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象卫星资料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得其进行天气系统的动态监测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辉发河流域暴雨预报中的应用表明,气象卫星云图可以有效地监测降水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提高暴雨预报的准确率。信息处理技术的加强和高水平专家诊断的介入,将使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在暴雨预报中的作用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2.
关于西非荒漠化的本质和特征存在着许多看法。该文将追溯其历史,回顾荒漠化对气候影响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一些有关研究结果。对荒漠化的认识通常为“沙漠”的扩张,是一个总体上不可逆转的人为过程。其过程与地表反照率增强,风沙加大以及土地生产力下降相联系。研究表明,在最近16年里撒哈拉沙漠的边界和萨赫勒植被均变化不大,从植被水分有效利用率来看,“生产力”没有系统性降低,地表反照率也没有多少改变。自20世纪50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1951~1995年吉林省历年暴雨洪涝成灾面积,洪涝强度和范围,洪涝指标,确定的15个洪涝年有:1951、1953、1956、1957、1960、1963、1964、1965、1966、1969、1985、1986、1991、1994、1995等年。洪涝灾害主要是大范围暴雨、大暴雨造成的。本文研究了1956~1990年,有天气图资料的10个洪涝年,43次区域性暴雨的时空分布,影响系统和环流分布特征。通过对洪涝的变化规律分析,厄尔尼诺、太阳活动与洪涝的相关分析 ,地形、地理位置对洪涝的影响等认为 ,吉林省洪涝发生的成因和规律 ,是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测量天线副面并联调整机构的相对位姿,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目视觉的位姿测量系统.采用光源照射固定于动平台上的合作目标,结合滤光片等控制手段,利用单目相机采集非共面特征点的图像,获得高对比度的准理想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和平方加权质心法,提取出特征点的图像坐标,使用EPnP (Efficient Perspective-n-Point)算法进行位姿解算,最终可以得到并联调整机构的相对位姿测量方法.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平移精度为0.1 mm,旋转精度为0.05°,满足了实验要求,为并联机构的位姿检测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5.
薄互层砂岩油藏具有纵向厚度大、单层控制储量规模小、储层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点,常规面积井网布井方式面临储量控制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采油速度低以及经济可行性差等问题,导致油藏整体开发效果较差。立足于含油砂体的储层沉积学成因特征,基于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建立单砂体尺度的矢量井网布井方法,推导单砂体平面非均质矢量井网井距的设计公式,并根据井距设计公式构建物理模型开展平板模型水驱油实验,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油藏尺度矢量井网部署进行应用,形成薄互层砂岩油藏砂体叠置区域与非叠置区域的层系组合及布井方式的差异化开发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中利用“吉林省陆地资源卫星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的‘3 S’系统”,分别解译了 2 0世纪80年代与 90年代后期的 LANDSAT TM遥感信息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恶化 ,主要表征为荒漠化 (盐渍化和沙漠化 )区域发展 ,并以经向扩展为主 ,荒漠化从 3个方面逼近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产粮区 ,对其构成严重威胁 ;哲里木盟的新开河与乌尔吉木伦河间的撂荒地明显增加。文中还计算了东北区 1 981~ 1 988年和1 989~ 1 996年两个 8a间平均气温和年、季降水量 ,经对比分析发现 :东北区是北半球欧亚大陆的第 3个高增温区 ,该区全年平均气温增高 0 .7℃以上 ,其中东北区西部的北段 (48~5 4°N)增温最为明显 (1 .0℃ ) ,中段 (44~ 48°N)增温次之 (约为 0 .9℃ ) ;东北区西部的中段是东北区降水减少的敏感带 ,年降水量平均减少 3 0 mm,其年际相对变率为 2 0 %~ 3 0 % ;而东北区西部的南段为降水量显著增加地带 (42~ 44°N) ,年降水量平均增加 44mm;东北区西部的北段降水量稍有增加 ,年平均增加 1 5 mm。研究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东北区西部对全球变化、全球增暖的区域响应为 :土地覆盖类型上的荒漠化经向发展和区域气候变化的暖干倾向 ,即中国东北区西部干旱化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延长油田罗庞塬区块部分层段由于泥页岩、碳质泥岩和油页岩发育突出,在钻井施工中常出现定向托压、掉块普遍和地层垮塌严重等现象,针对这些技术难题进行了该区块钻井液体系研究,确定4%KCl、5%聚合醇和0.6%~0.8%SI-150作为抑制性防塌处理剂主体防塌,选择1%氧化沥青、3%超细碳酸钙(1% 2000目+2% 3000目)和1%弹性石墨作为封堵性防塌处理剂协助防塌,形成了适合延长油田罗庞塬区块防塌钻井液体系。该钻井液体系封堵性和抑制性良好,页岩滚动回收率保持在93%以上,极压润滑系数控制在0.07以下。该钻井液体系在罗平16井和蒲平48井2口水平井成功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吉林省春季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春旱指标,1951-1995年共确定了17个春旱年:1951、1954、1958、1963、1964、1966、1968、1970、1971、1974、1975、1977、1979、1981、1985、1987、1994年,平均2.6年发生一次。本文研究春旱发生的成因,主要研究影响我省春旱的北半球大气环流分布特征和影响系统,认为大气环流异常分布是春旱发生的直接原因。同时,通过对春旱变化规律的分析,厄尔尼诺、太阳活动与春旱的相关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对春旱的影响等,认为春旱发生的成因和规律,是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些还受当地的土壤保水性能,蒸发量大小,地下水储量和水位高低,人为的因素等影响。因此,春旱灾害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因子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s,NL-means)滤波算法在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进行滤波抑噪处理时存在使图像过平滑而丢失纹理细节的问题,笔者提出一种改进非局部均值滤波的SAR图像相干斑噪声抑制算法。该算法将图像梯度加入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改进相似块的权值计算,使滤波算法在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纹理结构信息而不使图像过平滑。通过在真实SAR图像上的实验表明,与Refined Lee、Gamma MAP、双边(BF)及NL-means滤波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可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平滑图像,同时能够更大程度地保留纹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