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51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粤北大沟谷钠长石岩型金矿床的构造—热液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粤北大沟谷钠长石岩型金矿床位于清远市新洲地区,产在由震旦纪和寒武纪实质地层组成的新洲逆冲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之中,并受同推覆期Ⅱ级推覆期层带及其下盘结构所控制。印支晚期-燕山期的早阶段,在大沟谷金矿区形成两个对顶分布、枢纽走向(NNW)的大型平卧褶皱(RF1和RF2),以及倾向SNN的低角度推覆断层带(F^3I、F^4I)。印支晚期-燕山期的晚阶段,沿着平卧褶皱转折端带和推覆断层带相继发生6次热液交  相似文献   
42.
高州岩群分布于高州、化州、廉江一带,是被断裂所围限的古老构造地层单位。根据变形变质程度将其从下至上划分为三个组:(1)黄岭岩组,变形变质作用非常强烈,变质程度变麻粒岩相至角闪岩相,以片麻状混合花岗岩为主,见沉积变质岩残留体,地层层序已难予恢复;(2)莞塘组,变形变质作用强烈,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至绿片岩相,下部发生混合岩化,地层层序基本上可以恢复:(3)新安组,安形变质作用较弱,为绿片岩相,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43.
云开地区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信宜罗罅、茶山、罗定贵子和高州云炉一带,首次发现呈弱东-北北东向展布的蛇绿混杂岩(蛇纹石化橄榄岩、堆晶辉长岩和变基性火山岩),其中变基性火山岩(斜长角闪岩),具N-MORB和E-MORB型特征,推测蛇绿岩形成于元古宙,这一发现对于认识华南大陆构造演化,特别是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增生和裂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粤北大沟谷碎裂钠长石岩型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5个矿化阶段(D3^1-D3^5),金矿化主要发生在D3^2和D3^4阶段。对该矿床及其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研究表明:(1)D3^1-D3^2阶段的成矿流体主要是钠质热液与其交代震旦纪地层所产生的分异热液的混合物,震旦纪地层中的Au等成矿元素可能是在钠质蚀变、淋滤过程中进入流体的;(2)D3^3-D3^5阶段的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是富CO2的深源流体,REE和  相似文献   
45.
云开地区海西—印支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粤西云开地区北缘和东缘相继发现了罗定、云浮、分界南、兰坑、西山岭及沙表逆冲推覆构造。这些逆冲推覆构造均属褶皱式,断裂扩展为前展型,卷入最新地层为泥盆系-石炭系,并被燕山期地质体所浸人或不整合覆盖;共同组成一个以罗定逆冲叠瓦扇为主动推覆体的同碰撞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该系统冲推覆构系统起因于桂东南地体沿NW→SE向云开地体的碰撞拼贴,形成时期为海西-印支期。  相似文献   
46.
云开地块周边断裂带的地质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西云开地块周边断裂带包括吴川-四会断裂带、罗定-广宁断裂带和博白-岑溪断裂带。这些断裂带的雏形可能在加里东期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断裂带侧沉积相的明显差异。海西印支期,由于桂东南地体N→SE向的碰撞拼贴,罗定-广宁断裂带被罗宁推覆构造的韧-脆性前锋断裂带所叠加和改造。  相似文献   
47.
新洲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少梅 《矿产与地质》1991,5(5):375-381
广东新洲金矿床产于褶皱式推覆构造外来系统——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地层之中.金矿床主要属碎裂石英脉型,次为蚀变糜棱岩型.成矿作用早期形成糜棱岩型金矿,为韧性剪切成矿期;晚期形成碎裂石英脉型金矿、属韧-脆性和脆性成矿期.成矿溶液为浅成中低温变质-混合岩化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于震旦系,属褶皱式逆冲推覆-剪切带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8.
云开地块及其周边断裂构造演化的有限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9.
粤西推覆构造系统对金银及多金属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粤西推覆构造系统主要形成于海西-印支期,构造型式属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扩展方式为前展式,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塞武系,原地系统为泥盆系、石炭系,次级逆冲断裂带多为上陡下缓的犁状形态。在横剖面上推覆构造系统中的构造带组合较齐全,且不同的构造带、构造部位成矿和控矿的作用不同,可分为:①断坪滑覆带中的矿床——新榕锰矿及银铅矿化;②推覆隆起韧性剪切带中的矿床——河台金矿;③断坡突起韧性剪切带中的矿床——大沟谷金矿;④推覆褶皱-冲断带中的矿床——大降坪硫铁矿;⑤盆内褶断带中的矿床——石径金矿;⑥前缘剥离拉伸带中的矿床——长坑金银矿;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所具有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表明除地层岩性外推覆构造系统对该区金银及多金属矿的成矿和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