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江西盛源盆地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中的长石矿物特征为:斜长石斑晶具有反环带结构和交代净边结构,基质中存在大量的斜长石微晶,且在电子探针下研究发现基质中斜长石微晶具有钾长石环边的矿物学特点,为此类火山岩归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提供了矿物学证据。通过对长石矿物组合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地区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的成因以及成岩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23.
部分由于缺乏破坏性地震记录,部分由于处于边远山区,作为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一部分的大凉山断裂带长期被研究者们忽视,以至于在描述该断裂系时,往往不把大凉山断裂带算在其中.造成大凉山断裂带被忽视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该断裂带是一条新生的构造带,新生性决定了其成熟度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所反映的线性断裂地貌特征不如其他断裂带明显.两年多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大凉山断裂是一条新生的断裂带:(1)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大凉山断裂带无论是连续性还是成熟度都明显低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的其他断裂带;(2)大凉山断裂带南、北两段的活动性高于中段,而且北段的左旋位错量是南段的3倍,小震活动在中段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空区,说明大凉山断裂带还没有完全贯通,尚处于从两端向中间发展的早期阶段;(3)大凉山断裂带上地质体反映的总位错和水系的位错基本相同,说明大凉山断裂带开始于该地区水系成型之后,而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其他断裂带上的总位错远大于水系所反映的位错;(4)探槽揭示的古地震事件和用断错地貌和GPS观测结果估计的水平滑动速率3~4mm/a,都表明大凉山断裂带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一样也是一条强震构造带;(5)在滑动速率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并假定各断裂带在整个发育历史中滑动速率基本不变,大凉山断裂带产生11km的滑移量需要2.7~3.7Ma,而安宁河和则木河断裂带完成47~53km的位错量需要12~18Ma.进一步推断,新生的大凉山断裂带产生于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中段的“裁弯取直”,而“裁弯取直”是由于青藏高原南东块体相对刚性的顺时针旋转造成的.随着“裁弯取直”的持续发展,大凉山断裂带将可能逐渐取代安宁河和则?  相似文献   
24.
洪湖人类活动的沉积物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洪湖150cm长的沉积物样芯进行了TOC、TN、TP、Ca、硫化物测试和AMS定年,在此基础上对洪湖地区人类活动的湖泊沉积响应进行了讨论.TOC和TN的含量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它们在样芯顶部和底部都出现显著峰值,而中部变化平坦,表示1500年来洪湖环境变演的三个显著不同的阶段;TP从过去到现在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不大,这与磷在沉积物中复杂的循环机制有关;Ca的剖面变化显示为底部含量高上部低,其变化情况较复杂;硫化物在顶部15cm的含量比背景值略高,可能指示了上个世纪人类对铁矿和矿物燃料开采强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25.
太湖大浦口湖区湖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流是造成湖泊污染扩散,泥沙起动与输移等过程的主要动力学因素。构成湖水运动的物理机制很杂。风将其部分能量传给湖水,湖水在湖盆形态因素制约下,在吸收风能的同时,产生摩擦流。在派生力场,水位压力梯度场的作用下,形成风波流及补偿流。另外,由于湖水定振振荡而引起的波流也是重要形式。湖泊中以密度流和吞吐流形式存在的流场一般较弱。本文所分析的湖流,实为各种形式湖流的合成流。  相似文献   
26.
应用砂岩微观孔隙模型驱替实验技术,首次研究了张天渠油田长2油层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水驱油微观机理、孔隙结构与水驱油效率的关系.通过不同驱替压力、注入水倍数下的水驱油效率驱替实验证明油层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直接影响水驱油效果.分析了不同渗透率砂岩模型的驱替压力、注入倍数与驱油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残余水、残余油的分布特征,认为非活塞式驱油、绕流、卡断是残余油形成的主要原因.该实验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油田注采方案、提高水驱油效率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散体云母片岩粒度分形特征及其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维  李克钢  侯克鹏  杜後 《岩土力学》2012,33(3):767-772
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某露天矿排土场散体云母片岩的粒度分形特征,探讨了分维数与散体云母片岩物料中粗颗粒含量及其抗剪强度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分维数与散体物料中粗颗粒含量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即分维数会随着粗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2)当分维数值在1.887~2.631范围内时散体云母片岩粒度组成级配良好,说明分维数可以代替Cu、Cc用来表征散体岩石物料的粒度组成及其级配优良性;(3)在优良级配下分维数与散体剪切强度参数中的内摩擦角之间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并呈负指数函数关系,而黏聚力与分维数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
江西盛源盆地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中的长石矿物特征为:斜长石斑晶具有反环带结构和交代净边结构,基质中存在大量的斜长石微晶,且在电子探针下研究发现基质中斜长石微晶具有钾长石环边的矿物学特点,为此类火山岩归属于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提供了矿物学证据。通过对长石矿物组合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该地区橄榄玄粗岩系列火山岩的成因以及成岩时...  相似文献   
29.
30.
极端天气条件下,波浪引起的高含沙水体会引起航道骤淤,增大航道回淤量。以"马勒卡"台风期间现场水文资料为基础,建立了波流共同作用下的长江口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北槽航道骤淤问题。数学模型验证了"马勒卡"台风期间的北槽水沙过程,相似性较好,通过分离波浪,探讨了潮流与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含沙量及航道淤积分布差异,研究了台风浪对航道骤淤的影响。研究表明,台风浪对-15 m等深线以浅水域含沙量影响较大,北槽含沙量自上游至口外逐渐增大,改变了常态天气北槽"中间高、两头低"的含沙量分布趋势。台风浪对北槽口内航道回淤分布影响较小,北槽口外航道淤积量剧增,即航道骤淤主要发生在北槽口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