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8篇
  免费   2412篇
  国内免费   1488篇
测绘学   1213篇
大气科学   1201篇
地球物理   1491篇
地质学   5331篇
海洋学   1222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650篇
自然地理   1158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57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348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78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433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314篇
  1993年   278篇
  1992年   281篇
  1991年   278篇
  1990年   226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96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18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22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正>1研究目的(Objective)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及沙海组烃源岩是辽宁西部阜新盆地最重要的两套烃源岩。一般认为,沙海组烃源岩为一套煤系偏腐殖型烃源岩,以生气为主;九佛堂组为湖相偏腐泥型烃源岩,以生油为主。已有文献报道也表明阜新盆地各层位包括沙海组原油与九佛堂组烃源岩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与沙海组烃源岩关系不大。沙海组内部具备自生自储的油气成藏条件,沙海组烃源岩能否作为油源对沙海组储层形成有效供油,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2.
黄旗地区处于中朝准地台东部、胶辽台隆之营口-宽甸台拱南东端.研究区为辽东早前寒武纪地质构造分区东部,主要出露中生代岩浆杂岩和古元古代岩浆岩及地层,古元古代辽河群广泛发育.主要变质岩类型可划分为:片岩、变粒岩、浅粒岩、长石石英岩、钙硅酸岩及大理岩.研究区辽河群变质岩岩石化学特征为:1)硅酸盐类岩石SiO2平均含量为47.32%~78.6%,总体K2O>Na2;2)碳酸盐类岩石总体CaO>MgO,总的特征是富钙、镁.辽河群各类变质岩微量元素含量相似度较高,F、Rb含量高,浓度克拉克值较大.辽河群变质岩的稀土元素特征为:ΣREE平均值为205.9×10-6,LREE/HREE平均值为12.8,δEu平均值为0.56;稀土分布图谱属右缓倾斜型,轻稀土分异较重稀土分异好,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具负铕和弱负铈异常.结合区域内辽河群原岩建造特点,可推断在古元古代时期研究区属地槽型大地构造环境,反映了辽河群地层整体上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火山-沉积建造序列.  相似文献   
153.
吴波  邓明秋  张中福 《贵州地质》2016,33(1):24-28,63
贵州修文红黄铝土矿床位于黔中铝土矿成矿带,铝土矿体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部或中下部,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按自然类型可分为碎屑状、半土状、致密状三种,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为沉积型铝土矿床。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了红黄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的变化规律,矿体与含矿岩系的厚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区内铝土矿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等控矿因素的制约。提出了该区铝土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4.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出发,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55.
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西北距齐齐哈尔市30公里。丹顶鹤及其他野生珍禽是这里主要的保护对象,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是我国最大的珍禽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总面积4万平方公里,湿地内河道纵横,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每年四五月及八九月份约有二三百种野生珍禽云集于此,是游览此区的最佳季节。全世界共有15种鹤,扎龙保护区就有6种,分别是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另外,还有大天鹅、小天鹅、大白鹭、草鹭、白鹳等35种重点保护鸟类。1992年,扎龙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似文献   
156.
利用阿尔泰山中东部两个样点(AYS、SYK)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树轮资料,采用新疆西伯利亚落叶松一元材积式获得1969-2011年材积生长量序列。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生长量数据和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气温要素与生长量的关系及树木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0 a来,西伯利亚落叶松材积生长量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且与生长季气温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当年6月降水量呈负相关趋势,8月降水量呈正相关趋势;生长季平均气温在19~20.9℃时,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量最大;SYK样点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高,气温每升高1℃生长量增加0.936 mm3·棵-1;AYS样点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对气温变化的敏感性较低,气温每升高1℃生长量增加0.661 mm3·棵-1。  相似文献   
157.
Land use change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socioeconomic, institu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functioning of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with important tradeoffs for sustainability, food security, biodiversity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people and ecosystems to global change impac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Land Use Survey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carried out in the late 1980s, land use map of Lhasa area in 1990 was compiled for the main agricultural area in Lhasa valley using aerial photos obtained in April, May and October 1991 and Landsat imagery in the late 1980s and 1991 as remotely sensed data sources. Using these remotely sensed data, the land use status of Lhasa area in 1991, 1992, 1993, 1995, 1999 and 2000 were mapped through updating annual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artificial forest, grass planting, grassland restoration, and residential area and so on. Land use map for Lhasa area in 2007 was made using ALOS AVNIR-2 composite images acquired on October 24 and December 26, 2007 through updating changes of main land use types. According to land use status of Lhasa area in 1990, 1995, 2000 and 2007,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land use dynamics in Lhasa area from 1990 to 2007 are further analyzed using GIS spatial models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58.
枣庄市中区岩溶塌陷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通过现场调研,系统总结出了枣庄市中区岩溶塌陷特征,即岩溶塌陷的形成与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方向性,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与集中爆发期。岩溶洞隙发育情况、覆盖层条件和水文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十里泉地区岩溶塌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真空吸蚀作用。   相似文献   
159.
喜马拉雅及邻区的莫氏面起伏与上地幔密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力资料3维反演方法,并运用该方法使用布格异常对喜马拉雅及其邻区进行了反演,给出了该区域内莫氏面的大尺度变化图象和上地幔异常密度的分布。结果显示,喜马拉雅山脊带虽然海拔很高,但其地壳厚度较小。  相似文献   
160.
伊通地堑上地幔剪切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糜棱岩型幔源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位错亚构造及组构特征,确定它是上地幔剪切带的代表物质。该带形成温度为729~828℃、压力为1.10~1.38GPa、差异应力为97~150MPa、应变速率为IO ̄(-14)~1O ̄(-12)s ̄(-1)、等效粘滞度为10~1000EPa·s和深度为37~45km。这是一种与地幔底辟作用有关的规模较小的缓倾斜剪切带,也是应变集中带,能导致上地幔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并与地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