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篇 |
大气科学 | 56篇 |
地球物理 | 46篇 |
地质学 | 116篇 |
海洋学 | 54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33篇 |
自然地理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24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豫西栾川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套Mo-W(Fe)-Pb-Zn-Ag多金属成矿系列。其中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泥湖矿田岩体的外接触带。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CP-MS对该矿床中闪锌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组成以富集Cd、In、Cu,亏损Ga、Tl为主要特征;Cd、In、Ga等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Co、Ni主要富集在黄铁矿中。闪锌矿/黄铁矿中的∑REE含量均明显低于近矿围岩,早阶段闪锌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右倾;晚阶段闪锌矿LREE含量降低,配分曲线趋向平缓,并与晚阶段黄铁矿呈现互补性异常。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如Ga、Ge、Cd、In、Tl等能指示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总体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岩浆热液型矿床一致,与栾川中鱼库矿床成因相近,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通过与邻区矿床对比分析,显示从成矿系列的过渡带到外围,成矿温度等特征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3.
选取某农药厂旧厂区为试验场地,考察化学氧化技术异位处理地下水非水相有机污染物的运行效果。基于小试研究,确定高锰酸钾、高铁酸钾、芬顿试剂以及次氯酸钠4种氧化剂在中试试验中的适宜投加量。中试结果表明,当进水流量为1.0 m^3/h时,不同氧化剂对于常规水质指标及特征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四种氧化剂对于中长链石油烃类污染物(C10-C36)的去除率可达20%~70%,但对氯代烷烃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低于20%;高铁酸钾和次氯酸钠分别对于苯酚类和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70%~100%);芬顿试剂对各类污染物均有显著氧化效果,其中对于短链石油烃(C6-C9,去除率20%~40%)、苯系物(去除率40%~90%)的去除效果高于其他三种氧化剂。研究不同氧化剂对于多组分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为将化学氧化技术应用于此类污染场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4.
海底扇是由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海底沉积体。其分类学和相模式研究表明,海底扇主要由海底水道、溢岸及朵叶体等沉积单元构成。然而古代和现代海底扇沉积均无法由单一的通用相模式进行解释。以粒度差异所建立的相模式类型涵盖了多方面信息,相对简单实用。海底扇的触发机制主要包括海底沉积物失稳、洪水型异重流、海洋动力过程及复合成因机制等类型。海底扇的主导流体类型(碎屑流与浊流)、海底地貌形态(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及海洋动力条件(底流作用)深刻影响了海底扇的沉积作用、平面形态及空间组合特征,整体上分为三类。其中,浊流沉积主导的海底扇在非限制性海底环境中主要表现为扇状或指状形态,在限制性海底环境中则直接受控于盆地的地貌形态;碎屑流沉积主导的海底扇以块体搬运为特征,平面上表现为舌状和叶状展布形态;底流与重力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混合型海底扇朵叶体沿底流流向侧向偏转,部分受底流改造沉积形成孤立漂积丘状形态。海底扇沉积物记录了环境信号从“源”到“汇”传输效率和保存程度,对构造变形和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人类世以来的现代海底扇沉积物同时也是深海微塑料、陆源有机碳的重要储库,定量评估其丰度特征对于环境评价、污染治理与管控及全球碳循环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5.
116.
118.
<正> 数字林业是数字地球技术在林业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它是对林业以及森林生态环境的静态、动态和分析决策等特征的统一的数字化表述与认识,它以林业数字化数据为依托,用宽带网络连接各分布式数据库,以虚拟现实技术为特征,具有三维显示和无边无缝多级分辨率浏览的开放系统。其中,静态特征包括基础数据、林业专业知识、科研成果、人才等,动态特征包括林地、森林、 相似文献
119.
有些观测员在高温季节。没有注意地面观测规范中已指出的,地面最低温度表的“毛细管内一部份酒精被蒸发后凝结于管顶”的问题。以致没有及时发现此类问题,照常观测读数,使地面最低温度记录产生误差。 据观察,最低温度表毛细管顶部凡有一 相似文献
120.
对九江-彭泽沿长江南岸一带不同成土母质Cd的分布特征在垂向、横向剖面上的研究发现,长江干流冲积成因的砂砾泥质土壤、二叠纪燧石结核(含碳)灰岩质土壤、寒武纪泥页岩质土壤、震旦纪砂岩质土壤,与其它成土母质形成的的残坡积土壤Cd含量差异较大.上述四者Cd平均含量均大于0.3×106,是本区Cd高值异常主要赋存地质体.同时元素相关性研究表明,Cd与Zn、Cu、AS密切相关,自然源是本地区Cd异常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而人为源却有可能是高值Cd异常沿长江干流大中城市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