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通过对天然气的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综合研究,综合实际地质条件,明确了泸州古隆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并细分了不同气藏的气源贡献和来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3种来源与成因类型天然气:①以须家河组煤系为来源的自生自储型天然气;②以深层来源气为主的天然气;③以须家河组煤系烃源为主,深层来源为辅的混合型成因气。  相似文献   
482.
利用敦煌、酒泉、张掖、民勤探空站2014—2019年的探空数据,对祁连山北坡云的发生频率及云垂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北坡全年云的发生频率为20%~40%,以1~3层云为主,且单层云的发生频率高于多层云,多层云以2层云为主;云的发生频率夏高冬低,夏季单层云和2层云出现的频率较为接近,而春、秋、冬季节单层云出现频率远高于2层云和3层云;全年平均云高度2层云的下层云厚度明显大于上层云,3层云的底层云与中层云之间晴空夹层厚度大于中层云与顶层云之间的晴空厚度;祁连山北坡云层高度季节变化显著,单层云和多层云的高度都表现为夏高冬低。  相似文献   
483.
北京冬春季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谱分布研究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1999年2月23~26日在北京气象塔47 m高度和3月10~12日在距地面6 m高度各进行了为期3天的气溶胶采样,获得12组分级采样样品,用PIXE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0种元素的浓度及其谱分布,并对当前北京气溶胶的来源、化学元素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与过去相比,除Si、K、Ca、Ti、Sr、V元素浓度降低外,其他元素浓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加。研究表明,当前北京地区气溶胶的来源已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84.
作为研究洋壳俯冲和壳幔相互作用理想对象的新生代玄武岩在福建省从沿海至内陆均有分布,根据地理位置这些新生代玄武岩可分成闽西、闽中与闽东沿海三个区域。本文对这些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全岩主、微量元素以及Sr、Nd、Pb、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新生代玄武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碧玄岩和粗面玄武岩,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可见这些玄武岩自闽东向闽西具有年龄逐渐变小、碱性逐渐增加的趋势。Sr、Nd、Pb、Hf同位素揭示这些玄武岩具有亏损地幔(DMM)与EMⅡ型富集地幔组分混合的特征。闽东沿海玄武岩相较于闽西、闽中玄武岩具有更高的Sr、Pb含量,更低的143Nd/144Nd值和176Hf/177Hf值,更趋近于EMⅡ特征。从西至东富集组分EMⅡ的逐渐增多暗示陆源沉积物与俯冲效应有关,这些陆源沉积物极可能是由俯冲洋壳带入软流圈地幔的。整个新生代玄武岩的Zr、Hf、Ti负异常与Pb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俯冲沉积物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组分。闽中柳城地区玄武岩的喷发年龄与闽东沿海地区玄武岩的喷发年龄较为接近;闽中柳城地区玄武岩Sr、...  相似文献   
485.
使用不同初边界场驱动WRFv4.3模拟了2021年8月9日北京地区发生的一次超级单体过程,检验了大尺度初边界值场对中小尺度模拟的差异,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FNL、 GDAS和ERA-5三种再分析资料的时空温压场结构在东亚地区存在差异,导致了WRF模拟的要素场出现差异。和站点观测资料相比,FNL资料分辨率较低,对影响系统的描述较差,模拟的超级单体过程衰减过快;ERA-5资料误差较小,尤其在对流层低层850 hPa与观测偏差在三种再分析资料中最小,低层水汽辐合模拟偏差减小,较好地再现了超级单体范围。结果也表明,模式初始时刻越接近超级单体发生时刻,模拟的拟合程度越高,表明对于移速快的天气系统,初边界场的更新要和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相匹配,这和系统内部存在的重力波活动有关;大尺度初边界的质量对天气过程的模拟非常重要,而天气系统本身的中小尺度特性决定了中尺度模式模拟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86.
碳源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是人工湿地脱氮过程的关键性限制因素。合理的碳调控策略被认为是促进人工湿地脱氮的有效手段。介绍了湿地中碳的主要来源和其在脱氮过程中的作用,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碳调控策略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现有碳调控策略的优缺点,最后,对人工湿地碳调控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7.
本文基于观测和再分析资料,采用水汽收支诊断和合成分析方法,对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3模拟的全球季风进行了系统评估,给出其较之前版本FGOALS-g2的优缺点,并通过与其大气分量模式GAMIL结果的比较,讨论了海气耦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FGOALS-g3能合理再现全球季风气候态的基本特征,包括年平均、年循环模态、季风降水强度和季风区范围等,但模式低估陆地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高估海洋平均降水,模拟的热带地区春秋非对称模态偏强。研究指出FGOALS-g3模拟的陆地季风区范围偏小,这与模式模拟的夏季水汽垂直平流(尤其是热力项)偏小有关。年际变率上,FGOALS-g3能再现El Ni?o年全球季风降水偏少的整体特征,其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季风区的降水异常存在一定偏差,例如其模拟的El Ni?o年西非季风区降水偏多和西南印度洋的偶极子型降水异常,均与观测分布不一致,且模式中西北太平洋季风区降水较观测偏多。这是由于El Ni?o年,模式中西非高层无弱辐合中心,且海洋性大陆较观测偏暖,对流中心西移。相较于FGOALS-g2,FGOALS-g3对环流、季风降水的年际变率和季风–ENSO关系的模...  相似文献   
488.
青海省茫崖地区目前有两处滑石矿床,为野马滩滑石矿及茫崖石棉伴生滑石矿,两处滑石矿床的赋存地层及成矿类型不同。野马滩滑石矿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片麻岩组的大理岩段中,主要含矿岩性为白云石大理岩,由于构造多期叠加、热液活动强烈,滑石矿床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特征,属区域变质叠加热液交代型;茫崖石棉矿床中的滑石矿体集中产于岩体中下部的蛇纹岩中,受超基性岩体及控岩构造的控制,成因为超基性岩热液蚀变型。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岩性及矿体特征和矿石质量进行对比,了解区内滑石成矿类型,为寻找高品质滑石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9.
益克郭勒铜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矿区花岗岩类发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进一步确定矿区岩浆-热液活动时代及岩浆活动与矿床形成的关系,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矿区1件花岗闪长岩样品和1件英云闪长岩样品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9.79±0.91)Ma和(248.83±0.88)Ma,指示其形成于早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益克郭勒侵入岩的SiO2 含量为61.93%~71.22%,Na2O/K2O为0.65~1.53,σ为1.29~1.88,A/CNK为0.25~1.09,显示铝质高钾钙碱性特征;岩石轻重稀土分异较显著,Eu显示弱正异常,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出现“峰”,高场强元素Nb、P、Ti等呈“谷”,属I型花岗岩。研究认为,该花岗岩类的物源为以角闪石为主残留相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物质的参与。成岩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弧环境,推测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有关,是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世向北俯冲于东昆仑地块之下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