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214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41.
通过2012年夏季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楚科奇海及其邻近海域现场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分析研究了海域的粒度分级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高值均出现在楚科奇海陆架区,并且远高于深海区。去程时调查海域水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32~15.66mg/m3,平均(2.77±3.96)mg/m3,高值区出现在南部邻近白令海峡海域、北部阿拉斯加巴罗近岸和冰缘区;初级生产力的范围为50.11~943.28mg/(m2d),高值出现在冰缘水华区。返程时水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7~1.52mg/m3,平均(0.41±0.40)mg/m3,高值仍出现在陆架区,但比去程时低了一个数量级;初级生产力的分布范围为12.31~41.35mg/(m2d),高值出现在陆架区。浮游植物粒度分级测定结果表明,在生物量较低的深海区,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以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级份)占优势(其贡献率分别为46.1%和56.9%),小型(Net级份)和微型(Nano级份)对总叶绿素a浓度的贡献差异极小,分别为26.6%和27.3%,对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分别为23.8%和19.3%;而在生物量较高的水深小于200m的陆架区,Net级份叶绿素a浓度所占百分比最高,Pico级份次之,Nano级份最低,分别为59.8%、27.9%和12.3%,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中叶绿素a浓度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同样是Net、Pico和Nano,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0.6%,32.2%和7.2%。  相似文献   
142.
建水县黄草坝岩体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体∑REE488.87×10-6~943.76×10-6,LREE/HREE12.43~29.75,指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不明显负铕异常(δEu=0.83~0.87),负铈异常(δCe=0.89~0.90),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上,稀土分馏明显,暗示岩浆源区可能来自壳幔混溶。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中,具明显的锯齿状分配形式,为典型富钾玄武岩特征,岩石总体富集放射性元素(Th、U)、大离子亲石元素(LREE、Zr、Sm),明显亏损Ta、P、Ti等元素。锆石LA-ICP-MS测年结果80.02±0.7Ma,与个旧花岗岩基中碱性侵入岩为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3.
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结果发现,西藏桑日县的沃卡盆地构成了藏南近南北向裂谷带中最东端的错那-沃卡裂谷的北段,它是在该区近东西向的逆冲构造带停止活动之后,上地壳沿N108±1°E方向发生区域性的伸展变形所形成的第四纪活动明显的地堑式断陷盆地。晚第四纪期间,控制该盆地发育的主边界断裂带为整体呈北北东走向、倾向西侧、长50~60km的盆地东缘正断层。该断裂带也是1915年桑日M7.0级地震的控震断裂。断裂活动速率的估算结果表明,该断裂带MIS6以来的垂直活动速率介于0.4~0.9mm/a之间,末次冰期盛冰期以来断裂平均活动速率最合理的估计值为1.2±0.3mm/a。Q3晚期以来活动速率的明显增加可能标志着该断裂带全新世进入了地震丛集期。  相似文献   
144.
针对土地确权案件双方当事人对“争议区域”不能全面充分提供有力证据的情况,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006年12月21日,灵寿局首次举办了“土地权属争议听证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5.
Introduction Major tectonic activities occur in collisions zones between plates or intra-plate continental blocks.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investigate collision processes. We know that orogenic and seismic belts in plate margins are closely relate…  相似文献   
146.
土壤水分与溶质运移机制的分形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中水分和溶质运移一直是土壤-水环境系统中的研究热点,也是目前仍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将分形理论应用于土壤水分溶质运移机制的研究,探讨其领域中的众多复杂问题,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土壤结构定量化的分形表征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分特征曲线和水力传导度等土壤水分运动基本参数的分形模型、土壤水分运移过程模拟、土壤溶质运移的非费克现象、弥散度的尺度效应以及溶质运移机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就分形理论今后在土壤水分、溶质运移研究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7.
金沙遗址古环境状况的综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期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还十分低下,自然环境对古人类体质的进化、生产的发展,以及居住范围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孢粉分析和对其他植物遗存的研究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广汉层古土壤地球化学行为、古河流的水动力等,来综合研究金沙遗址区古环境状况,以期能为古蜀文化研究提供环境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期内总体上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同时存在着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的气候交替。  相似文献   
148.
利用Visual Basic5.0编程软件开发了临沂市短期降水预报评分系统。实现了单站每月预报的自动评分,适合地(市)、县级台站使用,可大大提高预报评分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9.
150.
应用数理统计评价模型,讨论了四川ML金矿建设方案的优选问题。研究表明,方案的优劣与“效益型”指标成正相关,与“成本型”指标成负相关,影响最大的两个指标是年产值和投资收益率。通过三种方法的对比,说明该方法可用于类似于金矿建设方案的优选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推荐方案适合矿山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