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95篇 |
免费 | 2393篇 |
国内免费 | 15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98篇 |
大气科学 | 1190篇 |
地球物理 | 1489篇 |
地质学 | 5341篇 |
海洋学 | 1218篇 |
天文学 | 151篇 |
综合类 | 647篇 |
自然地理 | 11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253篇 |
2022年 | 355篇 |
2021年 | 356篇 |
2020年 | 316篇 |
2019年 | 338篇 |
2018年 | 348篇 |
2017年 | 242篇 |
2016年 | 212篇 |
2015年 | 307篇 |
2014年 | 460篇 |
2013年 | 384篇 |
2012年 | 354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379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96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400篇 |
2005年 | 435篇 |
2004年 | 355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302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319篇 |
1997年 | 352篇 |
1996年 | 354篇 |
1995年 | 320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278篇 |
1991年 | 280篇 |
1990年 | 225篇 |
1989年 | 195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98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79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3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18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呼伦贝尔沙质草甸草原洼地植物群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呼伦贝尔沙质草甸草原上的干洼地,采用系统取样方法对不同微地貌部位的植物群落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草原区微地貌变化对生境异质性的控制作用明显。在洼地中旱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占优势,中旱生植物在阴(N)坡和下坡位或坡底占优势,旱生植物在阳(S)坡最占优势。下坡位或坡底的多年生植物比例最高,其次是阴(N)坡和中坡位,上坡位和阳(S)坡最少。洼地内出现了12个不同类型的群落。同一坡向的植被覆盖度、地上生物量、草层高度呈现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的趋势。主要物种的重要值波动很大,表明洼地内的地形因子分配不均匀。SW上坡位植物群落特征各项指标均出现低值,导致局部恶劣环境的微地貌产出部位,与风蚀坑集中分布区耦合。表明SW坡上部风蚀沙漠化的高发生率与该微地貌部位植被发育差有关。 相似文献
953.
胶南造山带西段显示了以韧性剪切带为主,穹隆构造、弧形构造及复杂的叠加褶皱共存的构造格局。主要的剪切系统有近水平拆离型、平行造山带走向的高角度走滑型、呈弧形展布的推覆型和造山带边缘隆-滑型韧性剪切带。走滑型剪切带是该区变形最明显的一组强剪切应变带,其运动性质以右行平移为主;弧形韧性剪切带由垂直造山带走向的近南北向转为平行造山带走向的近东西向,呈向NW凸出的弧形,自SEE向NWW方向推覆;造山带边缘韧性剪切带具明显的纵向分段性,反映了其在隆升的同时形成了垂直造山带和平行造山带的运动分量。主要的穹隆构造有尚庄穹隆、丝山穹隆、甲子山穹隆和官山穹隆。尚庄穹隆由片麻理围斜外倾、环形韧性剪切带及环状分布的包体群所显示,是岩浆强力定位造成的真正的片麻岩穹隆。弧形构造主要有龙古弧、诗雒弧和临沐弧,它们显示了胶南造山带三维空间上的“立交桥”式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54.
955.
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于2004年11月19~24日在海南海口市举办。会议共收到摘要230余份,与会人员250余人。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等8个单位为会议主办单位, 相似文献
956.
957.
使用正演点源求和技术对大地观测台网记录到的1992年6月28日兰德斯地震的位移地震图进行了决定性的模拟。虽然数据组是稀少的,但仍能有力地确定主要的破裂裂参数。例如,总滑动分布、破裂速度、上升时间和总的震源持续时间。如能得到本区合适的格林函数表,则本比较简单的方法于大震后的快速跟踪使用。 相似文献
958.
按照“构造控盆、盆控相、相控矿”的思路,对铅锌矿形成的沉积盆地、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岩相古地理等成矿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成矿特点,总结成矿规律。灯影期在扬子西北缘川西式基底上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同生断裂,形成近北东向次级盆地和台地,构成台-盆相间的构造格局,次级盆地为局限盆地潮下相带沉积,台地边缘斜坡出现滑塌砾屑白云岩,沿同生断裂运移的含矿热液流体在角砾状白云岩中聚集成矿。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铅锌矿成矿明显受盆地半活动类型基底、镁质碳酸盐岩台地中次级盆地、控制次级盆地的同生断裂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959.
甲玛铜多金属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之一,是西藏藏中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开发对象.本文根据矿区308个钻孔的成矿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圈定富矿体,其中,主矿种铜圈定品位为1%,共生矿种钼圈定品位为0.1%,共生矿种铅圈定品位为1%,共生矿种锌圈定品位为0.8%.通过其平面分布特征分析发现,甲玛矿区富矿体以钻孔ZK1616-ZK3216为中心,从北东往南西形成Mo→Cu→Pb+ Zn的富矿体分带特征;通过其剖面特征分析发现,甲玛矿区富矿体主要呈层状、块状、透镜状、树枝状等产出,其大多产于矽卡岩内,少部分产于斑岩体内,而角岩中基本未见富矿体.矿区铜厚大富矿体的矿物组合主要为斑铜矿+黄铜矿+硅灰石+石榴子石+石英,其蚀变主要可见矽卡岩化、硅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钼厚大富矿体主要矿物组合为辉钼矿+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辉钼矿+石榴子石+硅灰石+石英,其蚀变主要可见矽卡岩化、硅化、泥化、钾化等. 相似文献
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