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国内外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述评.影响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因子主要包括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等.较多的研究表明土壤异养呼吸的Q10在低温时较高,高温时较低,但Q10也可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或随温度变化而保持稳定;通常土壤异养呼吸的Q10与土壤水分成正相关,但极端水分条件下(干旱胁迫或渍水)Q10较低;有限的研究表明呼吸底物和土壤生物对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调控土壤异养呼吸Q10的机理目前还不清楚.然后从温度、水分、呼吸底物、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等方面对影响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未来应重点开展的研究:(1)加强不同尺度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因子及调控机理研究;(2)扩大土壤异养呼吸Q10的野外研究;(3)扩大热带、亚热带土壤异养呼吸Q10的研究;(4)深入探讨呼吸底物有效性和土壤生物对土壤异养呼吸Q10的影响;(5)加强其他因子对土壤异养呼吸Q10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2.
成矿预测中的非线性数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综述了成矿预测非线性模型处理中的近代数学理论与方法,包括混沌、分形、小波分析、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在阐明数学理论内在物理含义的基础上,将其与地质过程的内在复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它们在成矿预测模型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3.
中国南方红土型金成矿系列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土型金矿床是原生金矿化遭受红土化作用改造所形成的一种表生金矿床,包括"红色粘土型"和"铁帽型"金矿床.中国红土型金矿以风化再造型为主,受气候影响而主要分布在南方,并与岩金成矿系列分布基本一致.风化壳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粘土矿物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环境时空变化整体受风化强度控制,其风化作用早期呈中碱性、晚期呈酸性,风化壳下部偏碱性、还原,项部偏酸性、氧化的特点.典型矿床因子分析揭示,红土型金成矿作用可分为氧化和水解两个阶段.氧化阶段风化较弱,基岩释放大量碱性离子,使成矿流体保持中性,金溶解并主要以Au(S2O3)23-形式迁移;水解阶段风化较强,硅酸盐矿物发生脱碱去硅作用,随着大气降水不断参与,成矿流体性质由中碱性缓慢过渡到中-酸性条件,金以胶体或氯化物络合物形式迁移.金一般在风化壳下部富集,表生矿物吸附、氧化还原界面处被Fe2 、Mn2 还原以及不同性质流体混合都能促使金的沉淀.  相似文献   
154.
将两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分别在常温(30.5±1.0)℃和低温(20.0±0.5)℃环境下饲养7 d,并于第1天、第4天、第7天3个时间点采集肝脏、肌肉和腹腔脂肪,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5个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探究低温胁迫对军曹鱼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第1天时,肝脏的肉碱脂酰基转移酶-1基因(cpt-1)、脂肪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以及肌肉的cpt-1、hsl、单酰基甘油酯酶基因(mgl)等显著上调(p<0.05),肝脏、肌肉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和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以及腹腔脂肪(IPF)5个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第4天时,肝脏的cpt-1、hsl、mgl和肌肉的hsl、mgl、acc、fas以及IPF的cpt-1、hsl、mgl、acc等表达上调(p<0.05),肝脏的acc、fas表达显著下调(p<0.05);第7天时,肝脏和IPF的cpt-1、hsl、mgl、acc和肌肉的hsl、mgl、acc等表达上调(p<0.05),肌肉cpt-1和肝脏fas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在低温胁迫前期通过抑制脂合成代谢,促进肝脏和肌肉中的脂质水解,通过抑制腹腔脂肪的脂质分解来响应低温胁迫;在低温胁迫后期,军曹鱼幼鱼脂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显著提高,且利用脂肪酸提供能量的主要组织由前期的肝脏和肌肉转变为肝脏和腹腔脂肪。  相似文献   
155.
太湖蓝藻水样中藻蓝蛋白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11年8月20日采集的太湖梅梁湾的夏季蓝藻水华为研究对象,通过12个样点平行样的藻蓝蛋白实验提取,基于光谱吸收特征和浓度值,对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溶胀法、丙酮法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4种方法获取的藻蓝蛋白提取液在620 nm附近出现吸收峰,其中,反复冻融法的峰高最强,超声波法最弱,说明反复冻融法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方法;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溶胀法获取的部分蓝蛋白提取液在670 nm附近具有次吸收峰,与藻蓝蛋白标样的吸收曲线存在差异;反复冻融法、超声波法提取的藻蓝蛋白浓度值变异系数小于0.6,表明这两种方法较其他方法稳定;反复冻融法提取的藻蓝蛋白浓度值高于其他3种方法,可推荐作为太湖蓝藻水样中藻蓝蛋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6.
人工智能作为当前科技创新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焦点,已经成为我国国家战略和未来趋势,并向测绘技术行业开始蔓延和渗透,推动测绘行业逐步从信息化测绘升级为智能测绘。文中从组成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出发,阐述人工智能技术与测绘的紧密联系,给测绘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决定人工智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才教育,聚焦到测绘教育领域,测绘岗位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人工智能倒逼测绘类专业教育体系变革,坚持夯实测绘专业的基础教育不会变。提出人工智能融入测绘类人才培养的3种模式,而提升测绘类专业教师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素养是关键。整合测绘类各个子专业的教育资源,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按照5个学习层次搭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学习平台,将理想的、生态的和完整的测绘教育带入人工智能大时代发展的伟大变革中。  相似文献   
157.
边晓龙  张静  王潇逸  余海军 《岩石学报》2020,36(5):1354-1368
路农岩体位于滇西北羊拉铜矿区南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上广泛发育层状矽卡岩型矿体,而斑岩型矿化较弱。其斑岩型铜矿化的潜力如何是羊拉铜矿床研究与勘查工作的难点之一,路农岩体岩石成因及源区认识存在不足。为此,本文选取路农岩体中新发现的暗色包体和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路农岩体暗色包体显示高镁闪长岩特征(Si O2=53. 83%~63. 91%、Mg O=2. 30%~4. 46%),寄主岩石属于I型花岗岩,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二者具经典弧岩浆岩特征,富集Rb、K、P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与里农岩体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为右倾型,但二者稀土元素总量差异较大(∑REE=114. 8×10-6~261. 6×10-6),寄主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更为明显(LREE/HREE=3. 81~13. 96),而暗色包体显示更强的负Eu异常(δEu=0. 31~0. 47)特征。结合岩体侵位时间(238~230Ma,锆石U-Pb年龄),认为路农岩体可能形成于后碰撞或碰撞晚期的背景下,板片断离造成软流圈物质上涌,携带少量幔源熔浆底侵于下地壳,诱发部分熔融形成长英质熔浆,二者在深部岩浆房混合形成混合熔浆,向上侵位至浅部地壳,经过结晶分异形成路农花岗闪长岩,包裹的幔源镁铁质岩浆残余体低度分异形成暗色包体。角闪石和黑云母的矿物化学特征指示路农岩体侵位较深(4. 35~7. 24km)、压力较大(121~178MPa)、岩浆温度(777~836℃)较高,氧逸度(logf_(O2)=-13. 84~-12. 77)相对较低,不利于形成大规模斑岩型铜矿化,因此路农矿段斑岩型矿化不发育。  相似文献   
158.
介绍了在局域网及互联网的通讯中,由计算机网络设置而引起的常见故障,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9.
张静 《今日国土》2009,(11):46-47
打哈欠是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可你想过吗.在这简单的张嘴闭嘴,一吸一呼的后面.藏着不少健康秘密。美国研究表明,人打一个哈欠,平均只需要6秒钟。但专家告诉我们.就在这短短的6秒里,你的大脑、眼睛、肾脏、肝脏.甚至是男性的性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处.  相似文献   
160.
基于MapObjects的西安市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市为例,在VB的基础上,利用MapObjects控件设计了西安市旅游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控制、图形与属性的双向查询、缓冲区分析查询、多媒体链接等实用性功能,为游客进行实时、动态查询旅游信息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力图对西安市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