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116篇
海洋学   2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青藏高原区域构造格局及其多岛弧盆系的空间配置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地质工作和综合大量实际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特提斯的演化与三大陆块群相互裂变-聚变作用过程密切相关,特提斯洋从萌生、扩展、萎缩、消亡到汇聚造山的整个演化过程,受控于全球洋-陆时空结构的转换;阐述了全球洋-陆构造体制的转换论、多岛弧盆系统论、造山作用过程论,并依此“三论”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大地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概要阐述了各个构造单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2.
二连盆地是中国东北部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与中国东部中生代裂陷盆地之间存在显著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根据盆内构造线走向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中央正向裂陷带和周缘斜向裂陷带。尽管前人对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关同期构造控制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为此,研究以二连盆地为原型,设计了3组分别改变伸展速率、伸展方向及同沉积作用的平面沙箱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伸展方向控制裂陷内部断层特征;南东向的伸展速率改变深层构造薄弱带的扩展和断裂发育规模;同沉积作用促进基底滑脱层的活动强度,且进一步抑制边界断裂的生长。模拟结果还揭示了伸展方向是该盆地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沉积作用和伸展速率为次要控制因素。同时根据中国东部及邻区典型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认为"南东向伸展"可以提供较好的运动学解释。  相似文献   
173.
长兴期是地质历史上四川盆地一次重要的成礁期,礁体星罗棋布,大小悬殊,形式多样。按礁生长的环境,长兴组生物礁可以分为三类:台缘礁、点礁和塔礁,分别形成于开阔海台地边缘、浅水台坪和较深水台洼区,发育期分别为长兴早期、中期和晚期。礁相以海绵为主要造架生物、以蓝绿藻和管壳藻等为粘结生物,附礁生物以苔藓、棘皮和有孔虫为主。礁体在分布上多受断裂控制。由于成岩早期溶蚀和混合水白云岩化,孔隙度大为改善,具备独立形  相似文献   
174.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地质结构、地貌发育及室内实验的方法,对滇中轿子山地区地貌结构和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轿子山及其外围山地的喀斯特地貌、古冰川遗迹及冻土地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轿子山地区主要构造形迹为褶皱与断裂,轿子山地区整体地势中部高,向东西两侧呈阶梯状下降,河谷切割较深,相对高差大,区内构造地貌发育,地貌大格局受构造控制明显,构造地貌、玄武岩台地、灾害地貌、第四纪冰川遗迹残广布,古冰川遗迹冻土地貌较为发育.  相似文献   
175.
中国南大陆古地理与Pangea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大陆为一构造古地理名称,在地理上包括昆仑、秦岭山脉以南的广大地区,泛称中国南方。这些地区在地质历史演化中分属于扬子陆块、华夏陆块、羌塘-昌都陆块、中咱微陆块,也包括由冈瓦纳陆块群裂解出来的拉萨陆块和印度陆块北缘的江孜地区(雅江以南的中国境内)。塔里木陆块和柴达木陆块在中国古大陆的聚合中裂解、漂移,在早古生代末脱离扬子陆块的群体,与华北陆块聚合。因此,中国南大陆古地理的重建,不仅涉及南方各块体的聚合,还涉及中国古大陆的形成与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会聚的关系,以及古特提斯洋的消亡。正是由于中国古大陆记录着多块体的聚合和叠置的洋壳消减带,因而表现出中国大陆上不仅克拉通盆地的稳定性低,也具边缘活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6.
准噶尔盆地北部基底结构与属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噶尔盆地的基底结构与属性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横跨准噶尔盆地北部,走向近东西的克拉玛依—喀姆斯特地震剖面提供了该盆地北部详细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别是基底顶界面的速度.沿剖面发现了数条走向近南北的“H”型超壳断裂,它们没有明显的断差,断裂处反射系数明显降低,介质的Q值减小,推测具“开裂”性质;利用盆地内1:20万重磁数据完成了重磁联合反演,获得了沿剖面的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的二维密度结构与二维磁性结构.根据在一定深度范围内介质的速度-密度-岩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盆地北部基底岩性分布.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北部的基底多处为基性和超基性物质,推测为深部(上地幔)物质沿超壳断裂进入地壳内部并对地壳物质进行改造的结果.这一推断得到盆地内部高磁性、高重力异常的支持,也与盆地具有较高的地壳平均速度相一致.综合其他地球物理与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给出了综合地质解释剖面,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北部基底结构与属性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7.
徐强  薛卫冲  李健  等 《江苏地质》2013,37(2):279-283
缅甸中部地区火山岩型金铜矿床有2类:一是火山—次火山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二是火山热液—后期改造型金铜矿床.以实际矿区为例,对该火山岩分布区上述2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初步探索该类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8.
Seagrass habitats are structurally complex ecosystems, which support high productivity and biodiversity. In temperate systems the density of seagrass may change seasonally, and this may influence the associated fish and invertebrate communit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ole of seagrass beds as possible nursery areas for fish and invertebrates in China. To study the functioning of a seagrass habitat in northern China, demersal fish and invertebrates were collected monthly using traps, from February 2009 to January 2010. The density, leaf length and biomass of the dominant seagrass Zostera marina and water temperature were also measured.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Seagrass Natural Reserve(SNR) on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China. A total of 22 fish species and five invertebrate species were recorded over the year. The dominant fish species were Synechogobius ommaturus, Sebastes schlegelii, Pholis fangi, Pagrus major and Hexagrammos otakii and these species accounted for 87% of the total number of fish. The dominant invertebrate species were Charybdis japonica and Octopus variabilis and these accounted for 98% of the total abundance of invertebrates. There was high temporal variation in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bundance. The peak number of fish species occurred in August–October 2009, while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fish and biomass was highest during November 2009. Invertebrate numbers and biomass was highest in March, April, July and September 2009. Temporal changes in species abundance of fishes and invertebrates corresponded with changes in the shoot density and leaf length of the seagrass, Zostera marina.  相似文献   
179.
盆山转换和当代盆地分析中的新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盆地和造山带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大陆动力学探索的热门和前沿思想的生长点。大陆构造上最突出的和最基本的构造单元,一是盆地系统,二是造山带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地壳时空演化的一对孪生体。沉积盆地系统是把堆积空间和各类物源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系。盆地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是地球动力学的响应,而盆地的发生和发展又与造山带是相辅相成的。盆地的性质、类型、演化和盆地性质转换的动力学分析,通过火山岩的性质、蛇绿岩和混染堆积或者是岛弧带的走向等判断,这些信息无疑是重要的因素。沉积地质学的发展所赋予新的研究内容是:通过不同物源堆积体的相互关系可以反馈盆地地球动力学性质和盆山转换的信息,盆地边界的构造要素、不同物源的充填堆积物的生长序列、堆积物的几何形态及其叠置关系等也具有与蛇绿岩同等的重要性。造山带是地壳构造活动和动力转换的记录,它代表陆块间的相互运动、消失的大洋、消失的陆块和大陆边缘盆地,所以造山带就是消失的大洋系统和消失的盆地系统,即盆地转为山系。这种"盆山转换"的耦合关系是当代沉积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交叉的前沿。本文提出"盆山转换"的新思路和研究的内涵。并讨论这一理论、方法的基本观点和思路:"板块构造控盆、盆转山和山控盆"。  相似文献   
180.
2019年2月5日以来,河北涉县地震台CNEM08-Ⅰ型数字电扰动仪NS、EW测道观测数据与正常日变形态不同,出现了整体下移且幅度增大的异常变化,该异常集中出现在每日的5—10时、15—23时2个时间段,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通过测区环境调查、观测系统检测、空间环境分析、与周边台站观测对比、现场实验及以往震例分析等研判认为,此次异常是由台站电锅炉漏电引起的,非地震地球物理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