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唐华  徐琳  罗绍强  陈永东  肖进 《中国地质》2020,47(3):879-880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尼木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冈底斯岩浆弧南缘中部,是新特提斯洋岩石圈长期俯冲导致的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产物,而且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又叠加了强烈的新生代岩浆作用,呈近东西向展布。南侧紧临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在岩浆弧中残留一套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有关的中生代桑日群火山-沉积地层及前寒武纪念青唐古拉群。  相似文献   
42.
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邱桑寺泥石流在2019年7月2日暴发,造成寺庙围墙垮塌、已有稳拦工程被冲毁、公路被掩埋.通过调查发现邱桑寺泥石流沟域面积不大,主沟纵坡降大,沟域物源丰富,包括滑塌堆积物源、沟道堆积物源、坡面侵蚀物源和人工弃渣物源,松散物静储量约57.66×104m3,动储量约10.51×104m3.近年暴雨天气多发,邱...  相似文献   
43.
长江水下三角洲浅表沉积层中的生物扰动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长江水下三角洲生物扰动类型、特征和分布规律,探讨生物扰动构造的可能影响因素,使用箱式采样器获取包括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过渡带以及正常浅海的无扰动沉积岩心,利用高分辨X-ray成像技术对浅表沉积层中的生物扰动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水下三角洲发育虫孔构造和挖掘构造,虫孔构造直径0.5-2mm,长度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多数虫孔垂直于层理发育,挖掘构造形态呈漏斗状,其内沉积物混合强烈;生物扰动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三角洲前缘生物扰动指数〈1,前三角洲及过渡带扰动指数为2-3级,最高达4级,而紧靠前三角洲的正常浅海生物扰动指数为2级。生物扰动构造的发育主要受上覆水体盐度、悬浮体含量制约,在盐度接近正常浅海水体盐度、悬浮体含量中等的前三角洲、过渡带是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有利环境。研究未发现底质沉积物类型、底质环境因子对生物扰动构造的明显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山西吕梁山东西两侧的界河口和西榆皮地区变基性火山岩的系统采样和测试分析,其常量、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特征表明该区的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类似现代大陆裂谷的构造环境中.Sm-Nd,Rb-Sr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表明,界河口群变基性火山岩形成于2600Ma的壳幔分异事件中,在新太古晚期(2500Ma±)遭受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改造,使岩石的Sm-Nd体系发生了重设.而在古元古代晚期(1800Ma±)由于吕梁运动的影响,使岩石的Rb-Sr体系又一次发生变化,因其强度较小而未涉及Sm-Nd体系.该区所获得的1600Ma±的年龄值,可能与克拉通内局部的岩浆活动有关.研究结果不支持吕梁群生成于太古代的观点,而应该是古元古代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45.
地球化学若干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地球化学的某些领域,如元素的丰度和起源;地球与太阳系的化学演化;资源的勘察、利用与成因研究;元素的循环与示踪;环境地球化学;天体化学;分析与实验地球化学等在20世纪所取得的进展作了简短回顾。并对地球化学的某些领域,如全球变化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新的洁净能源与矿产资源、防灾减灾和保障人群健康、征服太阳系并使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46.
Relative to the Wutai Mountain and Heng Mountain areas, the Lliang Mountain area has been poorly documented geologically. In Geology of Shanxi Province[1], the detailed stratigraphic divis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L黮iang Mountain area. It was considered t…  相似文献   
47.
月球表面的环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月球探测资料和研究结果的系统分析,认为月球体积小、质量轻、离太阳较近(温度高)等因素是月球只有极为稀薄大气层的原因;论证了月球极地阴影区存在水冰的证据,并计算出水资源量约为66亿吨。研究了月壤中氦-3的含量与月壤颗粒大小、矿物组成、元素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关系,并估算了氦-3的资源量;探讨了月球表面的反射率;综合分析了月球区域性磁场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8.
在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的黄洞水库中取得沉积物柱芯,对其样品做了210Pb 和137Cs 比活度分析、粒度分析和孢粉及炭屑分析,并收集了这一水库邻近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计算了1960 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夏季(6-9 月) 降水量和24 小时暴雨量。利用上述210Pb和137Cs比活度分析结果建立了沉积物剖面的年代框架,结合孢粉浓度、炭屑浓度与降水量计算结果,对沉积剖面的粒度变化做出了解译,并初步推测1960-2009 年间水库所在流域的土壤侵蚀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研究表明,在该亚热带丘陵地区植被覆盖度较高的自然条件下,侵蚀作用对降水量波动和植被(尤其是乔木、灌木等木本植物) 覆盖度变化的响应十分灵敏,水库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流域内土壤侵蚀相对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软玉”这个术语近来饱受非议,非议不仅来自考古文博界,也来自宝玉石界。作为一个术语,“软玉”为何会受到如此广泛的非议呢?考古文博界的主体认识为:自古至清末文献中没有用过此术语,且该玉料质地并不软。事实上,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要组成的玉料硬度已经超过玻璃和铁器,实际佩戴无磨损痕迹。为何被称呼“软”玉?中国有爱玉、尚玉的传统,且玉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这一术语的由来,意义重大。通过广泛收集全球相关文献开展分析与研究,发现“软玉”一词最早于1890年出现在日本的一本德语、英语和日语的矿物互译名的书册中。日本作者(Koto)用“軟玉”来翻译英文词“Nephrite”。“nephrite”这个英文单词在西方出现时间大致可以锁定在16世纪或者之后,并于1846年用来描述我国上古玉器的主要矿物组成,这距我国广泛用透闪石质玉的时间晚了好几千年。“软玉”术语经留日学者引入中国,之后经过矿物学相关图书传播,于1996年被收入《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中。通过对“软玉”术语命名溯源,不难发现中华玉文化的重要载体--玉,在我国饱受战乱、贫穷与落后时期,于1890年被使用同宗语系的日本学者强加了一个“軟(软)”字,之后这个“软”字便牢牢地附着。通过溯本求源,认为该术语的“软”字应该去除,这样既回避了“软玉”的最早命名可能存在的褒贬问题,也避免了一些顾名思义、不合实际的想当然的现象再度发生。今后关于透闪石质玉的术语称谓,我们推荐的术语为“玉”。这一称谓既尊重我国历史传统又兼顾现实;虽然我国用玉早期用玉种类不算单一,但到西周时期基本演变为单一的闪石质玉。最后提倡反思,我们文化自觉、自信、自爱、自珍的培养与建设是否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0.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济南市用地紧张,人地矛盾不断增大。对济南市土地进行集约利用分析,能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土地利用压力提供支撑。当前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有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等。在未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价格以及用地压力将会不断加大。且当前济南市并未注重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该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及模型,对济南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从整体上来说情况仍不容乐观。在未来发展中,济南市始终要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产出效能,加大土地监管力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注重土地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