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吕康林 《湖南地质》1992,11(3):253-258
许多看起来难以量化的水文地质因素在经过细分以后,用模糊数学方法很容易予以量化。本文以类型划分中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含水层性质和补给条件”为例,介绍了一种全量化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它可以大大减小传统分类中的主观随意性。  相似文献   
52.
引言众所周知,用有限单元法模拟抽水井时,有时在某些结点上会出现负降深,即在抽水的条件下,水头非但不下降反而有上升的现象。这种现象与实际情况相矛盾,我们称之为反常现象。根据以往的文献,反常水头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主要发生在抽水井邻近的  相似文献   
53.
象牙泉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因其钙华沉积酷似“象牙”而闻名。开展象牙泉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钙华景观的地质环境保护,对雅鲁藏布江构造带古环境演化、新构造活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象牙源泉及其钙华沉积为研究对象,通过钙华成分、泉水水化学组分、氢氧同位素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象牙泉及钙华景观的形成机制,估算了钙华形成年代,讨论了钙华景观演化趋势。结果表明:象牙泉出露高程3 208 m,温度16.1 ℃,pH值6.06~6.64,溶解性总固体1 521.1~1 524.2 mg/L,为中偏弱酸性微咸水;阳离子以钠和钙为主,阴离子以碳酸氢根和氯离子为主,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象牙泉具有较高的氯、钠及稍高的溶解性总固体特征,其氢氧同位素分布于全球大气降水方程线附近,说明象牙泉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具有较长的径流途径和缓慢的循环速度,水岩作用强烈。象牙泉为溶解沉淀型,其化学组分来源于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碳酸盐岩矿物、硅酸盐岩矿物的溶解。象牙泉钙华沉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酸钙,占63.07%;次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占10.19%;属钙华为主、硅华次之的常温泉类钙华。钙均衡估算表明,象牙泉钙华形成于1.38万年前,其沉积速率约为0.27 mm/a。  相似文献   
54.
石炭二叠系是山东省重要含煤层位。鲁西曹县煤田3煤层上覆近千米的新生代地层,以其为主形成的地震反射波在张湾勘查区内可连续追踪,是3煤层构造解释和宏观结构解释的主要依据。区内煤系地层为一单斜构造形态,走向NW,倾向SW,倾角一般约2°~7°左右。通过区域地质分析、构造演化研究以及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对张湾勘查区进行了勘探评价,查明煤炭资源量6亿多吨。实践证明,区域地质分析、构造演化研究以及物探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查方法在深覆盖区找煤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55.
基于极地信息开发的各种专题应用系统存在平台异构、开发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实现极地信息和系统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集成服务,采用SOA的设计思想,全面考虑极地专题应用系统技术架构、管理模式等因素,提出了极地信息集成平台的架构,并通过开源SOA实现了极地信息服务的注册、授权、注销、审核、发布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极地信息的集成、管理、展示、服务、共享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56.
基于华家岭国家基本气象站 1951-2020 年气候资料,应用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华家岭雾凇气候变化特征,应用箱线图法分析适宜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应用Bayes逐步判别法建立雾凇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华家岭年平均雾凇日数69.1 d,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5 d/10a,2018年后减少显著,2015年为突变年;呈现稳定的5 a短波动周期和25 a长波动周期。各季节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春季(-1.2 d/10a)、秋季(-1.5 h/10a)呈减少趋势,冬季(0.05 d /10a)呈微增加趋势。从月分布看,华家岭除7、8月份其余时间均有雾凇出现,2月最多;各月雾凇日数的线性变化趋势不一致,4、10月下降显著;1、2月雾凇日数年际变化小。适宜华家岭雾凇形成的气象条件是日平均气温-10.8~-1.0 ℃、最低气温-13.5~-3.5 ℃、风速2.3~6.3 m/s、相对湿度大于65%。选用日平均气温等13个变量作为预报因子建立雾凇预报模型,经回判检验,分月检验准确率84.0~90.0%。研究结果可为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冰雪旅游气象服务提供参考,加速推进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57.
运用LAICPMS技术,对内蒙古乌兰敖包地区原“阿木山组”之上所采集的流纹质凝灰熔岩样品进行锆石UPb测年,获得19个有效数据,年龄范围分布为(248±5)~(277±5)Ma,主要峰值263~248Ma(17个数据),另有2个数据为273Ma、277Ma与其他17个数据不协调,这可能是岩浆从外部带入的早期结晶锆石。根据样品岩石学特征及UPb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等,分析认为研究区在晚二叠世早期(255.2±2.4)Ma有一定规模的熔岩喷发,该套海相火山碎屑岩层位与银额盆地北部地区哈尔苏海组地层相当,可归入哈尔苏海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