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177篇
地质学   746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943.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探讨了铜陵地区黄狮涝山铁帽型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垂向分带特征.归纳出该类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44.
对云南天文台人造卫星目视跟踪打印经纬仪进行了改造。在望远镜的两轴上加装了高分辨率的园感应同步器,数显表,实现了数字显示。经过改造后的望远镜测角精度由原来±30角秒提高到±1角秒;分划板刻线由原来2角分改进为15角秒;静态定位精度优于20角秒,比改造前的仪器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45.
南京大学太阳塔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和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佑然  方成 《天文学报》1994,35(2):176-184,T001
本文介绍南京大学太阳塔的CCD成像光谱观测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给出了该系统的一些性能测试结果,作为应用该系统的实例,文中给出了根据该系统观测的二维光谱资料,经处理得到的一个Ha耀斑在线心和不同偏带处单色像的变化过程,该耀斑的亮度场轮廓图和速度场轮廓图。  相似文献   
946.
947.
本文利用浙江省金衢盆地石油勘察的25口中、深钻井实测地层岩石密度和孔隙度的资料,结合盆地生成特点、地质特征,从三维空间上分析研究了地层岩石密度分布特征。指出上白垩世形成的以红砂岩为主的盆地盖层并非都是一个低岩石密度层,其地层岩石密度值与浙江省内古生界碎屑岩岩石密度相当,从而对浙江境内燕山晚期白垩世构造盆地重力异常的解释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8.
949.
对云南天文台1.2米非球面主镜和1.2米地平式望远镜进行了二维哈特曼定量检验。在主镜的哈特曼检验中,对哈特曼屏孔板的几何参数进行了最佳选取。通过检测得到了1.2米主镜和望远镜系统的光能集中度、最佳焦平面处的点列图分布以及1.2米主镜的面型偏差分布。  相似文献   
950.
陈镭  周广强  毛卓成  瞿元昊 《气象》2020,46(5):675-686
2017年10月29日、11月2—3日和7—8日上海地区出现了三次PM2.5短时重度污染过程,根据环流形势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污染类型:10月29日为输送型污染,具有污染输送过程快,污染持续时间短的特点;11月2—3日和7—8日为静稳叠加输送型污染,具有污染输送过程较慢,污染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分析这三次污染过程的气象要素特征可知,小的风速、稳定的垂直结构及下沉运动使得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易扩散出去,为污染物的积聚和污染的长时间维持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分析北京—上海一线PM2.5浓度、地面气象要素和垂直环流的剖面图发现,10月29日污染带自北向南呈窄带状分布,中低空和近地面对上海的污染输送都有贡献;11月的两次污染过程污染自北向南持续时间较长,分布范围较广,对上海的污染输送以近地面传输为主。计算三次污染过程的静稳指数和输送指数,进一步验证了10月29日的重度污染由外源输送造成,而11月的两次污染则由本地积累和外源输送叠加造成。应用FLEXPART扩散模式和华东区域大气环境数值预报系统对11月的两次污染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与观测数据分析一致的结论,同时发现这两次污染过程的潜在来源区域均为上海周边地区,来源集中,且江苏、浙江和安徽都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