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9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2篇 |
大气科学 | 126篇 |
地球物理 | 111篇 |
地质学 | 338篇 |
海洋学 | 185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40篇 |
自然地理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岸海床冲淤变化直接反映海区地貌稳定状态,由此影响海区物质迁移及水运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选择苍南海域不同时期的海图资料,基于ArcGIS平台探讨该海域多尺度海床冲淤过程,为研究区海岸港工建筑规划与评估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包括:苍南海域海床冲淤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1931—1970年大幅淤积,海床净淤积量达到169.47×106m3,淤积强度为5.18 cm/a;1971—2005年海床淤积幅度减弱,海床净淤积量为12.24×106m3,淤积强度为0.41 cm/a;2006—2009年海床由淤转冲,海床净冲刷量为14.70×106m3,冲刷强度为3.60 cm/a;2010—2017年海床持续冲刷,海床净冲刷量为10.17×106m3,冲刷强度为1.33 cm/a。除1931—1970年10 m等深线向海大幅扩张以及1971—2005年10 m等深线有部分向海扩张外,1971—2017年5 m与10 m等深线普遍向陆后退。2006—2017年,位于北关港内的2 m等深线也向陆后退。冲淤结果显示,苍南海域海床未来可能呈现弱侵蚀态势。其中,风暴潮频发导致海床经常性失稳加之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导致该区域泥沙补给不足,二者共同作用可能是该区域海床由淤积逐渐转为侵蚀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2.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对虾养殖业中最具破坏力的致病病毒.本实验用含WSSV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肌肉投喂健康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模拟自然条件下对虾经摄食感染WSSV的过程.在口服攻毒后不同时间分别取消化系统的不同器官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各器官中病毒的拷贝数,发现攻毒后12~24 h病毒在食道或中肠中的病毒量仅增加了3~5倍,而在贲门胃和幽门胃中的病毒量增加了100倍以上.进一步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病毒粒子对贲门胃和幽门胃内壁均具有很强的粘附能力,而对食道和中肠内壁的粘附能力很弱,且脱去了囊膜的WSSV核衣壳失去了与对虾消化道粘附的能力.以上结果说明WSSV经摄食后主要入侵的靶器官是胃,且病毒囊膜蛋白在病毒与宿主消化道器官的相互作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南秧田白钨矿床是中国滇东南地区一个罕见的似层状白钨矿床,矿体赋存在元古界南秧田岩组层状似矽卡岩中。最新的勘查资料表明,该矿床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实地考察,结合室内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及国内外典型矿床对比研究,对该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进行了恢复,得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或热水沉积岩)夹杂部分的陆源碎屑沉积岩,对南秧田层控白钨矿床似矽卡岩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为沉积变质成因矽卡岩,属类矽卡岩系列。 相似文献
24.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冲击旋转钻进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碎岩方法,近年来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简要阐述了冲击旋转钻进技术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了一些冲击器新品种及其相关的钻进新工艺,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5.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和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本文选取了东海陆架盆地主要凹陷的17条地震剖面,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计算了主要凹陷新生代不同演化阶段的伸展率和压缩率。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演化总体由西向东跃迁。晚白垩世至晚古新世东海陆架盆地裂陷中心在西部坳陷带,始新世东迁至东部坳陷带,上新世东迁至东海陆架盆地东侧的冲绳海槽盆地。古新世中后期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北侧昆山凹陷反转; 中新世东部坳陷带的西湖凹陷反转。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与东部坳陷带构造演化不同,证明了东海陆架盆地的东西分带。西部坳陷带北部的长江坳陷和南部的台北坳陷构造演化不同,东部坳陷带北部的西湖凹陷和南部的钓北凹陷构造演化不同,证明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南北分块. 相似文献
26.
东秦岭秋树湾-雁来岭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秋树湾铜钼矿的成矿母岩—秋树湾花岗斑岩具有高硅、高铝、高Ba、高Sr、富碱、富钾、低镁、贫钙、低稀土总量、铕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低Nb和Ti等特点,与苏格兰北部高Ba-Sr花岗岩类似。雁来岭花岗岩较秋树湾花岗岩具全碱指数、铝质指数、ΣREE更高,δEu异常更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程度差等特点,与低Ba-Sr花岗岩类似。秋树湾高Ba-Sr花岗岩的产出说明该区在晚侏罗—早白垩世发生过壳幔混合作用,代表当时本区可能处于碰撞造山后的局部伸展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中。 相似文献
27.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地区海相地层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普遍国高, 源岩也进入高一过成熟阶段,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增加了难度。对研究区二叠系、志留系、寒武系和海相烃源岩的生物樗化合物系统研究表明,区内海相烃源岩的生物樗化合物主要表现了细菌和藻类生物的贡献。对正构烷献。对正构烷、类异 戊二烯烷、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甾烷等生物樗化合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米仓山南缘震旦系灯影组的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烃岩。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长江河口北支水沙特性与河槽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崇头、青龙港、三条港和连兴港1950~2001年潮汐潮流观测资料和2005年6~7月的大、中、小潮及2007年5月5~10日沿北支河槽进行的两个连续潮周期水、沙、盐的现场观测数据并结合参考2005年的实测地形图.通过对长时间序列(1950~2001年)的分流比、年均流量、潮位、潮历时等数据的整理分析并与近期(1998~2005年)的水文特征值比较,发现随着北支分流量逐渐减少,河槽内强烈的潮波已成为影响北支河槽不稳定的主要因素;青龙港近年来(1998~2005年)平均高、低潮位出现增高,比多年(1950~2001年)平均高、低潮位分别高出15和17cm,是北支河床近年来持续性淤浅的体现;大潮期间北支河槽涨潮含沙量无论量值还是扩散强度均大于落潮,明显表现出河口涨潮槽具有的泥沙运动规律.自2001年以来除少数年份的小潮汛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涨潮优势,其中2002年3月大潮的潮量优势流仅为9.42%,显示出涨潮优势十分明显,说明北支河槽近几年来正朝着衰退的过程发展;2005年北支河槽-2、-4和-6 m等深线均呈喇叭状,闭合端指向上游,符合涨潮槽的几何形态;再从河槽类型系数(λ)看,大潮期间λ值均大于1,最大值为31.1,涨潮槽特征显著;而洪季中、小潮各测站λ值均小于1,最小值为0.000 3,A、B两测站在大潮时λ值均大于1,而小潮时又都小于1,显示北支河槽虽主要表现为涨潮槽的特征,但洪季受径流和潮汛影响,其涨潮槽特性不稳定.总体而言,目前北支河槽为一条不稳定的废弃型涨潮槽. 相似文献
29.
试论胶东金成矿区成矿物质条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胶东群、粉子山群和蓬莱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特征研究认为,胶东群是金的主要矿源层;粉子山群和煌斑岩脉也提供了部分金的来源。花岗质岩浆活动促使成矿物质转移。 相似文献
30.
张家口汉诺坝玄武岩K-Ar年龄计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诺坝玄武岩分布在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面积约18000km^2.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玄武岩处于赤峰-康保深断裂东部,主要分布于赤峰、围场以北;西区玄武岩出露在建平-承德-赤城深断裂西段,分布于张家口-大同西北。(图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