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辽宁省国土资源监测中心吴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地价作为土地市场运作的重要信息和价值判断标准,在现实土地经济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在调节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玉龙  董泽荣  李毅  赵华 《岩土力学》2006,27(Z2):543-547
介绍了那兰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监测设计布置,以两年来大坝施工期和蓄水期监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大坝的变形、渗流、应力、应变以及面板与坝体联合受力特性,对坝体施工质量和蓄水后的安全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电站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层间氧化带及其铀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尖灭与油气聚集带的背斜带及同生断裂紧密伴生,渗入型含氧水和渗出型油田水交界处的铀矿化是主要的铀矿化类型,侏罗系和第三系为主要的找矿目的层。  相似文献   
14.
四川XXX磷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部著名的川滇成磷带。磷矿赋存于寒武系下统麦地坪组中段。地质条件简单,矿层分布稳定。邻区有已勘探开发的同类型磷矿。鉴于此,为满足业主工程进度的要求,采用在首采区布设沿脉坑道工程,作为加密勘探工程,为矿区首采区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陇南市安坪金矿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迭部—武都断裂褶皱带东段,小金厂岩体及其外接触带附近。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古道岭组(D22g1)和下石炭统(C1),岩性以砂质板岩、千枚岩,中厚层灰岩为主,金矿体严格受EW向(F2)断裂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为特征,主要载金矿物为褐铁矿、黄铁矿、毒砂。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近EW向构造蚀变带、石英闪长岩岩体外围及区内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有利地段。初步评价认为该金矿成矿条件优越、化探异常发育、地表和浅部延伸稳定,具有一定潜力,对西秦岭地区金矿勘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西准噶尔北部欧勒地区沙尔布尔提山,出露的主要岩性为中酸性陆相—浅海相火成岩。通过野外调查与观测,在研究区发现了多处含铜葡萄石脉和铜矿化带,其铜矿化与蚀变安山岩有密切的关系,该矿床受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含矿热液叠加控制。根据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脉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7.
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53—2008年阜新县、彰武县两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干旱发生时间、频率,对这一地区干旱发生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05mm,就这一降水量而言,基本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产对水分的需求,但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是引发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67%,多数年份能够保证大田作物生产;秋季常有秋吊发生,而漫长的冬季至春播之前降水较少,春旱最为频发。提出解决春旱的有效途径是高效保蓄夏、秋两季的降水,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入渗、蓄水能力,抑制和减少地面蒸发。另外,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并表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可能使当地的干旱灾害更频发。  相似文献   
18.
张玉龙  董光国 《甘肃地质》2007,16(3):56-60,65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的第三大型内陆盆地。通过分析对比其古气候、岩性岩相、构造特征、蚀源体、埋深和氧化—还原条件,认为该盆地西北缘覆盖较浅、铀源丰富,并存在古、现代层间氧化还原过渡带,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1∶5万乌音呼日勒庙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的新进展及主要成果为:根据岩石组合、动植物化石及同位素年龄等,重新厘定、划分了16个岩石地层填图单位,在多个组段沉积岩层位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建立了各地层年代学格架;将侵入岩重新解体划分为4个填图单元,并建立了侵入岩年代学格架;新发现1处规模较大的韧性变形带,主要为逆—左行走滑韧性断层,时代归属于中三叠世末期,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新发现矿(化)点20处,其中金属矿点3处,金属矿化点6处,非金属矿点9处,非金属矿化点2处;总结了该区成矿规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及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0.
张玉龙  冉勇 《地球化学》2014,(2):114-121
从东江到珠江口采集了悬浮颗粒物,通过测定总有机质的元素(TOC、TN)、同位素(δ13C、δ15N)组成以及生物标志物(氨基酸、木质素)等地球化学性质,来揭示颗粒有机质的来源和组成。结果表明,浮游生物(13%-52%)和土壤(45%-77%)是珠江颗粒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植物(0%-11%)对颗粒物的贡献较小。颗粒有机质含有高比例的氨基酸碳(TAAC),说明浮游生物对颗粒物的重要性。氨基酸的降解指数(DI)在-0.51到0.79之间,说明这些水生来源有机质的降解程度比较小。木质素的降解参数(Ad/Al、3,5-BD/V)较大,表明珠江颗粒有机碳的陆源来源主要是土壤。在颗粒物中检测到了少量的二氨基庚二酸(Dapa),说明细菌对颗粒有机碳也有所贡献。不同环境中颗粒物的木质素组成主要与颗粒物丰度和粒径有关:(1)相对于河流,水库颗粒物中的木质素含量显著偏低,降解程度更高;(2)相对于中游,下游颗粒物丰度较高,木质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