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质学   51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本文运用作者所建立的韧性剪切带的递进应变分析方法,初步解决了研究韧性剪切带型金矿过程中出现的下述三个基本问题:(1)韧性剪切带的递进应变历史与金矿化之间的关系。(2)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金矿化范围所取决的因素。(3)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才能圈定其矿化区段。 广泛的研究表明,韧性剪切带及其所分割的相对刚性块体所组成的构造格局,在板块聚合带和板内伸展构造中均普遍存在,而且具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因此,韧性剪切带的递进应变分析将提供地壳变形历史和运动学方面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3.
用综合的分析方法探讨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少梅  宋鸿林 《地质论评》1991,37(4):319-328
本文据北京西山北岭向斜的有关地质资料,运用岩组分析、有限应变分析、递进应变分析以及弹塑性有限元模拟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对北岭向斜的性质,成因机制,变形历史进行了讨论。认为北岭向斜的“弯月形”的主体构造格架是形成于印支期,在SN向的水平力的挤压下,出现以纵弯褶皱为主并伴有压扁作用的一次递进变形。该向斜核部NE向的燕山期构造变形对该主体构造格架的改造作用甚微。本文强调指出,应用综合分析法则是全面了解褶皱成因机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粤北新州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6.
17.
粤北新洲逆冲推覆-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少梅 《地球化学》1993,(2):163-171
内容提要 本文从研究新洲逆冲推覆-剪切带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爆破温度、盐度、压力、气相成分、液相成分、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理化学参数,进而对矿床形成的温度、压力、成矿物质来源、流体属性、矿化流体性质及成矿物质迁移方式和沉淀机理等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云开地块的构造演化史及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云开地块构造演化史可筛分为6个构造期:(1)前晋宁期(〉1400×10^a),发生NE向超深层次的伸展型顺层滑脱,滑脱带下部发展为区域深熔混合岩和溶熔花岗岩;(2)晋宁期(1400×10^6~800×10^6a)发生NNE向深层次伸展剪切,剪切带下部逐渐形成条带状深熔混合岩和片麻状深熔花岗岩;(3)加里东期(800×10^6~370×10^6a)发生S→N中深层次推覆剪切,剪切带形成高侵位片麻状深  相似文献   
19.
彭少梅 《广东地质》1996,11(2):59-65
通过对粤北大沟谷碎裂钠长石岩型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是震旦纪变质地层在同推覆期的动力分异热液。矿床的形成经历了5个矿化阶段(D^13-D^53)金矿化主要发生在D^23和D^43。矿床形成温度200~300℃,压力37.4~4.3MPa,为中低温,中浅成矿化。成矿流体pH为6.76~7.14,为弱酸-弱碱环境,流体为Na-Ca-Mg(F)-Cl型,金可能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