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70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192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表层岩溶带调蓄系数定量计算--以湘西洛塔赵家湾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湖南洛塔赵家湾表层岩溶系统为例,综合利用水位、降雨量、蒸发量及泉流量等长观资料,分别对不同降雨特征下的表层岩溶带调蓄系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对影响表层岩溶带调蓄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丰水期赵家湾表层岩溶带调蓄系数为0 14~0 2 8,明显小于枯水期调蓄系数0 44 ;但丰水期久旱后表层岩溶带的调蓄能力接近于枯水期;在丰水期,场雨和连续降雨时的调蓄能力比间歇降雨时的小近1倍。实例计算表明:赵家湾表层岩溶带具有一定的调蓄能力,其地下迳流滞后于降雨至少3d ,调蓄系数确实可以用来定量评价表层岩溶带的调蓄能力。  相似文献   
22.
张文 《地图》2002,(3):16-27
有这么一种说法,就导航定位以及地图制作等方面的应用而言,GPS是继指南针之后最重要的“发明”。在未来的日子里,科技又将带来多少惊奇与便利……对我们的生活而言,GPS的发展潮流将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革,且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3.
张文照 《气象》1992,18(3):65-65
目前,一些气象台站使用的XLT 03型电传打字机采用8mm×10m环形色带。一条新的色带能持续使用10天左右,更换也比较麻烦。这种用过的色带,带体上原附着的色带液虽已用完,但带体本身还是完好的。因此我们采用一种既简便又易行的添加补充液的方法,来延长打字色带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经费开支。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了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粒重的影响机制,揭示了影响川东南小麦粒种的主要气候问题,指出了提高小麦粒重和产量的适应性措施。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小麦增叶速率与温度和叶龄的关系,建立了小麦增叶速率的气候生态模型,并就该模型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6.
穿过天津地区张渤带的长86 km、NE向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该区清晰的地壳精细结构图像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为研究张渤地震构造带的深部孕震环境和构造模式提供了地震学证据,对探讨晚中生代以来华北裂陷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张渤带地壳以结晶基底反射TG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地壳反射波组丰富,分层特征明显,界面起伏形态清楚,清晰地刻画出冀中坳陷新生代沉积分层、箕状沉积凹陷的底界、潮白河断裂、蓟运河断裂及丰台—野鸡坨断裂的几何结构;地壳内部结晶基底(TG)至Moho之间,显示出近于"反射透明"的地震波场特征,无明显震相,这与华北其他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明显不同;地壳厚度为30.0~34.5 km,总体变化趋势为中段地壳厚而南北端相对较薄,Moho在横向上显示出明显的不均匀和横向间断特征,在Moho被错断处存在两个明显的反射事件RA和RC,RA可能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的侧向残留物,叠层状反射震相RC则表现出壳幔过渡带特征;剖面揭示了2条错断Moho的超壳深大断裂(FD1和FD2)和9条上地壳断裂,深大断裂应是软流圈热物质上涌,造成上地幔隆起而形成的,上地壳断裂与地壳垂直运动及侧向引张力有关;超壳深断裂(FD1和FD2)为本区深部热物质的上涌与能量交换提供了通道,而与之对应的地壳浅部断裂(F3和F9),则为能量调整提供了可能的条件,断裂邻近区域可能是未来发生强震的地区,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利用37个CMIP5模式和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包含40个成员的超级集合试验的表面气温预估数据,比较了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多项式拟合法和方差分析方法这三种目前在国际上运用较多的方法所估算的表面气温内部变率的异同,分析了内部变率的估算对气候预估中信号萌芽时间(TOE)的影响。结果表明:若采用CMIP5多模式集合,则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和多项式拟合法都是估算内部变率的合理方法,而方差分析方法则由于包含模式性能自身的影响会夸大内部变率故不推荐使用。内部变率的全球分布呈现出极向强化的现象,中高纬度地区的内部变率幅度远大于热带、副热带地区。内部变率受不同排放情景的影响较小,且随时间无显著变化,但方差分析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在热带地区容易受到排放情景的影响。若基于类似CESM这样的单个气候模式的超级集合模拟试验来估算内部变率,三种方法估算的结果相似。不同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对TOE的影响主要位于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南大洋威德尔海和罗斯海等邻近海洋深对流区。对于中国区域平均来说,基于CESM超级集合模拟试验,三种方法估算的内部变率与强迫信号之比都小于15%;对CMIP5多模式集合,采用工业革命前气候参照试验和多项式拟合法得到的结果与此接近,但若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则显著高估内部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神农架大九湖15.753kaB.P.以来的孢粉记录和环境演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对大九湖297cm厚的泥炭地层10个AMS 14 C年龄的测定以及148块孢粉样品的分析,发现每块样品的孢粉(浓度)含量都很高,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于137(科)属,可划分为6个孢粉组合带,植被类型演替大体为: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含少量常绿树种的针阔叶混交林。孢粉带Ⅰ(15.753~11.280kaB.P.)记录了该区域晚冰期及其向全新世过渡时期冷暖波动频繁的气候条件,其中亚带Ⅰ -1(15.753~15.549kaB.P.),Ⅰ -3(14.936~14.505kaB.P.)和Ⅰ -5(12.655~11.280kaB.P.)可能分别对应最老仙女木期、老仙女木和新仙女木冷期,而亚带Ⅰ -2(15.549~14.936kaB.P.)和Ⅰ -4(14.505~12.655kaB.P.)分别对应博令和阿勒罗德暖期。孢粉带Ⅱ(11.280~9.218kaB.P.)代表了由晚冰期冷湿气候向全新世温暖气候转换的早全新世缓慢升温的过渡时期。孢粉带Ⅲ(9.218~7.530kaB.P.)代表中全新世前期的气温波动上升期,7.7kaB.P.前后达到最高温。孢粉带Ⅳ(7.530~4.051kaB.P.)代表中全新世适宜期,水热配置条件最佳。孢粉带Ⅴ(4.051~0.911kaB.P.)体现晚全新世温干的气候。孢粉带Ⅵ(0.911~0kaB.P)反映了大九湖温凉稍湿的气候。  相似文献   
29.
本文分析了南北带北段为主体的陕甘宁青地区近十年来的65个中强地震的前兆资料,以及中强震的特点和预报的难点。初步提出了综合预报对策、方法、程序和指标,並对它们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30.
滑坡灾害的易发性评价方法和模型有很多,不同的学者又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改进,形成了不同的方法。究竟哪种方法更好,还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方法的比较分析。论文应用基于专家经验值的二元统计法分析了四川平武高坪铺库区(约32 km2)高程、岩性、与居民点距离、与河流距离、坡度和坡向6种因素对滑坡灾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滑坡易发性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