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132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607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本文采用酸前法合成工艺,探讨了木薯淀粉羧甲基化反应的一般规律;考察了反就绎产物取代度和粘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物的性能与羟甲基纤维素进行了对比测试。  相似文献   
882.
将一般线性时间不变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运用经典摆式地震仪中,并通过地震仪的频率响应函数和传递函数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为了获得真实的地面运动记录,应对原始数字化地震记录进行仪器修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83.
福建明溪蓝宝石的谱学特征及颜色成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汤德平  江爱耕 《矿物学报》1998,18(4):533-540
采用颜色测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方法对福建明溪蓝宝石进行的研究表明,明溪蓝宝石颜色蓝中带黄,二色性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377,388和451nm吸收带较强。这些吸收带是Fe3 的d-d和Fe3 —Fe3 ,交换相合离子间的电子跃迁引起的。810nm带存在于各色蓝宝石中,强度变化较大,有时伴随有510nm吸收带。它是由Fe2 —Fe3 电荷转移形成的。570nm吸收带只出现在蓝色或绿色的蓝宝石中。结合蓝宝石红外33loom-‘吸收带与宝石颜色之间的关系,笔者将570nm吸收带归属于H、Fe、Ti构成的致色缺陷团。这一研究结果对蓝宝石呈色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和宝石的合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4.
游江 《海洋科学》1982,6(5):8-11
本文为超声频宽带功率合成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方法。 一、晶体管宽带功率合成器工作原理 功率合成器的基本要求是:功率要叠加;各个单管功率放大器应互相隔离。 上述要求主要靠混合网络来实现。混合网络是一个具有传输线结构的四端网络,输入功率传输到负载端是  相似文献   
885.
南美白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于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辽宁盘锦市外贸实业总公司虾苗场、辽宁庄河市天源水产公司虾苗场及海南大众凌伟海洋产业有限公司海洋中心选用人工培育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种虾,采用眼柄摘除手术处理雌虾,进行人工德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体重在40g以上的南美白对虾雌虾,经单侧眼柄摘除手术后,一部分个体于手术后5-15d内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另一部分个体则于手术后的3-7d内蜕壳,蜕壳后9-15d卵巢发育成熟并产卵。采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控制光基100-150lx,光暗周期为14:10,南美白对虾一般于每天15:00-16:00时开始交配并持续到23:00时左右或更晚。在150d的诱交实验中,分池诱交组的交配率明显高于同池诱交组,最高达70.7%。  相似文献   
886.
海洋有毒甲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毒甲藻的研究历史、发展和现状作了综述。从18世纪仅仅对甲藻作简单形态描述到今天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技术对有毒甲藻的分类、生理、毒素、毒理研究、有毒甲藻的研究已最突破性进展;而且从生态学的角度,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了有毒甲藻和赤潮。这使人类对有毒甲藻及其危害有较全面的认识。文章从有毒甲藻分类学、生理生态学、毒素及其毒理的理论和方法学作了叙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887.
东丽湖地区位于山岭子地热异常区中心地带,沧东断裂带之上,有3个热储层。其中,奥陶系与雾迷山组水质相似,水化学类型以Cl·HCO_3·SO_4-Na和Cl·SO_4·HCO_3-Na为主,矿化度1 400~1 750mg/L,为部分平衡水;而明化镇组以HCO3·Cl-Na为主,矿化度1 500mg/L,为完全平衡水。地热流体γ(Na)/γ(Cl)均较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为10~(-1.98)~10~(-2.7) Mpa,地下水碳酸平衡具有开系统的特征。流体中方解石、白云石、文石处于微饱和状态。深部奥陶系水质与雾迷山组热储温度适合用玉髓温标计算,而浅部明化镇组热储温度则用Na-K温标计算。东丽湖奥陶系与雾迷山组连通性较好,垂向上对流强烈。明化镇储层局部地区受到了基岩裂隙型地热流体的垂向补给。  相似文献   
888.
桂北地区丹洲群是南华裂谷盆地南段的一套连续裂谷充填沉积,厘定各组沉积时限及区域地层关系,对理解华南新元古代裂谷作用期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丹洲群合桐组二段和拱洞组底部凝灰岩夹层形成年龄分别为801±4 Ma和781±5 Ma。研究表明,丹洲群白竹组和合桐组一段与下江群甲路组和乌叶组、板溪群沧水铺组和马底驿组、西乡群孙家河组及陆良组一段相当,沉积时限为820~800 Ma;合桐组二段与下江群番召组相当,沉积时限为800~780 Ma;拱洞组可与下江群清水江组、平略组和隆里组,板溪群五强溪组中上部和牛牯坪组,西乡群大石沟组中上部和三郎铺组,陆良组二段及澄江组、开建桥组、莲沱组、虹赤村组和上墅组的中上部直接对比,沉积时限为780~725 Ma。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系统的典型地层锆石年龄存在5组高峰,峰值年龄分别为818±2 Ma、802±1 Ma、780±4 Ma、756±4 Ma及728±5 Ma。综合华南新元古代岩浆活动特征及盆地沉积演化过程,确定华南新元古代裂谷作用可分为两期:820~800 Ma和800~725 Ma。此外,华南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裂谷作用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但各期岩浆活动对各裂谷盆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89.
一个以遗传算法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总结了一次二阶矩法在结构可靠性分析时的五个弱点。针对其在寻求验算点时需要求极限状态函数的导数以及在处理多峰性极限状态函数时存在的不收敛或收敛于局部验算点等弱点,探讨了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可能性,并在分析其应用时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智能生物为基础的遗传算法。本文的分析计算表明:遗传算法在结构可靠性分析中是适用的,它可以克服一次二阶矩法在求解验算点时存在的几个弱点。本  相似文献   
890.
全身扫描机,即全身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摄影装置,其研制与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把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身CT扫描机CT-C6000的设计与实现介绍给大家,为我国的CT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