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74篇 |
免费 | 2410篇 |
国内免费 | 148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00篇 |
大气科学 | 1190篇 |
地球物理 | 1487篇 |
地质学 | 5324篇 |
海洋学 | 1216篇 |
天文学 | 142篇 |
综合类 | 648篇 |
自然地理 | 1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6篇 |
2023年 | 255篇 |
2022年 | 358篇 |
2021年 | 356篇 |
2020年 | 315篇 |
2019年 | 337篇 |
2018年 | 347篇 |
2017年 | 242篇 |
2016年 | 212篇 |
2015年 | 304篇 |
2014年 | 457篇 |
2013年 | 383篇 |
2012年 | 354篇 |
2011年 | 360篇 |
2010年 | 377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96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397篇 |
2005年 | 433篇 |
2004年 | 354篇 |
2003年 | 367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301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319篇 |
1997年 | 351篇 |
1996年 | 348篇 |
1995年 | 319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78篇 |
1992年 | 280篇 |
1991年 | 276篇 |
1990年 | 224篇 |
1989年 | 195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95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79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18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温度、盐度和pH对冈村枝管藻中性游孢子附着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毛细管法分离出冈村枝管藻成熟的多室孢子囊,并对中性游孢子的发育模式及温度、盐度、pH对其附着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中性游孢子正常发育模式如下:附着后,形成盘状体;而后在盘状体中间产生同化丝,大量同化丝产生后,基部细胞变形、聚集,形成假薄壁组织,直立藻丝形成;(2)中性游孢子附着及生长发育明显受温度、盐度和pH条件的影响。中性游孢子附着的适宜温度17--28℃、盐度为20~50、pH为5~10.4;直立藻丝形成的条件为温度17~26℃、盐度20~40、pH7~10。本研究为冈村枝管藻海上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强夯地基效应及加固机制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夯地基效应,是指经强夯处理使地基土的结构形式,强度和变形大小,及其作用过程发生的改变。通过对强夯过程中一系列的现象分析,揭示强夯地基效应的形成机制,对强夯地基效应的三个方面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其结论对于强夯处理设计和加固机制的认识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5.
气象远程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气象事业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具有现代远程教育的鲜明特征。教学测量和评价是保证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气象远程教育的学习评价做了初步探讨,改变远程教育中教学测量和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化的现状,加大形成性评价在气象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也许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6.
珠江口红拟石首鱼的池养生长与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引进的红拟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进行咸水池养生长特性与饲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应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求得人工饲养条件下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1=656.2722〗1-e^-0.5998t+0.0823)【和Wt=4193.9021〖1-e^-0.5998(t+0.0823)〗^2.8834。体重生长拐点于1.7龄处。面积为6.5h 相似文献
97.
98.
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划分出江西3种类型干热岩潜力区:燕山期含高放射性产热型花岗岩出露区、燕山期火山岩区(火山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白垩系红盆区(沉积岩盖层+燕山期高放射性产热型隐伏花岗岩)。结合地质、地热、物探和遥感等方法,选定江西龙南南部、安远、信丰、周田和石城5个干热岩潜力区。在最具干热岩潜力的龙南南部地区开展大地电磁测深工作,推断深部发育3处隐伏花岗岩岩体。依据地质、物探和遥感成果圈定干热岩远景区面积298.44 km2,保守估算4.6~8.0 km深度的静态干热岩潜在资源总量为220.35×1018J,折算成标准煤为75.28亿t。 相似文献
99.
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东昆仑地区已经勘查发现了一批造山型金矿,它们是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复合造山作用的产物。通过柴北缘—东昆仑地区12处造山型金矿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该区造山型金矿中发育两种不同的成矿流体: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流体和低盐度的H2O-CO2-NaCl±CH4。前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14~0.34(平均值0.24)、0.11~0.59(平均值0.34)和0.64~0.31(平均值0.42),温度变化为180~270℃,压力为180~560Mpa,是晚加里东期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主要沿加里东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底部-中地壳上部的塑性变形带大规模流动,并在本区形成了广泛的金矿化;后者的XCH4、XCO2和XH2O分别为0~0.12(平均值0.06)、0.18~0.25(平均值0.21)和0.79~0.69(平均值0.73),温度变化为280~449℃(主要在280~360℃),压力为80~230Mpa,主要与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有关,其中不少矿床还受侵入岩浆作用的影响,其沿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带边界的上地壳大规模流动,导致了本区造山型金矿的最终定位。上述两期成矿流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总体变化在1.4%~11.4%(NaCl)(大部分集中于2.7%~9.1%)。压力-深度换算结果显示,本区晚华力西—印支期碰撞造山作用表现出地壳强烈隆升过程,其最大隆升幅度达12km。这说明该区大规模的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发生在地壳隆升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00.
张超越;张晨晓;乐鹏 《测绘地理信息》2018,43(2):115-118
微博是我国网民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之一,其特点是信息发布快,互动交往性强,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以及大数据时代下对信息挖掘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针对微博的信息挖掘研究在不断增加。使用新浪微博数据,以2014年7月5日杭州公交车燃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词频分析、重尾理论、叠置分析等方法分析其在文本、时间和空间上的扩散规律,对微博热门话题的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博信息扩散的主要城市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如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基于文本、时间和空间3个维度的微博扩散特征研究可以有效地为应急公共事件的分析处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