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84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简单介绍本文叙述根据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利用理论时距曲线量板测定速度的方法。说明用本方法整理单独的、相遇的及时距曲线族的办法。本文供地震队工程师和解释技术员,以及地震勘探范围内其他专家之用。  相似文献   
102.
地形结构线是更好地表示、反映和利用地形的基础。本文先介绍了构建三角网生成地形结构线的基本思路,然后对构建三角网过程中建立等高线树、地形结构线生成、鞍部山脊线自动生成和连接地形结构线并建立结构线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03.
人们通过喇曼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Brillouin散射等各种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如低温、高温、高压)研究了水的结构性质和相行为.Okhulkov等对常温液态水的能量散射X光衍射(EDXD)研究发现,在0.1~200 MPa,水分子间的OO间距rO-O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之后,rO-O随着压力升高而增大,在400~500 MPa时达到初始最大值;然后,随压力的升高而减小.A.KSoper等通过中子衍射研究发现,液态水与冰一样,也有多形现象.  相似文献   
104.
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岩石成因——对岩石圈拆沉作用的约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造山后脉岩组合是在寄主岩基冷却之后形成的,可能是造山带应力场转换的标志。昆仑造山带早中生代末期以及太行山-燕山造山带晚中生代花岗质岩基中广泛出露这种类型的脉岩,可划分为煌斑岩质,玄武质,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和富硅花岗质等5组。主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表明它们是不同的原生岩浆固结的产物,相互之间不存在重要的分离结晶,同化混染和岩浆混合作用的关系,因而要求软流圈/岩石圈系统不同圈层的源区岩石同时达到部分熔融的条件。结合已有的高温高压实验,区域岩石圈结构和地质事件序列的分析,认为岩石圈拆沉作用是造山后脉岩组合形成的最合理触发机制。简单热模拟表明,软流圈窗顶界埋深达到一定深度时(例如昆仑造山带为82km),可以满足处于不同深度位置的中性麻粒岩,基性榴辉岩和地幔橄榄岩同时发生部分熔融。这时,岩石圈/软流圈系统可以有6~8个产生岩浆的位置。热的软流圈物质快速涌入软流圈窗,不仅触发地幔岩的减压熔融,也可能导致区域构造应力场由挤压转换为伸展,为岩浆的快速侵位创造了条件。所提供的岩石成因模型可以更合理地解释造山后脉岩组合的地质特征,主元素和痕量元素特征,也可以满足同位素体系变异所要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5.
陨石原始型惰性气体的研究进展——Q气及其携带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陨石中的原始型惰性气体是在陨石形成前或陨石形成期间,组成陨石的物质通过吸附、溶解等方式将原始太阳星云中的惰性气体保留在陨石中形成的。实验研究发现,球粒陨石中的原始型惰性气体浓集中一种称为Q相的物质中,因此在原始型惰性气体中占绝对优势的组分被称为Q气或P1气。介绍了陨石原型惰性气体概念的由来、Q相的发现经过、Q相的成分和在球粒陨石中的存在部位以及Q气的元素丰度和同位素组成。并根据不同类型损石中Q气的分配情况,对其成因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6.
出露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及其两侧的碱性和偏碱性岩,主要为钾玄岩系列的火成岩,时代为第三纪其地球化学特征具俯冲带钙碱性系列与板内碱性系列的过渡性质,岩浆起源于软流圈的顶部软流圈物质的横波速度和厚度可能是岩浆活动出现与否的地球物理标志,出现火山活动地区的软流留物质的横波速度较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慢源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引起的岩石图下软流圈物质的运动有直接关系,在南北向的会聚过程中软流层物质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火成岩的性质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07.
汪素云  吴戈 《中国地震》1998,14(3):83-87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公元1912~1990年,MS≥47)》是国家地震局科技发展司在“八五”期间组织编辑的两册新版中国地震目录中的第二册。本册目录对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地震目录做了较为系统、完整、详细的清理和总结,是现有目录的更新版本。本文简要介绍了本目录编制的原则、方法和内容。针对1983年版目录,新编目录修改和删除了169次地震条目;新增960次地震条目;新增等震线图166幅。新目录共编入MS≥47的地震4289次,等震线图328幅。  相似文献   
108.
世界上气候类型多祥,人们为了尽可能地造就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适应不同类型气候的特点,就创造了许多不同特色的住宅,有的住宅巧妙奇特,令人耳目一新。用“水”建造的住宅秘鲁的曼尼威克城,是一座小城市,这里房屋都是用“水”建成的。该城地下蕴藏着一种温度极高的水。当地下水流经石灰岩或石膏石构成的地层时,能使矿物质溶解,变成类似水泥性能的胶状溶质。当这种溶质流出地面,冷却后就可凝固成坚硬的石块.当地居民建房时,先从地下抽出水灌入砖模里,侍它冷却后变成一块块硬砖,人们使用这种“水砖”盖房子,用这种水砖建造的房…  相似文献   
109.
确定未来强震地点的问题,已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对世界上一些地震活动区来说,在格尔丰特(?)和凯利斯-鲍罗克(?)指导下于1969—1974年完成的几篇论文中,已采用识别法根据统一综合的地质地貌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成果就是这些文章中所发表的未来强震的可能地点分布图。本文的目的就是通报从上述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110.
自适应地理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应用,完全改变了传统地图学的理论、方针和技术体系。各种人机交互的屏幕地图系统大量出现,由于缺少理论指导,目前电子地图产品与可视化系统界面的功能繁多,操作烦琐;随心所欲的用户界面和工具箱的设计,使用户产生极大迷惑。因此,地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和方法的规范,需要对自适应人机界面的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