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4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18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4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31.
在平原地区进行天文重力水准之时。我们用以下形式的公式计算:式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数量巳详参考文献[1]中。这里的系数k随着所采用的模板而有所不同。例如莫洛金斯原来所设计的模板为-0.0069,尤金娜将中央区域缩小之后所得的系数为-0.00317。而作者的方格模板则为—0.00257。包括这个系数的一项,也就是公式(1)右边的第二项之所以产生是由于重力垂线偏差计算公式中的位置函数L是1/r的函数,在天文点上这个函数变为无穷大,因而也就不得不将围绕天文点的地区划出,另  相似文献   
32.
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胜利地进入了第四个年度了。在过去的三个年度中,由于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由于全国人民的勤奋努力和苏联大公无私的帮助,我们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全国人民都为这种成就所鼓舞,信心百倍地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后的任务而奋斗。  相似文献   
33.
方俊 《地球物理学报》1980,23(1):103-116
固体潮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这是地球物理学中唯一的一个现象,可以事先将产生此现象的力准确地推算出来,然后,又可用实验手段来验证。自从1957年第一次地球物理年以来,这门科学获得很大的进展。本文扼要地介绍了这门科学,它对近代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其成就。  相似文献   
34.
中国固体潮观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在中国北京、武汉、上海、昆明、兰州、乌鲁木齐、广州、沈阳和青岛等九处的固体潮观测结果,并且与具有海洋和液核的地球模型进行了比较。文中特别讨论了仪器标定问题。结果表明了模拟固体潮效应的精度达到了0.6μgal。  相似文献   
35.
基于小波分析的钻探孔内工况识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表钻探参数识别钻孔内工况是降低钻孔内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传统孔内工况识别技术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提取孔内工况突变特征信息,并在相应典型工况识别表上对其变化斜率进行映射,快速识别当前工况,从而形成孔内工况早期快速识别技术。通过对CUG-2钻参仪采集的钻探参数进行信号分析,验证了该技术能有效地、准确地识别钻孔内典型工况。   相似文献   
36.
双层水口超高胎体金刚石钻头孔底磨损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层水口超高胎体金刚石钻头在深孔硬岩绳索取心钻进中具有其优势。根据CUG-2钻探参数监测系统的检测数据,对双层水口超高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孔底磨损过程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钻头的使用寿命比常规金刚石钻头高近 1倍,但其孔底磨损过程比孕镶金刚石钻头复杂,尤其在两层水口的过渡期,容易造成孔底排粉不畅,甚至出现钻头唇面的非正常磨损。建议在钻头第二层水口中增加挡水片;在两层水口过渡层采用较软的胎体;把第二层水口的下端形状设计为圆弧形。   相似文献   
37.
定向长钻孔精确探放矿井老空水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空水害事故危害程度大。系统研究了定向长钻孔探放老空水的原理、钻进装备、钻孔设计和成孔工艺方法等关键技术,将随钻测量定向钻进与常规回转钻进技术结合施工定向长钻孔,实现了煤矿井下老空水的精确探查和疏放,形成了一套老空水探放技术与装备。在宁煤集团白芨沟煤矿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技术方案先进可靠,老空水探放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8.
煤矿井下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是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煤矿企业深入推进减人增效工作所急需的先进技术装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矿井下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重点介绍了自动化钻机、随钻参数监测系统和旋转导向系统等关键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了制约井下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的关键因素:钻机智能化水平较低、随钻探测数据类型少、多系统集成控制难。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坑道钻探技术结合,强化多学科融合和协同创新能力;并不断加强智能化钻探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技术装备为支撑、以数字化平台为保障、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在智能化钻机、高精度数据获取与传输技术、钻孔轨迹智能优化与控制技术、辅助关联设备集成控制技术、数字化钻进平台开展攻关,以实现煤矿井下钻孔全流程智能化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39.
我国碎软煤层赋存层位多、分布广,普遍存在构造应力复杂、瓦斯压力高、煤体力学强度低、渗透性差等特点,钻进时易塌孔、喷孔、孔壁失稳,导致钻进困难、孔内事故频发、成孔深度浅、钻孔堵塞、存在抽采盲区等问题。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碎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完孔就更加困难。因此,碎软煤层高效、深孔、精准钻进技术以及增透、增产、护孔的完孔技术一直是碎软煤层瓦斯治理的重大技术需求和研究热点。从护孔、排渣、轨迹控制、完孔等成孔的关键技术难题方面,总结了碎软煤层顺层钻完孔技术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目前碎软煤层钻进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建议,分析了内控导向式旋转定向钻进技术,多孔介质充填式筛管、折叠膨胀管完孔技术等碎软煤层钻完孔技术新进展,为进一步完善现有碎软煤层钻完孔技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0.
通过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中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精细化数字高程模型、解译样本、地表覆盖、国情要素等分项成果辅助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与基本农田初步任务比对分析,筛选和发现被建设占用、污染、坡度等级高等不适宜划为基本农田的图斑,有效地减少了基本农田划定在内业整理、外业核查中的工作量,为确保基本农田的数量与质量提供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