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1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本文运用构造地层学方法,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将北淮阳东段浅变质岩系佛子岭群自下而上划分为郑堂子岩组、杜岭岩组、祥云寨岩组、黄龙岗岩组、诸佛庵岩组、八道尖岩组、潘家岭岩组,整个岩系属褶叠层式地层系统,组成以潘家岭岩组为核的复式叠加向斜,其时代为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依其特征性的岩性组合,可以和河南信阳群及苏家河群对比。  相似文献   
12.
论铜陵半岛     
以沉积学理论为依据,对发育于铜陵地区周缘地带的早石炭世地层进行了研究,证明具有边缘相沉积,说明铜陵地区缺失的早石炭世地层并非后期剥蚀,而应是古陆──铜陵半岛。  相似文献   
13.
安徽南部石炭纪的构造与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区域地质概况 (一) 古地理、构造轮廓下扬子区的安徽部分,由于受华力西运动的影响,以及成生时代尚不清楚的沿江断裂与形成于加里东早期的江南深断裂的控制,在早石炭世岩关晚期形成“三隆两坳”的古地理格局(图1)。张八岭隆起:位于嘉山一滁县一带,该隆起存在时间较长,早石炭世为陆地,形成剥蚀区,是巢庐坳陷碎屑物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