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1篇
  免费   1077篇
  国内免费   1061篇
测绘学   652篇
大气科学   917篇
地球物理   934篇
地质学   2917篇
海洋学   721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地理   59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51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与安全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道林 《安徽地质》2003,13(3):180-182,230
阐述了矿山地质环境灾害和安全保障问题,分析了诱发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的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2.
邓友生  马巍  何平  周成林 《冰川冻土》2003,25(6):644-647
将研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土体中,经过拌和夯实、干燥固结,能够起到稳定和提高土体的强度,并具有低渗透和低吸水等特性.冻胀试验表明:加入添加剂不仅能阻止土体冻胀的产生、外来水源的入侵及水分的迁移,还能隔断土体孔隙之间的联系,使水分在土体孔隙中不能运移,从而达到了防治冻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3.
滇池是世界上磷质来源最丰富的湖泊,是研究磷的现代沉积和微生物对磷循环作用及微生物成矿的天然场所。研究发现,滇池微生物种群和数量繁多,但能对磷溶解、转化、迁移、聚集、沉积的微生物主要有解磷菌和聚磷菌两类。这两类微生物与滇池磷的含量之间有一系列规律的相关性:在底泥磷高含量区域,解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而聚磷菌的种群和数量与底泥磷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水体磷含量成负相关关系;在底泥磷低含量区域,上述相关性则相反。滇池中这种活着的微生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磷的溶解、转化、迁移、聚集和沉积的作用,对古磷块岩微生物成矿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以磷为限制性因子的湖、海、江河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24.
华山新生代隆升-剥蚀历史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合分析前人的热年代学数据发现华山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快速隆升阶段,在120—57Ma间华山经历了缓慢隆升过程,约57Ma以来华山开始相对渭河地堑的快速隆升。其中,57—42Ma间、32—22Ma间和约8Ma以来均为相对快速隆升阶段,视隆升速度约为0.18~0.23mm/a;而42—32Ma问和22~8Ma间则为相对缓慢隆升过程,视隆升速度约为0.01mm/a。约57Ma以来华山的隆升—剥蚀量约为8.5km,平均隆升速度约为0.15mm/a;约32Ma以来的总隆升幅度约为4.5~5.1km,平均视隆升速度约为0.14~0.16mm/a。晚中生代以来华山的隆升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东秦岭的隆升过程,与区域地貌结构和周缘断陷盆地的演化过程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它表明东秦岭地区的三级等高峰顶面是120—57Ma、42—32Ma和22~8Ma间山脉缓慢隆升—剥蚀的结果,同时反映57—55Ma是渭河盆地开始快速裂陷和秦岭北麓正断层开始强烈活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5.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的形成途径与运聚方式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柴达木盆地三湖(台吉乃尔湖、涩聂湖、达布逊湖)地区第四系生物气区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区。笔者系统采集了该气区21个天然气样品,测量了其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重点探讨了生物气形成途径和运聚方式。生物气δ~(13)C_1和δ~(13)C_(CO_2)均随深度增大而变重,显示了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生物气δ~(13)C_1、δ~(13)C_(CO_2)和δD分布与CO_2还原方式形成的生物气的相应同位素值分布范围接近。在有关成因图解中这些数据主要位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范围内。生物气CO_2和CH_4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系数α_c>1.055,具有CO_2还原途径成气的特征。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干旱的古气候、较低的古温度、较高的沉积速率和水体中较高的硫酸盐含量使得甲烷菌的大量繁殖只能在较大的深度范围内才能实现,从而,有利于CO_2还原途径成气作用进行。涩北一号、涩北二号气田生物气δ~(13)C_1组成分布可能表明,生物气形成以后沿疏导层水平运移进入气藏,基本不存在垂向运移。该项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生物气成因、形成条件,确定生物气模拟实验方式与条件,计算生物气资源量,建立成藏模式和选择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块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6.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新思路,给出了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方法,并利用移动Agent开发平台Aglets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的透明访问。  相似文献   
127.
在甘肃省酒西盆地青南凹陷柳沟庄一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下沟组及中沟组地层序列中,首次发现发育一套地震事件沉积物,是一套含微裂缝或同生变形构造及振动液化泄水构造等震积特征的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的组合。本区震积作用及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为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及其伴生构造、重荷模及伴生构造、脆性和塑性两类沉积物相间的滑塌变形作用及滑塌岩、软沉积物的液化作用及泄水构造、层内阶梯状断层及地裂缝。柳沟庄一窟窿山地区下白垩统震积岩的发现,填补了本区震积岩研究的空白,反映了本区在早白垩世存在一个强烈的构造活动时期,可以推测其影响范围可能还会波及青南凹陷的其他地区,也有望在酒西盆地类似环境的其他凹陷发现震积岩,开辟震积岩研究的新领域。区域构造背景的研究同样表明,青南凹陷青西I号同生断裂带及509断阶带的强烈构造活动正是本区早白垩世震积作用的直接诱发因素,为本区震积岩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129.
使用Intel编译器优化中尺度模式MM5在奔腾4上的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森  周小珊 《气象科学》2003,23(3):359-364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奔腾4处理器微机上Linux操作系统下的优化编译方法。作者通过查询、试验发现:使用Intel编译器优化中尺度模式MM5,能够使得MM5在奔腾4上的运行速度提高1.4~1.5倍。利用Intel编译器优化后的MM5模式,进行了三个月资料的计算,模式运行稳定。给出了一个使用Intel编译器和通常使用的PGI编译器分别编译的计算实例,对比表明:使用Intel编译器明显提高了运算速度,两种编译方法预报的降水场和形势场没有太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0.
土地房产GIS的拓扑检查与数据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据采集和处理各个环节中误差的存在,往往会破坏土地房产GIS图形数据的拓扑关系。为了保证其数据质量,本文着重探讨土地房产GIS图形数据的拓扑检查与数据预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宗地、房屋多边形的拓扑构面,图形的直角化平差,宗地、房屋图形裂隙的检查和处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