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21.
刘优平  乔兰  徐斌 《岩土力学》2013,34(11):3151-3158
根据Biot波动理论,采用复变函数与多级坐标法,求解了P波作用下饱和土体中地下输流管道的波动散射方程,分析了管道中流体介质性质、入射波角度及管道埋深等对地下输流管道周边动应力集中系数及孔压集中系数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低频弹性波入射时,管道周边动应力集中系数及孔压集中系数分布相对均匀,而随入射频率的增加,其分布变得复杂化,但其峰值有所减小;中低频波入射作用下,管道内为水、石油介质时,动应力集中系数和孔压集中系数较空气介质时小,而在高频波作用时情况相反;对于管道内流体介质为水时,随着入射角度的变化,应力集中分布也沿一定角度的方向发生转动,入射波自管道下方垂直入射时,管道周边动应力集中系数峰值相对较大;随埋深的增加,动应力集中系数和孔压集中系数均呈震荡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The presence of Biecheleria cincta (=Woloszynskia cincta) in the Chinese coasts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ree to five series of vesicles and an elongated apical vesicle (EAV) were visible in the epicone, and both the hypocone and the cingulum had three series of vesicles each. Thin sections revealed that B. cincta possesses stalked pyrenoids and an unusual eyespot consisting of a stack of cisternae with brick-like materials (type E), thus supporting its transfer from Woloszynskia to Biecheleria. Spiny cysts formed spontaneously in culture, with an encystment rate of around 20%. Both large subunit ribosomal DNA (LSU rDNA)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 (ITS) sequences in 12 strains from the Chinese coasts were determined. Phylogenetic analyses based on LSU rDNA and ITS sequences using Bayesian inference and maximum likelihood revealed two distinct ribotypes (referred to as ribotype A and B) in B. cincta. ITS region pairwise distances within B. cincta ranged from 0.024 to 0.072, suggesting the existence of a complex of cryptic species.  相似文献   
23.
水合物分解对桩基础应力和变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赋存于海底沉积物中的天然气水合物与固体颗粒相互胶结,增加了沉积物的强度,一旦水合物分解,会引起沉积物剪切强度降低,如果在含有水合物层上面或附近存在桩基础,必然影响其稳定性。本文采用应力释放法,通过数值计算,分别讨论了桩基础底部位于含水合物地层不同深度时,水合物分解对桩基础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分解过程中的模量软化和强度衰减,桩基础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增大,由于地基水平,土体没有驱动剪应力,水平位移增加不大,地基和桩基础主要表现为竖向沉降;桩底部位于水合物层中间的桩基础的沉降变形,比桩底穿过水合物层的桩基础大,在桩基础及其附近的土体产生较大的应力。  相似文献   
24.
饱和土体中空沟对移动荷载被动隔振的 2.5D边界元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斌  雷晓燕  徐满清  刘林芽 《岩土力学》2012,33(4):1079-1086
根据饱和土Biot理论及移动荷载特性,采用积分变换方法,推导了半无限饱和土体频域-波数内的边界积分方程,讨论了2.5D边界积分方程中Cauchy的奇异性,并分析了空沟对移动荷载引起饱和土体振动的被动隔振效果。通过与已知文献结果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数值结果表明,采用2.5D BEM不仅可以解决具有复杂表面的移动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问题,而且可极大减小计算工作量。对于饱和土体受高速移动荷载作用,空沟更能有效减小土体孔压、竖向位移的振幅;当荷载速度较小时,空沟对土体表面的水平向位移几乎不起衰减作用,甚至有放大效应。另外,随空沟距振源的距离增大,空沟能够更好阻隔土体表面波传播。  相似文献   
25.
东北草原区产草量和载畜平衡的遥感估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斌  杨秀春 《地理研究》2009,28(2):402-408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国家农业部草原遥感监测相关任务,依托大量的草原地面样方数据源,开展了东北草原区产草量和载畜平衡的遥感估算研究。主要结论有:(1)指数模型是进行草原区产草量遥感估算的优化模型,模型的估产精度达到80%以上;(2)2007年东北草原鲜产草量总计16916万吨,折合干草5094万吨;鲜重单产为4562kg/ha,折合成干重单产为1374kg/ha;(3)2007年东北草原区75%以上的牧区和半牧区县(旗)牲畜超载,牧区载畜平衡指标为32.23%,半牧区载畜平衡指标为48.51%。本文可为东北草原区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文中针对抽水蓄能电厂运营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现状,依托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设备动态监控、虚拟仿真等技术,对抽水蓄能电厂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精细测绘与三维建模,同时集成电厂现有系统资源,搭建动态监控与仿真一体化平台,解决目前抽水蓄能电厂信息展现不集中、不直观的缺陷,为电厂三维信息化建设提供新型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7.
鱼类生长激素的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1985-1995年国际有关资料对鱼类生长激素的分子生物学及其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进展进行综合评述。研究表明,已完成鳗鲡等9种鱼类生长激素的氨基酸组成与全序列分析及大麻哈鱼等20种鱼类的生长激素基因的分离与克隆,有些已在工程菌或动物细胞中的高效表达;鱼类生长激素基因的调控机制与生长激素的活性部位研究正在深入进行;将外源的生长上入鱼体或将外源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受体鱼,以期促进生长,增加抗性,是生长激  相似文献   
28.
圆形网箱框架用PE管材的弯曲疲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箱框架在风、浪、流单一载荷或其复合载荷的作用下,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在这样的工况条件下,很容易发生疲劳破坏。本文通过对网箱框架工况条件的分析,认为网箱框架在沿直径方向的弯曲疲劳为主要因素,且在弯曲过程中周长保持不变。以圆形框架在直径方向产生20%的压缩变形为极端条件,通过几点假设,将工况条件向试验条件进行转化,提出1种圆形网箱框架用PE管材的弯曲疲劳试验方法。采用此方法对3种改性配方的聚乙烯管材样品进行了弯曲疲劳试验。结果表明,经10万次弯曲试验,3种配方的试样表面均无开裂等破坏现象,各配方的最大应力水平分别下降了14.3%,9.4%和16.9%。  相似文献   
29.
水泥基胶结性材料是注浆工程中最常见的注浆材料,这类材料存在明显的析水效应,获得析水厚度的量化公式有助于提高浆液扩散半径的计算精度。通过试验观察叶腊石粉掺量(0%~35%)、聚乙烯醇掺量(0%~8%)与粉煤灰掺量(0%~90%)3种掺合料在水泥基浆液中的析水过程,获得三者的析水率、结石率、最终析水时间与析水厚度变化情况,认定浆液的析水厚度变化存在一定规律的析水时变特性,并引入皮尔生长曲线模型与幂函数模型,对其进行量化。结果表明:3种掺合料都可以降低析水率,其中,叶腊石粉对水泥基注浆材料析水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粉煤灰,最后为聚乙烯醇;3种掺合料都可以增加结石率;叶腊石粉可以有效缩短浆液的最终析水时间,聚乙烯醇在1.5%~8.0%掺量内可以缩短浆液的最终析水时间,粉煤灰在10%~60%掺量内可以缩短浆液的最终析水时间;3种掺合料掺量的变化曲线都呈现半“C”形;采用数学模型对析水厚度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由拟合优度R2评判可知,幂函数模型优于皮尔生长曲线模型,析水厚度变化规律比较符合幂函数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改良注浆材料和完善非稳定浆液运移扩散理论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0.
西藏羊八井地区近地晴天大气电场周期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西藏ARGO-YBJ实验,分析了2005年12月-2007年9月期间西藏羊八井地区近地晴天大气电场强度的周期变化,并重点讨论了其太阳日周期的相位变化.结果表明,晴天状态下大气电场强度存在明显的半日周期和太阳日周期变化.太阳日周期的相位变化呈现大陆复杂型(双峰、双谷),日变化曲线随季节变化,在冬季,电场强度水平较高,最大日变化幅度约30%;春、夏季电场强度水平较低,最大日变化幅度约15%.该初步研究结果对了解西藏地区晴天大气电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