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2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7篇 |
大气科学 | 34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212篇 |
海洋学 | 19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37篇 |
自然地理 | 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01.
502.
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尖山矿区的细粒和中粒辉长岩进行了单轴压缩、常规三轴压缩、抗拉强度和软化等系列岩石力学试验,研究了岩石结构(矿物颗粒大小)、水和围压等因素对岩石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细粒辉长岩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压拉比均高于中粒辉长岩,但在三轴压缩情况下,两种岩石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和弹性模量差异较小;与中粒辉长岩相比,细粒辉长岩的峰值强度的黏聚力C较大,而峰值强度的内摩擦角φ较小;随着围压的增长,辉长岩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与围压近似呈线性关系,剪切破坏角减小,平均模量E增长不明显,割线模量E50增长较显著;辉长岩的软化系数较高,在水的作用下弹性模量降低,泊松比升高。 相似文献
50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京市地面沉降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东郊八里庄-大郊亭、东北郊-来广营、昌平沙河-八仙庄、大兴榆垡-礼贤和顺义平各庄5个沉降区。本文选取目前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北京市朝阳区、顺义区和通州区作为研究区,利用2003-2010年的47景ASAR影像数据,采用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研究区的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并分别以SFP点年均沉降速率和各年沉降量作为权重,计算SFP点空间分布中心与方向特征椭圆,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地面沉降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4-2010年,北京市地面沉降表现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年沉降量最大值由104.04 mm增加到178.83 mm;标准差椭圆长轴与南北方向平行,反映出地面沉降空间发展方向性在南北方向较东西方向明显,椭圆面积由592.25 km2减小到 503.84 km2,表明2004-2010年研究区内发生地面沉降的区域范围变化呈减小趋势,但从沉降量可以发现,北京地面沉降一直处于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504.
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的日益完善,地铁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监测和治理地铁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成为保障线性工程正常运营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55景覆盖北京地区的3 m高分辨率TerraSAR-X数据,采用时序InSAR分析技术获取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地铁网络沿线的地面沉降形变信息,系统分析了北京地铁网络沿线地面沉降时空演变规律。同时,结合Peck公式将InSAR监测结果进行建模,以7号线磁器口-广渠门内站区段为例,估算地面沉降槽的空间发展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地铁线路沿线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形变,形变严重的路段主要集中在东部及东北部区域,最大沉降速率超过了100 mm/a;相对于其他线路,4号、10线整体情况比较稳定,14号、亦庄线次之,6号、7号线不均匀沉降最为严重;此外,地铁在不同建设时期路段表现出不同的形变特征,施工期路段较运营期沉降严重;7号线磁器口与广渠门内站间沉降槽的宽度和最大值沉降值在2010-2016年呈现增加趋势,沉降槽最大宽度约达180 m。 相似文献
505.
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世界上各矿产资源大国共同面临的一种严重环境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世界范围内矿产资源消耗量的急剧增长,这种问题将日益突出。为了尽可能减轻由地下矿产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对地面基础设施的损害与自然环境的破坏,对地面沉降进行精确预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地下矿产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预计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作者依据各自的适应性,将地面沉降预计方法分为两大类:(1)对地面沉降空间分布规律的预计;(2)对地面沉降时间变化规律的预计。进而,提出了未来地面沉降预计中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主要包括:(1)对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地面沉降规律的预计研究;(2)对地面沉降预计的时空统一问题的研究;(3)地面沉降预计与实地监测的一体化的研究。最后,作者分析了地下矿产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预计前景。 相似文献
506.
以红沿河核电站附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到2017年获取的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核电站温排水空间等级分布特征监测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MCSST(McClai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温度信息提取模型,计算研究区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再依据海湾平均温度法,计算出海面基准温度;其次,进行差值计算,根据温升强度等级,得到研究海域的等级分布数据;最后,基于掩膜技术与监督分类方法,剔除非核电站温排水影响的温升区,得到研究区海域温排水等级分布(Distribution of ThermalPlume,DTP)特征与统计数据,建立了一套核电站温排水遥感监测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冬季的核电站温排水遥感定量监测结果较好,其他季节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定量获取核电站的温排水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507.
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深刻分化,迫切要求综合,要求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现代区域地理学离开综合方法是不可思议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地理教育尚不能充分满足这一需要;而国民经济的主管部门还没有关注对具有结合适应能力的地理—生态学家的需求。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他们又都取决于自然环境的质量和生产力。目前在我们星球上居住着五十多亿人。据联合国最近资料,人口数量的稳定,要经过300~400年,在达到110~120亿人以后,才能实现。人口数量的增长要求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508.
509.
510.
今天的江南周庄,历史学家拂去历史的尘封,探寻着数不清的远古回音;文学家按捺不住一再掀起的创作冲动,感悟着人生的历程;书画家挥毫泼彩,表达不尽那无限的诗情和憧憬;中外旅游者浸润其间,感受着现实的天上人间。周庄,如同一方漂浮的活化石,向人们展示出浓缩的历史。她的神秘、她的倩丽;她的一颦一笑,更像一部永远读不完,永远翻不到最后一页的人间奇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