据统计所得的成果,进而与同时空的气象资料相比照,分析认为,近10我年来我国沿海平面与1975-1986年期间比较有普遍较大幅度的升高现象,除个别站位需考虑陆动型因素影响外,这与同时期发生在我国沿海的风暴增水过程的增强不无关系,因为风暴增水过程含括在各年水夹无益 (邓地学意义上的海面变化)的统计中。  相似文献   
198.
运用调和分析方法分离卫星高度计资料中的潮汐信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中的潮汐高频混淆现象,采用潮汐调和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卫星上、下行轨道交叉点两组资料分析的分潮振幅和分离潮汐后的海面高度;同时比较潮位站实测资料与遥感资料分析的分潮振幅,结果表明:采用潮汐调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分离高度计资料中的潮汐信息。  相似文献   
199.
施心路  徐润林 《热带海洋学报》2003,22(1):23-29,T001
报道采自南海碣石水域(22°48′N,115°53′E)的一种海洋牛伪角毛虫—— 红色伪角毛虫Pseudokeronopsis rubra,利用蛋白银技术对其形态学及表膜下纤毛系进行了揭示,并与本种的其它种群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种具该科及属的典型特征,与种内其它种群有较大的不同。虫体长椭圆型,淡粉红色,活体长约(165-230)μm×(54-90)μm,表膜薄,高度柔软可曲;具球形,沿腹面棘毛、背触毛成纵列,并聚集成“簇状”的色素颗粒;口旁小膜带由62-88片小膜组成;具中腹棘毛28-38对;左、右缘棘毛各一列,末端不汇合;横棘毛5-8根,背触毛6-7列,无尾棘毛;大核数目众多,小核3-5枚。并给出采自南海碣石水域红色伪角毛虫活体的光学显微镜及制片后的照片,以期为该物种的鉴定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0.
从冀鲁交界的大口河口向东至顺江沟为蜿蜒120km的粉沙淤泥质海岸。作者先后于1987、1992和2000年对该海岸进行了多次实施考察,并应用80年代至90年代末以来的航空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公元11-1128年,黄河尾阎在此摆动入海,开成河口滩型海岸。1128年以后,黄河自此迁走,在海洋动力作用下,由河口滩型海岸逐渐演变成为典型的潮滩型海岸。该岸段海岸发育了广阔平坦的、相带十分明显的潮滩地带。在潮滩上同时发育了岛链状贝壳堤、残留冲积岛和巨大的多级分叉贯通性的潮水沟网络,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岸地貌环境体系,即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中的古代典河三角洲海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