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概述了体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和模拟S波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传播的物理模型实验的理论背景;给出了周期性薄层介质物理模型的体波理论速度计量结果,为横波分裂实验研究的模型尺寸的选取和震相差别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2.
断层泥在基岩区断层新活动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断层泥在基岩区断层新活动研究中的意义在于:利用断层泥中粘土矿物的组合、成分、结晶程度可以判定断层活动时的物理环境;断层泥带的宽度与断层的位移量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从而可用于确定断层的位移量;断层泥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中石英碎砾的表面结构,可以提供有关断层活动方式、性质、期次、时代等重要信息。对断层泥进行包括野外详细观测、室内显微构造分析以及年龄测定在内的综合研究,是确定基岩区断层新活动特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3.
拉伸盆地模拟理论基础与新进展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地类型,拉伸盆地的理论模型和模拟研究发展迅速,已形成了较完善的系统理论。岩石圈拉伸的动力学模型主要包括:(1)瞬时或非瞬时的均匀纯剪拉伸模型;(2)双层或非均匀的纯剪拉伸模型;(3)拆离的简单剪切模型;(4)拆离-纯剪切模型;(5)简单剪切-纯剪切悬臂梁模型等。岩石圈的纯剪切和简单剪切代表了岩石圈变形的两个端元。拉伸过程中的减压熔融对盆地演化可产生重要影响。这些理论模型构成了拉伸盆地计算机模拟的理论基础。应用正演的理论模型与反演的回剥法相结合的模拟技术,可动态和定量地重塑盆地的形成演化,精确地预测沉积盆地的沉降过程、盆地构造格架、岩石圈深部结构以及热流分布等。这项研究已显示出巨大的、深远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34.
635.
636.
方家骅 《江苏地质》1995,19(3):160-165
江苏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展望方家骅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南京,210018关键词:矿泉水,开发利用,评价鉴定,江苏.Exploitation,UtilizationandProspectingforMineralWaterinJiangauProv...  相似文献   
637.
638.
松权衡  王淑霞  于城 《吉林地质》2001,20(2):47-52,82
本文主要从目前农业发展形势,农业现在的耕作方式,可耕土地的利用状况,粉煤灰在农业上的应用试验及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加以分析,提出在我省西部地区利用粉煤灰进行土壤改良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39.
陈思松  陶维松 《江苏地质》1991,15(4):193-199
宁镇山脉岩浆演化到晚期花岗岩时,稀土元素丰度明显降低,出现一种与大多数情况相反的规律,它揭示了花岗岩类中的一个较普遍的问题,即存在着双模式;。其机理为上地幔不均匀性和部分熔融程度差异所致。并认为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的演化多样性与成因类型复杂性有关。  相似文献   
640.
断层活动时间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行松  何永年 《地震》1989,(5):66-75
在工程建设中,工地及其邻近地区的断层活动性质及最后一次活动时间是工程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拟建的某大型水电站坝址区的断层为例,讨论了根据断层物质揭示断层活动性质及最后一次活动时间的理论依据、工作方法及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某工区内切穿二叠纪、三叠纪石灰岩的F_8断层的最后一次活动时间大约在20万年以前;在近东西向的主压应力作用下断层运动以右旋走滑为主;断层活动过程中的差异应力为5×10~7Pa,最大可达10~8Pa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