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06篇 |
免费 | 1657篇 |
国内免费 | 18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53篇 |
大气科学 | 1170篇 |
地球物理 | 1455篇 |
地质学 | 5214篇 |
海洋学 | 1199篇 |
天文学 | 140篇 |
综合类 | 640篇 |
自然地理 | 11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7篇 |
2023年 | 231篇 |
2022年 | 353篇 |
2021年 | 350篇 |
2020年 | 281篇 |
2019年 | 336篇 |
2018年 | 341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210篇 |
2015年 | 302篇 |
2014年 | 455篇 |
2013年 | 378篇 |
2012年 | 351篇 |
2011年 | 354篇 |
2010年 | 377篇 |
2009年 | 366篇 |
2008年 | 396篇 |
2007年 | 415篇 |
2006年 | 397篇 |
2005年 | 433篇 |
2004年 | 354篇 |
2003年 | 365篇 |
2002年 | 269篇 |
2001年 | 247篇 |
2000年 | 304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320篇 |
1997年 | 351篇 |
1996年 | 348篇 |
1995年 | 319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77篇 |
1992年 | 278篇 |
1991年 | 276篇 |
1990年 | 224篇 |
1989年 | 195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95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79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46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18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煤层冲刷带预测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沉积分析法、矿井物探法以及地质统计法三种煤层冲刷带预测方法.实例证明,根据煤矿生产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能较好地预测冲刷带的位置和范围. 相似文献
102.
张赤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1998,(2)
根据推导的公式计算了由山体质量引起的梯度效应,结果与实测值甚为接近。分析了佘山重力垂直梯度偏小的原因,认为这是由于山体质量分布引起的。最后讨论了垂直梯度偏小对重力值的高度归算和大地水准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教科书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从教材的文本角度,运用课程内容难度定量模型N=aS/T+(1-a)G/T,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为参照标准,分别对4套高中地理教材"宇宙中的地球"进行了内容难度定量比较分析,结果如下:人教版、湘教版和中图版的课程内容难度均高于《课程标准》,鲁教版低于《课程标准》,但与其吻合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6.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本文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演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具有弧后扩张洋盆的性质,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中期洋盆初步形成,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洋盆全面形成,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洋盆逐步萎缩,到古新世至始新世关闭。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洋中脊扩张型(MORB型),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与洋内俯冲相关的俯冲带上盘型(SSZ型),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带内侏罗纪至白垩纪其他岩浆岩主要为前弧玄武岩类(FAB型)。显示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从早侏罗世开始发生了洋内俯冲,并同步向北向冈底斯带之下主动俯冲消减和向南向喜马拉雅地块之下被动俯冲消减,持续发展到晚白垩世,在古新世至始新世俯冲碰撞消亡转化为结合带。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以皮里青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小时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数字高程(DEM)、实测淹没深度等数据,基于FloodArea模型对研究区2010年5月2日、2012年6月3日、2016年5月9日、2016年6月17日洪水过程进行再现模拟,通过精度验证并建立了降水-淹没深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4个淹没等级对应的致灾临界雨量。相关分析得出喀拉亚尕奇乡累计8 h降雨量与模拟洪水淹没深度的相关性最好,达到了0.96,潘津乡降雨累计5 h的相关性最好,为0.99;通过实测数据对模拟淹没深度进行精度检验得出,喀拉亚尕奇乡和潘津乡两个考察点相对误差分别为0.47 m和0.1 m,误差率分别为31.33%和7.69%,FloodArea模型对研究区洪水过程模拟的效果较好,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的洪水淹没情况,能为无水文资料的山区流域的山洪过程进行较为精准的模拟;按照山洪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和降水-淹没深度的关系得出,预警点累计5 h降水得到对应4个等级的致灾临界雨量阈值分别为:四级17.84 mm、三级32.39 mm、二级54.21 mm、一级76.04 mm。 相似文献
110.
利用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数据获得高亚洲及其邻近地区的质量变化,可分析区域气候因素如印度季风、西风带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对结果的影响。然而,最近的研究发现,西风带的贡献小于厄尔尼诺,与传统研究结论不同。因此,利用2003-01~2017-06期间GRACE RL06的Mascon数据进行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分析。研究发现,前3个主要成分对研究区质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3%、27%和6%,与印度季风、西风带和ENSO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2±0.16、0.70±0.15和0.42±0.15,说明在长达14 a的观测时间跨度内,印度季风、西风带和ENSO对研究区质量变化的贡献分别为53%、27%和6%,西风带是研究区质量变化的第2个影响因素,这支持了传统的研究结论;ENSO通过印度季风对某些区域(如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西北部)的质量变化产生影响;在印度西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和藏东南地区,由于印度季风的减弱及其相关的ENSO作用和西风带的加强,质量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在兴都库什、西昆仑和东昆仑地区,由于西风带的增强,质量变化呈上升的趋势;在帕米尔和天山地区,虽然受到较强西风带的影响,但由于同时受到印度季风和ENSO减弱以及气温上升趋势的影响,质量变化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