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质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由一系列呈近东西向、向北凸出的弧形活动构造带构成,被称为“西构造结”。由于地缘关系及国内外研究程度差异,塔吉克帕米尔地区在构造单元属性及其与国内构造单元对比上仍存在分歧。本文在系统分析塔吉克帕米尔地区、昆仑和藏北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着重从物质组成、构造变形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坦尼马斯、如山-帕沙尔特缝合带为界将塔吉克帕米尔地区自北向南划分为北帕米尔、中帕米尔、南帕米尔三个构造单元,其中北帕米尔进一步细化为北带、中带、南带,南帕米尔分为东南帕米尔和西南帕米尔。初步探讨了各单元构造属性,提出了与我国昆仑、藏北地区相邻构造单元的对接方案,为推进帕米尔地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2.
澜沧群变质变形过程的厘定有助于揭示澜沧江构造带的演化历史.通过对双江-惠民地区出露的中-低绿片岩相变质岩系与高压变质岩系的"构造-变质"双重解析,发现澜沧群变质岩系:(1)以挤压体制下的褶劈理S2为区域性面理,浅变质岩系中石英脉条带代表的面理S1与层理S0产状一致,并在第2期强烈压扁后与S2近平行;(2)构造样式与变质变形期次在研究区域内基本一致,表现为二叠纪-三叠纪两期次中深构造层次透入性变形为侏罗纪-新生代浅-表层次变形所叠加;(3)高压变质岩记录了两个期次的深层次构造变形,电气石与石榴石变斑晶具有明显的两阶段生长模式,核部(M1aD1a)可能代表了峰期榴辉岩相变质作用,边部代表折返过程中的蓝片岩相(M1bD1b)阶段.高压变质岩与浅变质岩第2期(M2D2)构造层次及变形样式一致,代表折返后的挤压拼贴过程,两者的剪切型褶劈理S2均指示上盘S向的剪切滑动.结合新生代三江地区发生的近90°块体旋转,恢复第2期为上盘指向E的逆冲剪切作用.通过对幸福变质石英砂岩白云母、小黑江多硅白云母和蓝闪石的40Ar-39Ar定年,以及对前人小黑江蓝闪石40Ar-39Ar年龄的重新解释,共厘定出澜沧群4个构造阶段:(1)高压变质岩第1期晚期(D1b)蓝片岩相变质作用(~250 Ma);(2)第2期(M2D2)中层次挤压(215~214 Ma);(3)浅变质岩系第3期早期(D3a)N-S向纵弯褶皱(111.9~103.7 Ma)与晚期(D3b)逆冲(~82.28 Ma);(4)第4期近E-W向纵弯褶皱(新生代,很可能晚于59.18 Ma).   相似文献   
23.
吕鹏瑞  姚文光  张海迪  杨博  洪俊  曹凯 《地质学报》2015,89(9):1629-1642
贾盖火山岩浆岩带是巴基斯坦境内西部第二大岩浆弧,属于特提斯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晚渐新世—中新世,随着新特提斯洋的闭合,阿拉伯板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不断碰撞。在持续的挤压条件下,巴基斯坦西部发育了一系列逆冲褶皱系统,并且先后经历了中—晚始新世(43~37 Ma)、早中新世(24~22 Ma和18~16 Ma)、中中新世(13~10 Ma)和晚中新世—早上新世(6~4 Ma)4次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形成了贾盖火山岩浆岩带,赋存有48个斑岩型铜金矿床(点)、远景区。根据区域地质及矿化情况,可将贾盖火山岩浆岩带内的斑岩型铜-金矿床分为东、西两部分。前者主要分布在贾盖侵入体的边缘或与围岩接触带中,矿体产于晚白垩世辛贾拉尼群碎屑岩和始新世贾盖侵入体中;后者则分布在索尔科侵入体的岩株中,矿体产于古新世和更年轻的碎屑岩和火山岩中。矿体主要与磁铁矿系列的石英闪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相关,具有钙碱性系列的特征,围岩热液蚀变分带明显,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钾硅酸化(钾化)、泥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磐岩化。境内外斑岩铜矿产出特征显示,索尔科侵入岩可能符合"小岩体成大矿"的现实情况,贾盖侵入岩的大型复合岩基中也可能存在斑岩铜矿床,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最新勘查资料显示,贾盖火山岩浆岩带已发现的48个矿床(点)、远景区可能都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和巨大的资源潜力,如萨因达克、雷克迪克、塔拉鲁格、科·伊·达利尔等矿床(点)、远景区,以及Western War Chah斑岩体,尤其是贾盖火山岩浆岩带西部和Koh Dalil(Rackodiq)矿点。  相似文献   
24.
东昆仑成矿带是我国西部重大成(找)矿潜力的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带。野外调查期间,对东昆仑东段都兰县诺木洪南下石炭统哈拉郭勒组(C1h)杏树沟金矿(化)点进行了年代学及围岩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金矿(化)点的石英钠长斑岩 206Pb/238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3.4±1.9 Ma,确定金矿(化)发生在早三叠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杏树沟金矿(化)点围岩(安山玄武岩)具有高Al2O3、Na2O,低TiO2、K2O的特征。在Zr/TiO2-Nb/Y图解中全部样品均落入安山玄武岩区,TFeO/Mg-SiO2图解中全部样品均落入拉斑系列区域中,属于拉斑系列玄武岩。稀土和微量元素显示其富集LREE、LILE和部分HFSE,Nb、Ta、Nd、Zr、Hf相对亏损,REE表现为LREE/HREE明显分离的分配模式,从多种判别图解综合分析,认为该套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中。  相似文献   
25.
印度克拉通位于喜马拉雅山前断裂以南,与欧亚大陆相连,是一独立的地质构造单元,主要由Aravalli微陆块、Bundelkhand微陆块、Singhbhum微陆块、Bastar微陆块、东Dharwar微陆块、西Dharwar微陆块及南部麻粒岩微陆块7个太古宙微陆块与Satpura活动带、东Ghats活动带2个元古宙活动带组成。在前期项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印度克拉通各个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笔者认为:印度克拉通基底在2.50 Ga左右趋于稳定;其主要由TTG片麻岩、花岗岩及不同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组成;元古宙发育的Vindhyan盆地、Chhattisgarh盆地、Cuddapah盆地、Godavari盆地、Indravati盆地及Bhima-Kaladgi盆地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是组成印度克拉通前寒武纪的盖层。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在塔吉克斯坦南帕米尔托赫塔梅什地区发现数条铁铜多金属矿化体,对该矿化体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研究、遥感解译等工作,结合矿石的化学分析、X 衍射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综合研究认为, 铁铜多金属矿化体的形成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该地区无论是寻找铁矿还是铜矿,从近铜远铁的成矿模式,都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同时,该地区此类矿产的发现对指导中国境内西昆仑的找矿勘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7.
巴基斯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基斯坦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中部,处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阿拉伯板块的交汇部位,具有复杂的构造环境和良好的成矿条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巴基斯坦成矿地质背景、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结果显示,伴随着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巴基斯坦经历了以新生代为主的3期成矿作用(晚白垩世-渐新世成矿期、渐新世-中新世成矿期、上新世-更新世成矿期),形成了众多的铜、铁、铬、铅、锌、金、银矿床,其成因类型涉及斑岩型、沉积型、岩浆型、喷流沉积型、密西西比河谷型、黑矿型、热液型、矽卡岩型、火山岩型、沉积变质型等。  相似文献   
28.
吕鹏瑞  张海迪  罗彦军  姚文光 《地球科学》2018,43(12):4459-4474
亚东地区出露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演化的理想地区.为探讨该区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因类型、岩浆源区、形成时代以及大地构造意义,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的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2、Al2O3、Na2O、K2O含量和低Fe2O3、MgO、MnO含量,轻、重稀土明显分馏,相对富集LREE和LILE元素(Rb、Th、U、K),亏损HFSE元素(Ba、Nb、Ta、Sr、P、Ti),锆石表面年龄介于498.5±14.7 Ma~480.0±11.7 Ma.总体显示未分异的钙碱性强铝质S型花岗岩类的特征,可能是后碰撞造山阶段陆源杂砂岩经历高温深熔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9.
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亟需从基岩区向盆山结合带、盆地等覆盖区进行拓展。戈壁荒漠浅覆盖区是研究中国北方中小城市和大城市边缘干旱区找水、隐伏区找矿、盆地基底性质、盆山耦合演化的关键地区,但一直缺乏针对性的区域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以东天山哈密地区觉罗塔格山与吐哈盆地结合部位的戈壁荒漠浅覆盖区为例,利用地质、物探、遥感、钻探等多技术手段,采用由“已知”到“未知”的思路,从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技术手段、成果表达等方面,针对不同覆盖层深度、覆盖层结构和地质矿产目标,通过大量方法实验和实践,开展适用性、经济性和分辨率的综合分析,完善优化了地球物理和钻探的技术方法组合。利用GeoModeller软件,实现了戈壁荒漠浅覆盖区三维地质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建立了从地表、覆盖层到覆盖区基岩的立体式透明化的区域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查明了地质填图区域的三维地质结构及其成矿地质背景,满足戈壁荒漠浅覆盖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的目标,也为东天山大草滩断裂带性质、吐哈盆地基底性质及其中新生代盆地构造环境演化等关键地质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0.
盐场北山二长花岗岩位于柴北缘西端青海冷湖地区.岩体高硅(74.98%~76.92%), 富钾(4.44%~5.93%), 贫镁(0.04%~0.07%)和钙(0.43%~0.69%).里特曼指数介于2.43~2.79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 铝饱和指数平均为1.01, 属弱过铝质花岗岩.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Pb), 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 具岛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 岩体形成于252±3 Ma; 锆石Hf同位素初始比值176Hf/177Hf分布于0.282 958~0.283 032之间, 并具有极高的正εHf(t)值(8.75~14.50), 其平均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Hf)为385 Ma, 反映岩体源区可能为玄武质下地壳.另外, εHf(t)基本位于亏损地幔演化线附近, 指示该玄武质下地壳来源于亏损地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认为盐场北山二长花岗岩与泥盆纪镁铁-超镁铁岩有关, 由于宗务隆裂谷小洋盆的向南俯冲, 引发其上覆玄武质新生地壳发生熔融形成, 进而揭示晚二叠世末柴北缘处于火山弧或活动陆缘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