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4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1845篇
测绘学   1152篇
大气科学   1170篇
地球物理   1455篇
地质学   5210篇
海洋学   1199篇
天文学   140篇
综合类   639篇
自然地理   114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41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377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77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54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304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348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77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95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8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格构锚固体系与滑坡体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利用土压力计测量作用于格梁底部的土体反力,研究滑坡防治中格构锚固体系梁下土体反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格构梁各排横梁及竖肋在滑坡滑动时的受力模式基本相同,具有节点处大跨中小的规律;滑坡滑动时,各排锚索格梁同时受力、同时发生变位,但自上而下所承担的滑坡推力不均等,具有最上排格梁受力最大、中排次之、下排最小的特点。最后,分析了产生测试误差的原因,并建议提高岩土体的测试技术及方法,为格构锚固体系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992.
烃源岩—流体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烃源岩与孔隙流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以及有机酸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开展了烃源岩-流体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Ⅱ型干酪根形成有机酸的能力大于Ⅰ型干酪根,水的矿化度对有机酸的形成影响甚微,随着温度升高,流体中有机酸的含量也随之增大。pH值对有机酸形成的影响非常明显,中性和碱性条件更有利于生成有机酸。其中乙酸的形成有利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而草酸的形成不利于碳酸盐的溶解。温度对烃源岩的影响与烃源岩的矿物组成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富碳酸盐烃源岩,Ca、Mg、Na三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与温度呈反相关的关系,对于贫碳酸盐烃源岩,与反应温度之间则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而无论碳酸盐含量高低,Si在溶液中的含量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酸性溶液对烃源岩的溶解能力最强,无论原始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反应结果都最终趋于弱碱性。流体的含盐量对烃源岩中Mg的溶解影响差异较大,低盐度的流体有利于Mg溶解。  相似文献   
993.
高密度电法在探测隐伏断裂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原理及工作方法,并应用高密度电法对龙门山断裂区的隐伏断裂带进行了勘测。实验结果表明了高密度电法,是探测隐伏断裂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鄂北杭锦旗探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鄂北杭锦旗探区构造演化与油气关系研究比较匮乏,而该区构造演化对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的作用不容忽视。论文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分析研究,结合前人成果,明确指出研究区先后经历了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形成期、中、新元古代裂谷集中发育期、早古生代隆起剥蚀期、中晚石炭世-三叠纪的稳定克拉通发育期及中新生代的不均衡发育期等五个演化阶段。在研究区形成了早、中期的北西高南东低转变为现今的南西低北东高的构造格局。研究区构造演化与上古生界油气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古隆起及其演化控制了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展布和演化,构造运动导致上古生界储层普遍致密化,基底形态及构造活动控制了区内构造圈闭的形成,构造演化控制了上古生界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先后经历了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至今两期油气运聚,油气运移方向分别以北向、北东向为主,在研究区南部斜坡发育根缘气藏,北部发育常规气藏。  相似文献   
995.
西藏讯,第二届青藏高原地震科学讨论会于九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西宁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地质部门,大专院校等三十多个研究单位、九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研究员丁国瑜,青海省科委、科协以及地震系统的有关省局、所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96.
西藏高原札木、当雄地区小震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根据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交通等方面的情况,于1976-1977年分别在西藏札木、当雄地区设立了区域地震台网。本文根据所观测的小震资料,用和达法测定了小震的时空参数。采用圆盘形剪切位错震源模式,考虑了传播介质的吸收和地震仪频率特性的影响,计算了小震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 1.小震具有局部密集和震源深度浅的特点,当雄地区小震震源面向南倾斜。 2.小震的平均应力降为几巴至几十巴。 3.对地震纵波而言,介质的品质因子较低,Q_P的平均值为150。 4.在厚度为二、三十公里的地壳上部,地震纵波的平均传播速度较低,V_P的平均值为5.65公里/秒。  相似文献   
997.
Dinaric喀斯特的主要特征是各种各样的洼地,包括坡立谷、漏斗、塌陷漏斗及其它类似塌陷漏斗的洼地.这类地形的一些大尺度洼地分布于高喀斯特台地(如斯洛文尼亚的Pokljuka,Jelovica和Sne(z)nik)、喀斯特接触带(如(S)kocjanske溶洞)、坡立谷上的基面(如Imotski坡立谷上的红湖)和大型喀斯特泉群之后(如Malni泉群上的Un(s)ka koli(s)evka漏斗).喀斯特洼地的许多术语都是依据据斯洛文尼亚的地貌定义的.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从市政基础设施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如何建设的角度,遵循历史保护区保护的原则,针对北京南池子历史保护区存在的交通状况及防灾能力差,保护四合院及文物古迹多,现况街区基础设施较差等共性问题,指出应充分利用其周边地形及各种现况基础设施,合理布设各种市政管线及站点;在难以达到规范允许的范围时,充分利用各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其它手段的观点,并在有关专家、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和各专业、部门的支持下,经充分讨论审查顺利完成了市政工程综合设计和工程实施工作。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使用PC-1500计算机,选用华亭煤产地主要可采煤层煤_8层原煤煤岩、煤化学指标和α值(煤与二氧化碳分解率),应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讨论影响该煤煤化学活性的内在因素。其分析结果表明:该煤原煤V_(daf)、V+BV、CaO、MgO含量偏高,有利于煤与二氧化碳的热分解反应,而原煤Ad、SiO_2、Al_2O_3、矿物含量偏高,抑制煤与二氧化碳的热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1726 年耕地格局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静  张镱锂  刘峰贵  陈琼  周强  张海峰 《地理研究》2014,33(7):1285-1296
整理、校正了1726 年(雍正四年)河湟谷地历史文献中的田亩数据,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该区1726 年具有空间属性(2 km×2 km)的耕地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726 年河湟谷地耕地总面积为1.427×103 km2,其中番地占64.7%,屯科秋站垦地占35.3%。河湟谷地虽然面积较大,但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可耕之地较少,该区仅有47%的网格具有耕地分布,耕地集中分布在湟水河干流区及大通河中游地区和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从耕地垦殖强度分析,受自然环境条件和政治格局的双重影响,1726 年该区整体垦殖率较低,全区仅有1.4%的耕地网格垦殖率在40%以上,而68.3%的耕地网格垦殖率在10%以下,正处在广泛的开荒垦殖阶段。垦殖强度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宁县整体垦殖率水平最高,其耕地网格平均垦殖率达到了1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