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515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计算了最高温度表特有误差的理论值。认为在最高温度的测定中,其特有误差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922.
贵州织金磷矿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质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质、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戈仲伍组磷质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磷质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E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质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质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质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923.
合肥盆地沉积构造样式与大别造山带的演化历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别造山带的成生演化已有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和认识,但对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构造演化却涉及较少,其工作基础是以大别造山带内的地质研究为基础;笔者以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的沉积构造样式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印支运动期后大别山的成生演化历史。在吸收前人对大别山成果的研究基础上,以合肥盆地沉积和构造样式为主线,结合大别山北缘和合肥盆地的诸多地质特征,对中生代以来,大别山至少存在有四次造山运动:分别发生在印支期、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中期。四次造山运动的强弱也明显不同:以印支期最强烈,其次为燕山晚期的挤压推覆,而喜马拉雅期的两次隆升运动较弱。四次造山运动的样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印支运动表现为自南而北的大规模挤压推覆运动,燕山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则以小规模的挤压运动为主,喜马拉雅中期则以整体升降为主。  相似文献   
924.
吴春华 《浙江气象》2001,22(4):39-42
用空间解析几何研究乔唐式日照计安装误差对日照测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南北方位误差超过1.38°或东西不水平程度超过1.36°时,日照测量误差大于WMO规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25.
基于GIS地城市总体规划用地适宜性评价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从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将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应用于用地适宜性评价,并对评价方法加以改进,以津市市总体规划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通过与GIS技术结合,探索了定量评价的方法,讨论了评价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26.
曾晓建  谢春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57-463
乔拉克金矿产于伊什基里克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特征、断裂构造特征、蚀变分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矿床成因与强应变构造带及浅成-超浅成岩脉有密切关系,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根据成矿地质特征,建立了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27.
谢春华  曾晓建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64-468
伊什基里克成矿带系西天山成矿区带内重要的金铜成矿带.带内金矿类型主要划分有二种类型岩浆-热液型和火山-热液型,其中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脉)有成因关系,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与下石炭统火山热液活动有关,矿体赋存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地层中.两类型金矿均严格受构造、火山岩地层以及花岗岩(脉)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928.
中原地区晚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施少华  杨怀仁 《地理学报》1992,47(2):119-129
本文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树木年轮资料,恢复了我国中原地区晚全新世2000余年以来的环境变化,建立了2200余年的降水变化序列。划分了晚全新世以来本地区的干湿和冷暖期。受晚全新世以来的季风环流的影响,本地区环境变化的基本模式是暖湿与冷干对应。然而,在小冰期时期特别是17世纪下半叶以后,这种模式有所改变,即冷湿对应。其主要原因作者认为有二:一是小冰期时期天气系统超常不稳定,这是由于地球气候系统的内外因素改变造成的;二是小冰期时夏季风锋面南移至中原一带,增加了本地区的降水。最后还讨论了晚全新世以来本地区季风变化的过程、机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并提出了未来环境变化的可能趋向。  相似文献   
929.
930.
本文从葡萄栽培的农业气象指标出发,对比分析了德清县葡萄生产的利弊气象条件,指出了葡萄生长期中易遭受的天气灾害。分析得出德清县属于葡萄生态气候条件相对较适宜区,并提出提高葡萄产量的栽培管理方法和措施,供生产部门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