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41篇
综合类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张理刚 《矿床地质》1985,4(1):54-63
黎彤等曾对莲花山钨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和原生分带等问题做过详细研究,并命名为硫化物型黑钨矿-白钨矿矿床。近年来,莫柱荪等(1978、1981)提出该矿床为斑岩型钨矿床。本文试从该矿床的氧、氢、硫、碳和铅同位素资料来探讨其成矿、成矿物质和水的来源、水—岩交换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2.
该矿床不同阶段脉石英δ~(18)O值稳定在16‰±,计算的δ~(18)O_(H_2O)达8‰±;脉石英包裹体δD_(H_2O)产值稳定在-60‰±。从地表向不同深度,直到1200m以下,蚀变岩石δ~(18)O值从15‰±,逐渐降为11‰±。各种水-岩交换计算表明,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与千枚岩在350℃和有效W/R值为0.1左右时形成的,当它进入上部矿化体系线形水-岩交换时,有效W/R值增大为5.0以上。进而建立了缓冲开放体系两阶段水-岩交换演化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