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5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反演断层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伸展构造地区,大规模断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不仅可以评估特殊的关键细节,而且可以了解拉张性质及伸张量。以单剪假定为基础,考虑压实作用的影响,并对剖面进行校正,建立反演断层数学模型。将其应用于苏北溱潼凹陷,模拟给出了3条剖面的主断层形态和滑脱深度,结果表明该区边界断层的滑脱深度在8~10km左右。它为该区运动学模拟的开展提供了断层边界条件。此模型同样适用于挤压构造地区。  相似文献   
92.
运用有限应变测量、磁组构和岩石组构等方法,对北天山存在着的一条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变形研究。各种方法的研究结果互相吻合,与野外实际地质现象也相一致。混杂岩带属压扁变形,压缩量51%,应变强度0.83.3个主应变轴的平均产状分别是X=126°∠44°,Y=257°∠33°,Z=8°∠25°。文中最后讨论了该混杂岩带的形成机制、时代、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镜下鉴定,结合电子探针分析、X衍射分析等,总结了研究区各金矿床(点)的矿物物性,成分,分布等特征,矿物学的表明,整个成矿过程和构造动力变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地体概念的由来、地体构造实例、地体研究的方法及研究地体的意义做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95.
云南永胜宝坪滑覆构造聚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云南永胜宝坪矿床构造地质填图、同构造石英脉及含铜石英脉型矿石的热活化法ESR定年研究,结合区域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及其年代学等结果,发现宝坪矿床受控于程海逆冲断裂上盘发育的滑覆构造,主要成矿作用的发生及滑覆构造的形成与整个盐源—丽江构造带于喜马拉雅早中期陆内褶皱造山同时发生,工业矿体的形成主要与同构造地下含铜热水活动有关。经勘查证实,矿化严格受滑覆构造控制,并具明显分带性:与深部构造岩浆带联通的后部张性断裂带构成导矿构造,伴脉状矿化;平卧叠褶的软、硬岩层互层系组成的中部和前部带,因缓倾顺层剥离剪切糜棱岩发育,构成多级次屏蔽—容矿构造,赋存层状、似层状主矿体。  相似文献   
96.
藏东玉龙成矿带马牧普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中的成矿元素Au、Ag、Cu、Pb、Zn的研究,采用分形方法确定异常下限,得出其异常下限值分别为10×10-9、0.48×10-6、75×10-6、120×10-6、130×10-6;用因子分析研究成矿元素的异常组合规律,指出测区西南异常区为Au、Cu、Pb、Zn、Ag组合异常,是矿致异常;中西部异常为Ag、Cu、Pb、Zn综合异常,为指示斑岩分散流的异常,是非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97.
拉萨地块南缘记录了新特提斯洋俯冲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及碰撞后的岩浆作用,其中晚白垩世的岩浆作用对研究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前成岩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拉萨地块南缘100Ma的角闪辉长岩和68Ma花岗斑岩的锆石、磷灰石、榍石为研究对象,利用背散射、阴极发光(CL)、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等方法,查明锆石、磷灰石、榍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进一步反演岩石源区性质、结晶历史及结晶条件,并对岩体含矿性进行评价,有助于探讨冈底斯成矿带晚白垩世岩浆成因机制和成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锆石初始饱和温度为598~626℃,锆石Ti结晶温度为645~758℃,磷灰石饱和温度为690~819℃,榍石Zr温度为602~778℃;磷灰石具有中等-弱的负铕异常(δEu=0. 67)、富集LREE,早期高温阶段锆石的结晶主要受到磷灰石结晶影响,随着温度降低,受到少量榍石结晶的影响;角闪辉长岩中的锆石在低的Hf、温度较高时却具有较高的Th、U含量显示岩浆源区受到更多俯冲板片出溶流体的影响,磷灰石具有较高的(La/Sm)N值以及Sr含量低于主岩,显示岩浆源区均一、熔体富Cl特征。花岗斑岩的锆石初始饱和温度为704~736℃,锆石Ti温度为630~799℃,磷灰石饱和温度为846~891℃,结合锆石的Ce/Sm、Yb/Gd以及磷灰石较大的负铕异常(δEu=0. 29),显示花岗斑岩中的锆石从高温到低温阶段都受到磷灰石和榍石的共同结晶影响,磷灰石的结晶受到斜长石影响;花岗斑岩中大部分锆石Ti结晶温度高于其初始饱和温度,磷灰石Sr-Ap/Sr-WR为0. 78~1. 45,具有较高的F/Cl(32. 87~67. 60)、低的(La/Sm)N,指示花岗斑岩岩浆源区不均一,受到多期岩浆熔体的脉冲式灌入并加入了更多镁铁质的岩浆熔体,其熔体具有低的Cl。此外,花岗斑岩锆石具有较高的Ce~(4+)/Ce~(3+)、磷灰石具有较高的SO_3、熔体中更富S,指示花岗斑岩具有高的氧逸度和成矿潜力。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锆石、磷灰石和榍石微量元素特征可有效指示岩浆岩的源区组成、结晶历史、结晶条件以及成矿潜力,为岩石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8.
雄村矿区位于拉萨地体南缘的冈底斯成矿带,通过对雄村矿区新发现的Ⅲ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的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问题。研究表明,矿石金属硫化物的δ34S在-1.3‰~1.4‰之间,平均值为-0.85‰,分布范围较窄,成矿热液的δ34SΣS值为-0.04‰,均显示出幔源硫的特征。矿石金属硫化物的铅同位素206Pb/204Pb比值变化于18.204~18.468之间(平均值为18.359),207Pb/204Pb比值变化于15.549~15.593之间(平均值为15.567),208Pb/204Pb比值变化于38.213~38.441之间(平均值为38.351),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值μ变化于9.37~9.45之间(平均值为9.40);在铅同位素判别图解上位于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线附近,显示出地幔物质与俯冲沉积物的混合特征,暗示金属硫化物中的铅源自地幔,并有少量俯冲沉积物的加入。   相似文献   
99.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分布着大面积古近纪(70–40 Ma)林子宗群火山岩。但如此强烈的火山-岩浆作用,与安第斯成矿带相比(如马力昆带(Franja de Maricunga)、印地—帕斯瓜带(Franja El Indio-Pascua)),除了碰撞伸展阶段形成的驱龙、甲玛等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外(23–13 Ma),"缺位"资源规模大、经济价值高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矿亚系列。该类矿床是剥蚀了,还是没有发现?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地质填图、地质编录、镜下鉴定、能谱和电子探针分析,在南木林盆地斯弄多地区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中识别出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铟镉金)矿床。矿体由产于流纹斑岩中的隐爆角砾岩型银铅锌矿体、火山机构旁侧的热液脉型银铅锌矿体及断裂上盘的银(铅锌)矿体组成,目前控制Pb+Zn资源量超过30万吨(331+332为主)@Pb+Zn5%,Ag资源量超过400吨@Ag50 g/t。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硫砷铜银矿、黄铁矿,微量黄铜矿,主要蚀变组合为:石英-玉髓-碧玉,重晶石-萤石,冰长石-伊利石-绢云母,菱铁矿-菱锰矿;矿石构造以脉状、角砾状、网脉状、条带状、层纹状、皮壳状、块状、浸染状等,发育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矿石结构;近地表发育古热泉喷口,堆积条带状、层纹状硅质沉积物。综合上述地质信息,确定该矿床为典型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床。这一重要矿床类型的发现和确定在冈底斯成矿带乃至西藏特提斯成矿省尚属首例,对冈底斯成矿带广泛发育形成于70~40 Ma的林子宗群火山岩地区区域找矿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100.
林彬  陈蕾  刘振宇  唐菊兴  邹兵  贺文 《地质学报》2020,94(10):2883-2892
矽卡岩型矿床是全球最具经济价值且研究最为深入的矿床类型之一。其矿物分带、金属矿化机制、流体演化特征均已获得共识性的结论,但其矽卡岩的成岩作用时限一致是困扰成矿作用机理研究的难题。桑日铜矿是青藏高原班公湖- 怒江成矿带中段新发现的重要斑岩- 矽卡岩型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和少量辉钼矿,呈细脉状、块状、浸染状产于斑岩和矽卡岩中。文章以西藏班戈县桑日铜矿为实例,利用飞秒激光剥蚀系统高分辨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矿区内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进行U- Pb精确定年,获得其结晶时代为83. 2±2. 3Ma(MSWD=1. 2, n =26),有效限定矽卡岩成岩作用时代为晚白垩世。同时,将其与含矿斑岩锆石U- Pb年龄和辉钼矿Re- Os年龄对比,发现三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说明三者属于同一成岩成矿作用事件的产物。因此,石榴子石U- Pb精确测年能够有效厘定矽卡岩矿床或斑岩- 矽卡岩成矿系统中矽卡岩成岩作用时限,也为诸多矽卡岩矿床成矿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和数据支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