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120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世界白云岩油气田勘探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锋  杨柳明  顾家裕  陈曦  赵喆  金银楠  高力 《沉积学报》2011,29(5):1010-1022
利用C&C数据库的"数字化类比知识系统",对世界上137个白云岩油气藏勘探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全球白云岩油气田分布规律、形成的构造背景、发育的盆地类型、赋存的沉积环境及主要产层的时代,并进而分析全球已发现白云岩油气田的油气产量与它们的关系;白云岩油气田以陆上为主,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构造背景以缝合带边缘的前陆盆地为主,...  相似文献   
82.
83.
探索深部生物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20年间,科学钻探对大洋和大陆沉积物和岩石的研究揭示了地下深部生理和种群都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生命的存在.这些微生物存在于海底1km以下和大陆3km以下深度,它们大多在地表生物圈中没有可人工培养或已知的亲缘种.深部生物圈可能代表了全球生物圈中最大的部分,其可能的生物量达50%.本文综述了深部生物圈研究的现有认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4.
通过野外剖面踏勘、井下岩芯观测、镜下微区扫描等,初步探讨了泥质岩非构造裂缝(泥裂)的发育期次、空间展布形态、裂缝开裂模式及影响因素等。研究表明:(1)泥裂发育可以分为3个期次,依次为同生成岩期、埋藏成岩期(早成岩期和中-晚成岩期)和表生成岩期,各期泥裂发育数量与面孔率表现为∑同生期>∑表生期>∑埋藏期;(2)泥裂开裂方式主要包括3大类7种模式; (3)现代泥裂发育通常经历四个阶段,其中砂-泥旋回地层中砂层的润滑作用有助于泥裂的形成,并为早期裂缝填充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此类地层也有利于异常高压缝的发育;(4)泥裂单边延展开裂后期通常产生分叉,分叉角度多为120°,其次为90°,主要与沉积物颗粒均质性和能量释放有关;(5)影响泥裂发育的因素有多个方面,其中粘土含量和盐度决定着泥裂的发育程度,地形坡度控制着泥裂的空间组合形态,沉积旋回影响着泥裂的开裂方式、位置及裂缝内填充模式等;(6)构造裂缝的存在对泥裂的发育与保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者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85.
钢板桩挡墙主动土压力分布的形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数值试验,研究帽型钢板桩的截面形状对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首先,对室内缩尺模型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建立钢板桩挡墙数值模型,模拟该挡墙在不同位移模式下土压力变化和分布的规律,与平板挡墙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钢板桩截面形状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形状效应的可能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钢板桩的截面形状影响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形式,影响程度与位移模式有关;墙体平动和绕墙底转动情况下,钢板桩挡墙凸出部分的主动土压力值大于凹处,但墙体绕墙顶转动情况下差异不明显;主动土压力的形状效应由土拱效应引起,截面高宽比对其影响显著,墙土摩擦角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6.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沉积特征与层序格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顾家裕  张兴阳 《沉积学报》2005,23(2):187-193
中国西部陆内前陆盆地发育于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是板块碰撞后陆内远程效应引起冲断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盆地。它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有一定的差异,不存在被动陆缘所形成的海相生油岩系及海相磨拉石建造。陆内前陆盆地同样富集油气,近年来广泛地受到石油地质界的关注。文章从多个方面研究分析了陆内前陆盆地与典型前陆盆地的差异性,认为其主要沉积特点是冲断作用期粗粒沉积物的叠加可形成连续的裙边状沉积体;冲断作用松懈期发育的煤系地层及泥质岩可形成良好的烃源岩;沉降中心的不断迁移与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的偏移现象普遍。根据沉积物叠加样式将陆内前陆盆地分为前展型、上叠型和后退型三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层序格架。最后据不同类型的盆地分析了其油气生成、储集和保存条件,这将有利于根据不同的样式针对性地进行油气勘探,从而提高勘探效率。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西部侏罗系为例,对野外露头中的槽状交错层理进行识别和观测。根据其几何学特征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槽状交错层理;根据其岩性特征和槽的组合分为单岩性槽状交错层理和复合槽状交错层理。沉积水动力学分析表明可以从槽状交错层理特征中的粒序、低角度斜层和逆向层理提取可靠的古流信息。根据槽状交错层理几何学特征指示柴达木盆地西部侏罗系古流格局比较复杂,东北部水流自北东流向南西;西南部古流主要来自南东方向和北东方向,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山斜坡处于持续沉降时期,为一沉积坳陷。  相似文献   
88.
<正> 西伯利亚地台南部边缘发育的、经历过后地台活化期的构造中间,可划分出一系列现在仍保持构造活动性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南雅库特诸盆地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台的阿尔丹台盾与朱格朱尔一斯塔诺沃依太古代一早元古代褶皱区的分界线上。最大的(150-240×60—80公里)丘利曼盆地(阿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