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122.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123.
辽西牛营子地区晚三叠世逆冲构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山陆内造山带侏罗纪的构造及其研究已广为报道,但确凿的三叠纪构造分析明显不足,对辽西凌源牛营子地区详细的构造地质调查揭示该区晚三叠世晚期存在的逆冲构造,盆地东部中侏罗世郭家店组之下覆盖着一套晚三叠世逆冲叠瓦构造,其运动指向,黄土坡以西逆冲叠瓦构造由西向东推覆;黄土坡以北弧形断裂由北向南逆冲,为派生的运动。逆冲断裂带控制的槽地之中发育同逆冲期邓杖子组灰岩--白云岩质角砾砾岩,我们的资料表明,对杖子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晚期,与晚三叠世老虎沟组基本是连续过渡的,原定牛营子盆地早-中侏罗世地层是倒置的,正常的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应为老虎沟组,邓杖子组,水泉沟组,郭家店组,晚三叠世晚期逆冲构造事实的确定说明,燕山陆内造山带至少从晚三叠世起就经历了强烈的变形,其早期形变历史对于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和陆内变形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低分子有机酸是对流层大气的重要组成成分,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贵阳市大气降水中的有机酸浓度.结果表明,气象因素是影响贵阳市大气降水中有机酸浓度的重要因素.其中,降雨系统对雨水中有机酸浓度的影响显著.大气有机酸主要是在降雨初期进入降水并被清除的,降雨初期对大气有机酸的清除量占总清除量的50%-70%.随着降雨的进行,雨水中的有机酸浓度逐渐降低,降雨后期略有升高,大降雨量对雨水中有机酸浓度起稀释的作用.雷雨和台风雨中有机酸浓度明显偏低,降雪中有机酸浓度也远远低于雨水中有机酸浓度,暗示贵阳市雨水中有机酸主要是在云下过程进入降水的.天气因素是通过影响大气中有机酸浓度进而影响雨水中有机酸浓度的,如气温对雨水中有机酸浓度的影响远没有降雨量明显.不同来源气团雨水中有机酸浓度明显不同,其中以北面方向气团降水中有机酸浓度最高,与我国内陆大气污染较重有关,而源于海洋方向的东南气团雨水中有机酸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125.
简要评述了构造地貌的研究.并以青藏高原西北缘克里雅河流域地貌演化说明了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历。以西域砾岩顶部的玄武岩作为区域构造地貌的标志,获得的高质量Ar-Ar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09Ma±0.13Ma。该年龄不仅代表了西域砾岩沉积结束的时间,并制约了区域风沙堆积时代的下限,是一个重要的气候环境变化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该年龄标志了克里雅河演化的开始,即目前可观察的克里雅河的历史不过1.1Ma。另外获得的系统、丰富、翔实的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低温热年代数据和克里雅河流域地貌的测量结果还揭示了上新世晚期以来区域强烈的变形与构造地貌的演化。获得的重要结论还包括:能够分析恢复的前克里雅河的历史不超过西域砾岩沉积期,能够推测的青藏高原西北缘河流体系演化的最老历史不超过上新世阿图什组沉积期。在中新世乌恰组沉积时,基本观察不到青藏高原现今地貌体系产生的沉积作用的记录,而是更老的前青藏高原构造地貌格榘对沉积体系产生的影响。青藏高原的主体可能在中更新世早期前后才抬升进入冰冻圈。现今的克里雅河地貌主要是在区域构造抬升中由冰川融水侵蚀形成的。克里雅河源头可能残留了青藏高原演化的关键记录。  相似文献   
126.
2007年7月17日10时,重庆突降特大暴雨,山洪和泥石流袭击了歌乐山烈士陵园,使该陵园遭受重大损坏。本文分析了该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灾情和成因,提出了烈士陵园灾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7.
炉霍-道孚蛇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25万炉霍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川西高原炉霍-道孚一带发现了大量的蚀变单辉橄榄岩、蛇纹石化辉石岩、辉长岩、蚀变玄武岩及放射虫硅质岩,它们多呈构造残片状散布于中上三叠统如年各岩组变质砂板岩复理石地层中.通过对这些残片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它属蛇绿岩组合,并可以重塑较完整的蛇绿岩层序,暂以道孚蛇绿岩称之,道孚蛇绿岩的发现为重新认识炉霍-道孚一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区域构造格架及地层区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关于如年各组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于炉霍-道孚断裂带的如年各组为一套深海环境形成的构造变形强烈的含硅质岩复理石沉积,与大量的蛇绿岩残片和古生界灰岩等外来岩块共存,具有基质、原地岩块和外来岩块共存的沉积-构造混杂特征,时代可限制在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诺利期.为了与理塘蛇绿岩群及金沙江蛇绿岩群相对比,将其更名为如年各岩群.  相似文献   
129.
水合碱式硫酸镁晶须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碱式硫酸镁品须的微观形态、化学组成、溶解性、比重等物理化学性质。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其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30.
西秦岭南亚带弧形构造对液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南亚带由白龙江复背斜及其南、北两侧的三且系构成。白龙江复背斜东、酉两端发育两套斜列的弧形构造群组,并各自对应一个Au (cu、U、Hg、As) 矿体集中区;复背斜中段为弧形构造巽部远端,发育有Au-S、Au-Sb和Au-As组合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