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6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636篇
测绘学   345篇
大气科学   436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624篇
海洋学   50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211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9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位于西昆仑山前塔西南地区的其木干剖面发育连续完整的新近纪地层,总厚1831.3m.从古近系—新近系的微角度不整合接触界面向上依次出现中新统乌恰群的克孜洛依组、安居安组和帕卡布拉克组,上新统的阿图什组和西域组底部.其木干剖面克孜洛依组至阿图什组整体为1个二级层序,可划分为9个三级层序.通过细致分析沉积相与层序发育特征,揭...  相似文献   
902.
江苏六合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捕虏体的硫化物相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徐九华  储雪蕾 《岩石学报》2000,16(4):492-498
江苏六合一带碱性玄武岩中的出露有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的地幔捕虏体,这些地幔矿物中普遍有硫化物相出现:(1)被寄主矿物捕获的早期硫化物颗粒。(2)产于矿物晶粒边界或次生裂隙充填物,(3)硫化物包裹体,包括单相硫的包裹体、硫化物-玻璃两相熔体包裹体和CO/2-硫化物-玻璃(含硅酸盐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包裹体比例隙中硫化物具有更高的相对Fe和S含量,较低的Ni含量。硫化物包裹  相似文献   
903.
四川黑牛洞铜矿床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黑牛洞铜矿床是近年来国内发现的富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该矿床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矿物,且与该矿床最重要的矿石矿物黄铜矿共生.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为揭示黑牛洞铜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矿相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黑牛洞不同产状磁黄铁矿进行了形貌、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矿石类型的磁黄铁矿均为六方晶系,其Fe原子含量的百分比变化范围是42.43%~45.58%.在Fe-S相图中,黑牛洞矿床的磁黄铁矿位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共生相区.据研究,黑牛洞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分、结构和矿物组合中罕见黄铁矿等信息寓示磁黄铁矿的峰期变质温度高于450℃.该矿床中磁黄铁矿至少有两种成因,即主要从流体中沉淀并受变质的磁黄铁矿和少量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的磁黄铁矿.黑牛洞矿床矿体和蚀变围岩中石墨广泛发育表明,变质过程处于强还原环境,而还原环境中S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较小且易于沉淀.矿床中黑色电气石的普遍产出表明中高温热液存在.这与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相对应.中高温流体存在、强还原环境和碳质的催化作用等为黄铁矿变质形成磁黄铁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黑牛洞铜矿床铜元素在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有利客矿空间中沉淀、再富集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904.
滑坡涌浪问题是近水滑坡灾害链上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长期以来一直是滑坡界、水电工程领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一些灾难性的滑坡涌浪事故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涌浪作为近水岸滑坡灾害链上的一个重要派生灾害。本文运用耦合的欧拉与拉格朗日(CEL)算法采用多种正交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滑坡体形状、滑坡体前缘形态、滑坡体体积、滑面摩擦角及水面宽度等对滑坡涌浪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同体积的滑体而言,楔形体的滑体形成的涌浪最大,且楔形体的前缘角度越大形成的涌浪高度越高,这种影响在近场范围内影响更为显著; 滑坡体的体积对涌浪高度影响较大,随着体积的增加浪高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 在相同条件下,滑面的摩擦系数越大所形成的涌浪高度越小; 由于受到阻挡作用,随着水面宽度的减小,涌浪高度呈现增高的趋势,尤其是涌浪爬坡高度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905.
四川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四川盆地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主要指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及更老层位海相碳酸盐岩为储层形成的气藏,一般(曾)埋深在4500m之下,按类型可分为原生气藏(生气中心、储气中心和保气中心位于同一层位内)和次生气藏(生气中心、储气中心与保气中心位于不同层位)2类。原生气藏储层内含有大量沥青, 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次生气藏储层内不含沥青, 但天然气仍然主要为原油裂解气。原生气藏的成藏模式有三中心叠合模式、储气中心解体模式、三中心短距离移位模式和缺乏保气中心模式。次生气藏的成藏模式主要以天然气跨层运移为主要特征, 其气源来自于先存的天然气藏。三中心叠合模式的原油裂解气成藏效率最高,储气中心解体模式的原油裂解气成藏效率中等,三中心短距离移位模式和次生气藏形成模式的原油裂解气成藏效率较低,保气中心缺乏模式的原油裂解气成藏效率为零。因此,在勘探策略上应重视三中心叠合和储气中心解体模式形成的原生气藏的勘探,同时应关注由震旦系灯影组古气藏(储气中心)破坏而形成的下古生界次生气藏。  相似文献   
906.
同志们: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在省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全厅先进性教育活动达到了学习动员阶段的目标要求,得到了省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肯定。经请示批准,我厅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从现在起转入分析评议阶段。下面,我就学习动员阶段工作情况以及如何开展好分析评议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07.
针对温州地区土钉墙围护工程频发质量事故的情况分析,认为围护设计存在的缺陷是上部锚杆长度不足,其良好的土体锚固力未能合理发挥;垂直锚杆采用松木桩不当;施工中锚杆制作不规范;注浆质量监控不到位;以及缺乏严格的建筑行政技术部门对设计方案审批程序等是造成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08.
利用FY-3微波湿度计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16年贵州至湖北一次强降水事件中极端短时强降水站点、一般性短时强降水站点上空对流云的微波观测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极端短时强降水站点上空150 GHz附近窗区探测通道亮温低于一般性短时降水站点。(2)极端短时强降水站点上空水汽通道亮温垂直分布呈现漏斗状,对干侵入有一定指示作用,亮温最低值出现在183.31±7 GHz附近,主要为暖云降水;一般性短时强降水站点上空水汽通道亮温垂直分布则呈竖条形,亮温最低值出现在183.31±3 GHz和183.31±7 GHz探测通道附近,为冷云暖云混合降水。(3)极端短时强降水站点上空未出现冲顶对流,但低层对流发展旺盛;一般性短时强降水站点上空出现冲顶对流,但低层对流发展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   
909.
根据对2011年8月在江苏海岸与长江口北支岸线交界点处的圆陀角附近砂质海滩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获得了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峰态、偏态等粒度参数数据,结果显示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细砂级为主,分选性较好,正偏。运用Gao-Collins二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模拟出沉积物净输运趋势发现:圆陀角附近砂质海滩的表层沉积物整体呈由海向岸输移的趋势,其中潮水沟中的沉积物粒径趋势比较显著,受地形影响,靠岸区域沉积物有自岸向海输移的趋势。而通过对圆陀角近岸海域一系列沙坝遥感影像的提取分析,发现沙坝的发育走向基本与海岸线方向平行,且前端都发育有沙嘴,并不断向东南方向延伸。  相似文献   
910.
为进一步深入查找在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民主评议工作。近日,我局召开了民主评议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乡镇(街)分管国土领导、行风评议监督员等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深入分析了我局在政风行风建设和民主评议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国土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正确、实在的意见和建议:一是要加强行业项目用地管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