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244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71.
吉林省敦化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星  崔天夫 《吉林地质》2010,29(1):9-11,17
吉林省敦化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敦化—密山断裂带及其两侧。本文以其分布状况、岩石类型、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火山岩相以及构造环境等方面论述该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岩浆演化等,并与区域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为该区新生代火山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际的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72.
甘肃北山小草湖一带敦煌岩群的北侧分布着一套发生韧性变形的火山岩系(前人称之为小草湖岩片)。该火山岩系的宏观岩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与相邻的二叠纪火山岩系相似,为大陆裂谷火山岩系列。本次研究在糜棱岩化英安岩中获得285Ma±4Ma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年龄,证明该火山岩系的时代并非志留纪,而是二叠纪,属于天山石炭纪—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这一新资料对甘肃北山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3.
北秦岭太白岩体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及侵位时代确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北秦岭太白岩体位于商丹柳构造带北侧,为不同时代表成的复式深成岩体。通过1:5万区域地质填图将该岩体共划分7个岩石谱系单位,厘定为2个超单元,即北部的五里峡超单元和南部的红岸河单元,依据同位素测年结果和超单元间相互关系,确定五里峡超单元主体侵位时代为志留纪,红崖河超单元侵位时代为三叠纪,从岩体周边到中心,从北到南,侵位时代从早到晚,显示半环带状侧向推挤移侵位形式,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五里峡超单元形成于活动陆缘火山弧构造环境,岩浆源于中上地壳,红岩河超单元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岩浆源于中下地壳。  相似文献   
474.
为研究环渤中凹陷挥发性原油特征、成藏主控因素和有利区带,利用原油族组分、原油物性、PVT高压物性实验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渤中凹陷及围区多个油田和含油气构造的原油组分和物性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明确了渤中凹陷挥发性原油“五高三低”的特征以及各特征的数值范围。基于多组分相态变化的机理分析认为,渤中凹陷易于发育挥发性原油油藏的主控条件有3个:(1)优质烃源岩经过较高的热演化能够为挥发性原油提供轻质烃类组分;(2)渤中凹陷埋深较大,高温高压能够满足挥发性原油赋存的条件;(3)渤中凹陷快速沉降形成的区域泥岩盖层是挥发性原油能够保存的有利条件。基于渤中凹陷的温压梯度,推测渤中凹陷及围区埋深在2.5~4.3 km且有区域泥岩封盖的地层中易于发现挥发性油藏。  相似文献   
475.
福建省气象灾害粮食损失量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星  郑锦绣  彭云峰  谢怡芳 《气象》1999,25(4):45-47
以无气象灾害时粮食生产应当达到的理想产量为基础,根据影响产量形成的因素,提出了一种评估气象灾害造成粮食损失量的方法,并用这一方法对福建省近17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476.
477.
太白县黄柏塬一带出露新太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块体,为一套变质杂岩,具孔兹岩建造特征,并伴有古老变质侵入体(U-Ph2365±1Ma)岩块。该变质杂岩是从前人所划的泥盆纪地层中解体出来的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改造、变质级达角闪岩相的基底岩系。其与上覆盖层—泥盆纪地层为剥离断层(动力滑脱变质变形带)接触。该变质杂岩的厘定为研究秦岭造山带南秦岭地壳组成、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78.
基于P波三重震相的华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华南块体是研究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岩石圈减薄机制等问题的最佳场所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地震观测台网和大型流动台阵记录到的震中距10°~30°之间的两个中深源地震P波记录,利用三重震相波形拟合技术,获得了中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上地幔高精度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1)中扬子克拉通过渡带底部存在高速异常,系太平洋俯冲板块的滞留体.俯冲的板块并没有进入下地幔,660-km间断面下沉约11 km,与后尖晶石相变的克拉伯龙斜率为负有关.而华夏地块过渡带底部并无明显高速异常,接近全球平均模型;(2)整个华南块体,410-km间断面上方普遍存在低速层,主要与上地幔部分熔融有关,与IASP91相比P波速度减小了1.38%~2.29%;(3)在研究区域内,中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都存在岩石圈减薄(80 km),推测可能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快速回撤导致的岩石圈拆沉有关.且华夏地块减薄程度较明显,下伏软流圈速度较低,说明其上地幔强度较弱、温度较高.另外,中扬子克拉通过渡带中存在一个较宽的速度梯度带,可能与520-km间断面有关,其具体成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9.
使用双差定位法对2018年2月12日永清MW 4.3地震及其余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共得到38个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①余震序列分布更加集中,地震序列震中呈NE向分布,与河西务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②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主要为20—25 km,北东侧震源较浅,南西侧震源较深,主震位于地震剖面下部,此次地震引起的破裂可能为由深部到浅部。  相似文献   
480.
针对2014年8月-2015年1月安徽金寨发生的ML3.9震群,利用匹配滤波技术补充台网目录遗漏的地震事件,再利用波形互相关震相检测技术标定P波和S波到时,进一步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震群进行重定位,结合震源机制解等分析此次震群活动可能的发震构造.计算结果显示,通过互相关扫描检测到1376个地震台网常规分析遗漏的地震,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