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36篇 |
免费 | 2326篇 |
国内免费 | 165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96篇 |
大气科学 | 1225篇 |
地球物理 | 1519篇 |
地质学 | 5394篇 |
海洋学 | 1222篇 |
天文学 | 146篇 |
综合类 | 650篇 |
自然地理 | 1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7篇 |
2023年 | 254篇 |
2022年 | 359篇 |
2021年 | 365篇 |
2020年 | 319篇 |
2019年 | 343篇 |
2018年 | 361篇 |
2017年 | 245篇 |
2016年 | 216篇 |
2015年 | 308篇 |
2014年 | 460篇 |
2013年 | 390篇 |
2012年 | 360篇 |
2011年 | 367篇 |
2010年 | 388篇 |
2009年 | 378篇 |
2008年 | 408篇 |
2007年 | 421篇 |
2006年 | 409篇 |
2005年 | 437篇 |
2004年 | 360篇 |
2003年 | 373篇 |
2002年 | 278篇 |
2001年 | 255篇 |
2000年 | 305篇 |
1999年 | 346篇 |
1998年 | 325篇 |
1997年 | 357篇 |
1996年 | 350篇 |
1995年 | 319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79篇 |
1992年 | 280篇 |
1991年 | 279篇 |
1990年 | 225篇 |
1989年 | 197篇 |
1988年 | 74篇 |
1987年 | 95篇 |
1986年 | 83篇 |
1985年 | 79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48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18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珠江口红拟石首鱼的池养生长与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引进的红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进行咸水池养生长特性与饲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应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求得人工饲养条件下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1=656.2722〗1-e^-0.5998t+0.0823)【和Wt=4193.9021〖1-e^-0.5998(t+0.0823)〗^2.8834。体重生长拐点于1.7龄处。面积为6.5h 相似文献
102.
103.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划分出江西3种类型干热岩潜力区:燕山期含高放射性产热型花岗岩出露区、燕山期火山岩区(火山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白垩系红盆区(沉积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结合地质、地热、物探和遥感等方法,选定江西龙南南部、安远、信丰、周田和石城5个干热岩潜力区。在最具干热岩潜力的龙南南部地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推断深部发育3处隐伏花岗岩岩体。依据地质、物探和遥感成果圈定干热岩远景区面积298.44 km2,保守估算4.6~8.0 km深度的静态干热岩潜在资源总量为220.35×1018J,折算成标准煤为75.28亿t。 相似文献
104.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大滩地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煤炭资源有利勘探区,含煤岩系以早侏罗世小煤沟组和中侏罗世早期的大煤沟组及石门沟组为代表。根据露头剖面、钻孔岩芯及测井曲线对该含煤岩系的沉积相、层序地层格架、聚煤模式及岩相古地理进行研究,并对该区聚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含煤岩系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油页岩及煤组成,可识别出16种岩相类型以及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与湖泊等3种沉积相类型。以区域不整合面、沉积相转换面、下切谷砂体底部冲刷面、岩性及颜色突变面等为层序界面,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和相应的低位、湖侵及高位体系域。恢复出各个层序的岩相古地理,主要古地理单元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及半深湖。研究区厚煤层主要发育于湖侵体系域上部靠近最大湖泛面处的下三角洲平原环境,这里作为低可容空间背景,较高的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较高的泥炭聚集速率相平衡,有利于泥炭/煤的聚集。煤层主要在层序SIII1、层序SIII2及层序SIII3中发育,由于古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层序SIII4和SIII5聚煤作用变弱直至终止。 相似文献
105.
郑文华;张传扬;冯小敏;刘尚国 《测绘地理信息》2016,41(3):41-44
借助高精度的经纬仪测量系统,对MetroIn_DPM工业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实验室和测量现场均能达到亚毫米级精度,且外业测量方便快捷,可以满足加油站罩棚的测量需求。用MetroIn_DPM系统对罩棚进行了三期变形监测,以经纬仪系统的测量数据作为外部检核条件分析了罩棚变形,加固了加油站地基和支柱,有效提高了其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6.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东昆仑地区已经勘查发现了一批造山型金矿,它们是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复合造山作用的产物。通过柴北缘—东昆仑地区12处造山型金矿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该区造山型金矿中发育两种不同的成矿流体: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和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前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14~0.34(平均值0.24)、0.11~0.59(平均值0.34)和0.64~0.31(平均值0.42),温度变化为180~270℃,压力为180~560Mpa,是晚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主要沿加里东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底部-中地壳上部的塑性变形带大规模流动,并在本区形成了广泛的金矿化;后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0.12(平均值0.06)、0.18~0.25(平均值0.21)和0.79~0.69(平均值0.73),温度变化为280~449℃(主要在280~360℃),压力为80~230Mpa,主要与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其中不少矿床还受侵入岩浆作用的影响,其沿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大规模流动,导致了本区造山型金矿的最终定位。上述两期成矿流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总体变化在1.4%~11.4%(NaCl)(大部分集中于2.7%~9.1%)。压力-深度换算结果显示,本区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表现出地壳强烈隆升过程,其最大隆升幅度达12km。这说明该区大规模的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隆升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07.
为反演阿尔金新近纪红黏土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在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约束基础之上对剖面的粒度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利用粒度端元模型(EMM)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可分为三个粒度端元:端元1(众数粒径5.2 μm)众数粒径集中分布于2~6 μm,与北太平洋西风带粒度分布和中国黄土细粒组分的粒度分布相似;端元2(众数粒径20 μm)呈负偏态非对称分布,众数粒径在32~16 μm之间,为低空西风所搬运短距离做跃移运动的粉尘物质;端元3为双主峰分布,众数粒径57 μm和2.5 μm,代表着尘暴事件中风动力近源变化强度,反映混合沉积特征。其中在10.8~10.3 Ma、8~6 Ma、5.2~4.3 Ma、3.6~2.8 Ma端元1粒度含量呈减小趋势,端元2粒度百分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中值粒径增大。13~2.6 Ma阿尔金红黏土记录显示内陆干旱化加剧事件经历了10.8~10.3 Ma、8~6 Ma、5.2~4.3 Ma、3.6~2.8 Ma四个阶段,结合前人对该剖面及邻区其他地质环境记录研究表明,亚洲内陆干旱化可能的起始时间为11 Ma左右,西风环流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全球变冷是内陆干旱化加剧的主导要素,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关于贵州地热成因,人们多倾向于地震活动和断裂控制“地温梯度“机械能升温,不具备岩浆热源及放射性产热条件。本文通过研究前人成果和热储、盖层特征及区域重磁等资料,推测深部断裂和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体,分析天然地热及地热井的区域分布特性,并结合有关的地质资料,提出贵州地热可能存在2种基本成因模式:一是深部断裂控制的“地温梯度“自动增温循环生热,该导热方式驱使地下水持续升温最为发育,二是岩浆岩余热作用,此导热方式的推测作为一种新的产热类型及成因来源补充,而贵州作为我国重要的铀、钍等资源区域成矿地区,目前研究程度低、资料少、规模小,是否存在放射性生热基础尚不清楚。对地热成因深入研究,可为下步区内精准地热调查和找矿方向拓展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09.
张超越;张晨晓;乐鹏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2):115-118
微博是我国网民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之一,其特点是信息发布快,互动交往性强,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以及大数据时代下对信息挖掘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针对微博的信息挖掘研究在不断增加。使用新浪微博数据,以2014年7月5日杭州公交车燃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词频分析、重尾理论、叠置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在文本、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规律,对微博热门话题的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信息扩散的主要城市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基于文本、时间和空间3个维度的微博扩散特征研究可以有效地为应急公共事件的分析处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0.
三峡大坝蓄水过程对邻近区域气候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三峡大坝从2003年投入使用至今,水位从66 m上升至175 m,经历了3个蓄水阶段,为观测水库水位与库区降雨量相关性提供了极佳的窗口期。为了精准分辨两者在多周期多尺度的相互影响,基于三峡库区的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历史逐日降雨数据和三峡蓄排水过程水位变化数据,进行交叉小波分析,提取能量谱、凝聚谱和相位谱,展现两类数据时频域多尺度的相关细节。结果表明,三峡大坝蓄排水过程对库区降雨有影响,第一期蓄水期最明显,表现为库区降雨年周期性相对减弱,高频模式增强;历史数据表明库区降雨主要表现为1.0 a主周期和2.0 a、4.0 a等多个次长周期;三期蓄水之后,库区降雨量的1.0 a主周期没有改变,而多个次长周期特征变化明显。交叉小波相位谱揭示水库蓄排水过程对库区降雨的人工调节和自然调节影响,前者表现为水位变化与降雨1.0 a主周期的完全反相,明显不同于蓄水之前的同相特征;后者表现为高频分量(1/128~1/32 a)的反相特征,其规模效应随大坝建成而增强。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巴东站与荆州站的降雨存在3.5 a次长周期的反相特征,可能是大坝蓄水后改变了水循环的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