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元素,其外观设计更加现代化,尤其是造型美观的空间弯扭钢结构桥梁备受青睐,这对复杂桥梁的设计、加工制造和精益建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与技术挑战。本文以全球首例弯扭钢塔斜拉钢构体系桥——新首钢大桥的全数字化建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数字化设计、绿色智能建造及精密测控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实现了基于“骨架+模板”的非一致倾斜空间扭转钢塔节段与变截面高腹板主梁精细化、参数化协同设计,并通过可调参数、虚拟预拼装及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保障了桥梁各构件的高精度制造与钢塔节段的高精度无应力架设。  相似文献   
8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位于华北陆块和秦祁昆山造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过渡带内, 特定的大地构造背景使其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及特殊的煤田构造格局。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由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和六盘山东麓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组成, 具有"南北分段、东西分带"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探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田构造格局的形成演化及区域构造控制因素, 本文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煤田勘查资料, 恢复了本区自晚古生代以来的沉降抬升史和古构造应力场特征。印支期: 研究区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 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 燕山期: 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 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 喜马拉雅山期: 北部受北西西—南东东向拉张应力, 南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向。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 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田构造格局的形成与区域构造的演化的关系, 强调北段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的形成与阿拉善地块的向东挤出逃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3.
地震多属性分析是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塔河油田桑塔木南地区石炭系Ⅳ砂组油为例,在单井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优选振幅属性信息,进行AVF分频反演,建立振幅属性与砂体之间的耦合关系及砂体识别模式,刻画沉积相平面分布。将地震反射结构类型细分为4种类型;以Ⅳ砂组油层顶面为基准,上下浮动10 ms进行平均波峰振幅属性提取,对灰质含量重的西南地区进行AVF分频反演;振幅属性与砂体之间总体存在正相关关系,砂含量越高,振幅值越大。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分布在S1072井区及研究区西北缘;砂坪主要分布在AT10及S111井区,呈片状展布;潮砂脊主要分布在南部,可作为研究区岩性圈闭的重点目标区。  相似文献   
84.
利用粤港澳闪电定位以及江门新会电场强度资料,挑选了2017年14次强雷电天气过程,对比分析了闪电发生前的电场强度和差分电场强度分布特征,进一步检验了电场阈值和差分电场阈值下雷电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新会电场站附近闪电密度中心达到18次/km2,西北部闪电密度高,东南部低。(2)闪电距离越近,发生闪电前30 min产生的最大电场、平均电场强度越强,闪电的差分电场值较大,10~20 km闪电产生的电场极性较为稳定。(3)用电场阈值进行预警时,新会电场阈值设定建议不超过6 kV/m;用差分电场阈值进行预警,能提高临界成功指数(CSI)、降低虚警率(FAR),对于中短距离(14 km内)的闪电预警效果更好。(4)对于准确预警的雷电,雷电距离越近,或电场(差分电场)阈值越大,雷电预警的提前量越小;采用差分电场阈值时,较采用电场阈值的预警提前量整体减小,阈值5 kV/m内10~20 km雷电预警提前量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