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分析了维基百科的基本现状,尤其是关于维基词条质量的统计分析结论,研究了维基百科中"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基于模型"这两种词条质量检测方法,讨论了其对群体智能研究的启示及开放性问题。  相似文献   
62.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沟碲矿床产出于大渡河韧性剪切带中段热穹窿体北端,以Te为主成矿元素的Te,Bi,Se,Ag和Cu等多元素组合型矿床.通过对研究区碲矿床矿体和花岗岩体微量元素对比研究,对碲矿体样品、花岗岩体样品和成矿围岩火山岩微量元素进行R型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附近花岗岩体,矿床成因可能与花岗岩关系密切,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具多源性.  相似文献   
63.
塔中原油超高二苯并噻吩硫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中相当部分原油具有高丰度芳香硫——二苯并噻吩(DBTs)特征,其在原油中的绝对丰度高达26 859μg/g,在芳烃中的相对丰度高达58.2%,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构造带下奥陶统、塔中4(TZ4)和塔中1-6(TZ1-6)井区。采用综合地球化学研究途径,对该区原油的高DBTs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研究区母源岩较强地控制DBTs的丰度,纯泥岩、页岩中DBTs丰度不高,灰岩、云岩等烃源岩DBTs丰度偏高或超高;观察到在正常油窗范围内,烃源岩和相关原油随成熟度增加DBTs丰度增加,而塔中型高-过熟原油中DBTs丰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热成熟作用对该化合物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发现生物降解、水洗可使原油中DBTs丰度降低,但对塔中原油中DBTs影响较小;观测到塔中相当部分原油的DBTs含量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作用产物H2S、硫醇、长链烷基四氢噻烷有一定正相关性。对比研究认为,有多种因素控制塔中原油中DBTs丰度与分布,热成熟作用、TSR是导致塔中下奥陶统部分原油高DBTs特征的重要原因,前者可能是主要因素,特殊母源岩因素相对较少,尽管尚不能排除。TZ4井区等石炭系高DBTs原油主要来自深部地层,与下奥陶统抑或更深层高DBTS原油的混入有关。本研究对于该区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为厘清黔中地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质黏土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Li2O平均含量0.21%,最高达0.74%),为寻找锂资源提供新的途径,对黔中地区4个典型剖面进行了富锂黏土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与下伏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的不活动元素比值相同,且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都以轻稀土富集的平缓右倾型为特征,暗示九架炉组的形成可能与下伏娄山关群白云岩的风化和酸不溶物的积累有关。元素相关性分析和风化作用强度指标研究发现,锂含量与CIA和Si/Al值皆呈负相关的关系。初步推测,泥质白云岩的风化分解,主量元素的大幅度流失,是造成锂超常富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5.
乌鲁木齐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布点的原则,在乌鲁木齐市不同区域采集大气降尘样本,通过ICP-AES测定了样本中Cu、Cr、Mn、Fe、Ni、Zn、Cd、Pb、As和Li的重金属含量。计算了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指数,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探讨了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所测的重金属中,除Mn元素外,均受到人为源的干扰。其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风沙扬尘28.95%,燃煤26.13%,石化工业18.85%,金属冶炼15.30%,其他源贡献约为10.78%。说明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受风沙扬尘影响很大,防空风沙和建筑扬尘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非常重要。煤烟型污染依然严重,调整能源结构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当务之急,减少石化和金属冶炼工业的排放也是刻不容缓工作。  相似文献   
66.
金灿海  范文玉  沈战武  张海  张玙 《地质学报》2013,87(9):1211-1220
滇西来利山锡矿位于滇西锡成矿带的腾冲-梁河锡成矿亚带,地处三江构造带南段腾冲地块,怒江缝合带和密支那缝合带之间.锡矿体产于中石炭统丝光坪组断裂破碎带及与来利山复式岩体东南边缘的正长花岗岩接触带,成矿与正长花岗质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正长花岗岩SiO2含量76.00%~77.10%、Al2O3含量12.62%~13.50%、TFeO/MgO为9.79~72.50,具富硅、铝,铁高镁低的特征;铝饱和度(A/CNK)为1.02~1.32,K2O/Na2O为1.42~~2.26,里特曼指数(δ)1.40~2.29,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系列;岩石∑REE值为98.68×10-6~~191.89×10-6,强烈的负Eu异常(δEu=0.07~~0.10),铈异常不明显(δCe=0.63~0.99),LR/HR为0.19~0.69,(La/Yb)N为0.31~1.24,轻重稀土没有明显的分异性;P、Ti强烈亏损,Ba、K亏损,Zr、Th富集,La弱富集,为壳源S型同碰撞花岗岩;LA-MC-ICP-MS U-Pb法测定其成岩年龄为52.53±0.29 Ma(MSWD=1.8),是中始新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是在地壳强烈挤压、增厚,由上地壳泥质岩类在不饱和水条件下低程度部分熔融岩浆侵位冷凝形成.来利山锡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及花岗岩,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时代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一致,锡矿是该区在喜马拉雅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运动岩浆活动的成矿响应,表明该区在51.1~54 Ma至少存在一次与来利山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的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67.
利用高精度磁测方法有过间接寻找金矿、赤铁矿、铜矿等矿种的成功例子,而对于分布在灰岩中、受层位及断裂控制的铅锌矿(化)而言,同样可用这一快速、经济、有效的勘探方法,测定铅锌矿(化)体附近磁性蚀变岩石所产生磁异常、以及断裂带的微弱磁场变化,并通过具有"数学显微镜"之称的小波断裂分析,确定研究区内断裂带位置,结合已知矿点上测得的两高夹一低的磁异常特征,在控矿断裂附近,并具备上述特征磁异常上,确定了新的铅锌矿(化)点,经踏勘验证。  相似文献   
68.
养殖容量评估是合理规划养殖区的基础。基于虾夷扇贝养殖生态系统模型,模拟了2006年12月至2017年11月不同放苗密度下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生长情况。在考虑肥满度对虾夷扇贝养殖收益的影响下,计算最大养殖收益及其对应的最适放苗密度和养殖容量,并通过最大养殖收益及其年际差异的聚类分析结果进行养殖区区划。结果表明:考虑扇贝肥满度的养殖收益能很好的抵消扇贝品质对养殖收益的影响;底播养殖虾夷扇贝的养殖容量和最适放苗密度有明显的时空差异,獐子岛和小长山岛之间并向长海海域东北部延伸的条带海域是高收益区;中收益区在高收益区南北两侧;低收益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和南中收益区南部;研究区南部由于饵料匮乏导致扇贝生长缓慢,为不适宜养殖区。开阔海域养殖容量也是有限的,片面增加放苗密度并不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规划和管理养殖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新安屯铜钼矿地处敦-密深大断裂带东北部,受该断裂带影响,矿区内构造发育,为矿床形成提供容矿空间及导矿构造.笔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借助于岩矿鉴定和光片鉴定明确了围岩蚀变特征、岩石特征、矿石矿物的结构构造及共生组合关系,将成矿阶段划分为3个期次、4个阶段.根据实际勘探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发现新安屯铜钼矿空间上位于东北叠...  相似文献   
70.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全球气候及渔业资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ROMS-CoSiNE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渤海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讨论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渤海表层叶绿素浓度和甲硅藻比在冬季最低、夏季最高。叶绿素浓度呈条带状分布,甲硅藻比呈斑块状分布。冬季、春季和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以硅藻占绝对优势,夏季以硅藻和甲藻共同占优。不同因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具有时空差异性。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渤海中部,各个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分别受磷酸盐、氮磷比、硅氮比、溶解无机氮的影响最大。在冬季、夏季和秋季,各个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均受溶解无机氮的影响最大,在春季则受硅氮比的影响最大。总体上,营养盐浓度及结构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