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19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介绍了广西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中蚂蜂洞、里郎洞新第三纪堆积孢粉组合特征,并由此探讨了大石围天坑四层不同高程上的洞穴的发育时代。蚂蜂洞和里郎洞新第三纪堆积是迄今广西所发现的海拔高程最高的第三纪地质剖面,其孢粉主要以被子类桤木粉属( Alnipollenites )、栎粉属( Quercoidites )、桦粉属( Betulaepollenites )、栗粉属( Cupuliteroipollenites ) , 裸子类双束松粉属( Pinuspollenites ) , 蕨类水龙骨单缝孢属( Polypodiaceaaesporites )、桫椤孢属( Cyathidites )为主,反映当时主要为亚热带温暖、阴湿的森林气候环境。根据与蚂蜂洞的相对位置,推测较之高的南东支洞、最高层洞形成时代应早于新第三纪,比之低的中洞应形成于早— 中更新世,而地下河则在全新世时期形成。   相似文献   
12.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南部21kt的北部湾海域,面积26.88km2,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海中,四面环水,天水相连,自古以来被视为"海上秘境",素有"蓬莱仙岛"之称。因岛上保存着丰富的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旅游价值的火山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3.
广西各时代地层发育,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皆有出露,沉积总厚度逾八万米。由于广西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之间的过渡地带,各时期沉积盆地类型多具过渡性特点,是研究槽、台过渡型盆地特征,沉积和层控矿产分布规律的理想地区。本文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一书基础上,试图从各时期沉积物特征入手,结合其它资料,对沉积相、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位于乐业县城西部,以典型的喀斯特天坑群地质遗迹景观闻名于世,被岩溶地质专家称为世界第一天坑群,并荣获国际岩溶与洞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2004年初,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人选国家地质公园,公园面积175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以天坑群为主体并具多种旅游功能的大型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处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带的百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恭城县西岭乡挖沟村晚泥盆世法门期地层为例,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进行高频(米级) 旋回地层研究, 将其详细地划分出五级旋回94 个, 四级旋回36 个, 初步总结了各级旋回地层的空间叠复关系, 强调指出高频旋回地层出现的原因很可能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论述了广西下、中三叠统砾质岩类所在层位及其特征,并将其划分为水道砾岩、崩塌—滑塌砾岩、沉积混杂岩3种成因类型,探讨了形成环境及其意义,指出它们均是三叠纪时期构造作用的沉积表现。  相似文献   
17.
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又称金秀大瑶山,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有1000米以上的山峰数百座,1500米以上的山峰16座。著名山峰有圣堂山、五指山、莲花山、罗汉山、天堂岭、金秀老山等等。最高山峰圣堂山海拔1979米,是广西第五高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我国当前推广应用以岩石地层单位为主的1:5万区调地质组图测制工作涉及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关于多重地层学的含义问题。文中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关于“统一地层学”和“多重地层学”的概念及其地质“系图”和“组图”各自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并强调指出测制“组图”的重要性和实用意义;其次,讨论了“组”的定义,指出岩相是划分“组”的理论基础,岩相界面是组或段的分界面;第三,关于测制地质组图时,提出如何开展岩石地层单位清理、岩相工作精度、岩组划分中一些具体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命名等问题的处理意见与看法。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三叠系发育良好,是研究层序地层理想地区之一。笔者以剖面调查为基础,根据地层结构及不整合界面,将早中三叠世地层初步划分出6-7个三级层序,均属海平面升降和构造复合叠加控制型高频率层序,反映早中三叠世经历了6-7次较大的海平面升降旋迈。早三叠世总体表现以海侵为主,中三叠世以海退为主,早三叠世初期和早中三叠世交接时期为最大海侵期,安尼锡克初期转为最大海退期。  相似文献   
20.
七百弄地质公园位于广西大化县北部七百弄乡和板升乡境内,面积486km^2,地貌单元处于云贵高原南缘下斜坡及都阳山脉南段,2009年8月20日由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该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岩溶高峰丛深洼地,次为岩溶洞穴、谷地和水体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多,特色鲜明,是宝贵的自然遗产,是解读地球奥秘的重要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