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车莫古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其主要发育期,古隆起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昌吉和盆1井西两个沉积凹陷,分布有白垩系、侏罗系和古近系等多套烃源岩。目前已在古隆起所在区域的南部发现了永进油田,在其北部发现了征沙村、沙窝地和莫西庄等油田或含油气构造,油层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和白垩系,其中沙窝地、莫西庄和征沙村3个构造主要目的层为侏罗系三工河组,永进构造目的层为侏罗系头屯河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为了揭示研究区原油的油源特征以及车莫古隆起对油源及成藏过程的影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原油及相关层位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根据流体包裹体和烃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油气成藏特征,并结合构造地质资料讨论了车莫古隆起形成与演化对研究区油气源特征、油气藏形成过程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或同一构造不同层位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五类,这五类原油在区域分布特征、油气来源及烃源灶位置等方面均存在差别。车莫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生油凹陷的展布特征及主要烃源岩的成熟演化历史共同决定了研究区不同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烃源灶位置的分布及其转...  相似文献   
102.
张振  宋春晖  张平  夏维民  邢强 《江苏地质》2007,31(3):192-199
通过对青藏高原昆仑山垭口盆地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环境重要参考指标的分析,并与黄土—古土壤和深海δ18O记录的气候变化进行对比,结合剖面的岩性特征和年代序列以及前人所获得的粒度和孢粉资料,揭示了3.6Ma~0.5Ma期间昆仑山垭口盆地气候变化经历了6个不同的阶段:3.6Ma~2.48Ma气候相对冷干,2.48Ma~2.14Ma气候偏凉湿,2.14Ma~2.07Ma气候相对冷干,2.07Ma~1.16Ma气候总体相对较湿润(其间有数次冷干波动),1.16Ma~0.78Ma气候偏冷干以及0.78Ma~0.5Ma气候向冷湿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在雅鲁藏布江-噶尔河一线以南,中印、中不、中锡和中尼边境以北的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出露着第三纪花岗岩类。它们以中-小型的岩体为主,零星断续地大致沿着喜马拉雅山系的总走向分布,构成一条范围广阔延伸千余公里的喜马拉雅第三纪花岗岩带。根据岩体的地质特征和岩石类型又可将该岩带分为二个带:高喜马拉雅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带和藏南低分水岭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104.
贵州省东北部江口县桃映震旦纪陡山沱组上部发现的庙河型生物群,包括宏体藻类、可能的后生动物、遗迹化石以及其它生物化石等,进一步证实这类宏体生物群在扬子地区震旦纪陡山沱晚期有较为广泛的分布。通过与鄂西庙河生物群、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对比,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宏体生物群的生活环境主要为开阔浅海向台缘斜坡相过渡地带。通过对黔东北庙河型生物群的研究,认为陡山沱晚期的宏体生物群为以营固着生活方式为主,生活于透光性较好、具有一定水动力条件和一定含氧量的相对静水贫氧浅海环境;其固着基底为富含水份的未固结的粥性-软质基底。这些宏体生物群多呈半漂浮状竖立于海底,构成初步的“海底草原”,为生物群中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动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生物死亡后,大部分生物躯体倒伏于沉积物表面,在贫氧和较快沉积速率的沉积环境中,生物遗体被较好保存,并很快被沉积物所埋藏。随着沉积物的增厚,生物遗体被完全封闭,导致生物遗体腐烂和分解过程终止,使其得以很好保存。较快的沉积速率、贫氧和相对平静水体的环境是生物群得以很好保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5.
道岔服役状态检测工序复杂,传统方法需要结合轨检车、轨距尺、支距尺和降低值测量仪进行测量,设备类型繁杂,测量工序多,对天窗时间要求较高。为提高检测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的单开道岔关键节点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CAD图元信息及图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对道岔结构三维点云数据的精确化、自动化识别、分割与提取,准确度为99.68%。同时,结合道岔结构几何先验信息,完成了对道岔结构轨距、导曲线支距、尖轨降低值等关键几何形位参数快速化精确提取。实例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点云的道岔关键几何形位检测方法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误差为亚毫米级,满足实际工程检测要求,省去了多种检测设备,节约了大量天窗时间,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是未来道岔测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6.
基于MODIS-NDVI的西藏林芝地区植被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藏林芝地区进行垂直带划分的基础上,运用MODIS-NDVI数据对2000-2009年四季不同垂直带的植被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带的NDVI年内变化特征不同,随着海拔下降,植被生长旺盛期由秋季变为冬季;2)10年内,海拔3 000 m以下垂直带的NDVI平均值除秋季增长外,其它季节都表现为降低,而海拔3 000 m以上垂直带植被四季都表现为增长;3)10年来研究区春季、夏季和冬季低于海拔3 000 m的区域,植被退化的面积大于趋好的面积,而海拔3 000 m以上区域,植被趋好的面积大于等于退化的面积,但秋季所有海拔带中植被趋好的面积都大于退化的面积.总之,作为低海拔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植被与高海拔寒温带和寒带植被分界线的海拔3 000 m,是一条重要的生态分界线,分界线上下的植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而气温升高是导致植被变化的因素之一,人类活动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胶东半岛的原生金金属储量约占全国的1/7.郯-庐断裂两侧的地质差异由新太古代延续到早白垩世晚期,指示胶东半岛为一独立大地构造块体.结合大别-苏鲁超高压-高压变质带的被错开及该变质带的三叠纪同位素年龄峰值,郯-庐断裂的主活动期可限定在后三叠纪-早白垩世晚期.金矿的同位素年龄和半岛南部广泛的金矿化指示区域成矿主要发生在侏罗纪-早白垩世,乳山矿区的矿化蚀变特征则暗示成矿作用与变质热液无关;由于区内主变质期早于新元古代,故认为半岛的成矿起因于晚中生代大范围基底部分融熔及与此相关的岩浆热液活动,与欧亚陆缘演化有关.因此,胶东半岛的金矿与典型"绿岩型”金矿不可比,而火成岩密集区则应在找矿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8.
在设计和建筑水利工程建筑物时所进行的综合勘测工作中,水准测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和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湘西金-锑-钨矿深部矿化初步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湘西金-锑-钨矿产于晚元古代紫红色板岩--马驿组。该组以富含Fe2O3,局部富含CaO为特技,可能作为地球化学障控制着本区矿床及矿化的分布。湘西金矿中主要控矿要素为:构造、地层及主要成矿元素络合物的地球化学性质。金以Au(HS)2^-形式搬运,共沉淀主要由紫红色板岩的氧化作用而形成的黄铁矿化引起。钨以WO4和HWO4形式存在,温度的降低及局部富围岩的存在控制着其沉淀。锑不仅以Sb(OH)3^0,而  相似文献   
110.
贻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翼形亚纲(Pteriomorphia)、贻贝目(Mytilida)、贻贝超科(Mytiloidea),大约有400种贻贝分布在世界各地,可适应淡水、潮间带至深海多种生境。本实验以贻贝科6亚科12属28种中国沿海常见贻贝的28SrDNA为目的片段,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运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演法分析了贻贝科的系统发生,并追踪贻贝科物种系统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贻贝亚科Mytilinae、偏顶蛤亚科Modiolinae、石蛏亚科Lithophaginae均非单系群。在属阶元,深海偏顶蛤属Bathymodiolus、贻贝属Mytilus和股贻贝属Perna为单系群。本研究发现应接受将原隔贻贝属Septifer分为Septifer属和Mytilisepta属的分类提议;应接受将原石蛏属Lithophaga中的膜石蛏亚属Leiosolenus提升至属的地位的分类提议。此外,短齿蛤属Brachidontes的单系性不被支持,刻缘短齿蛤Brachidontessetiger并未与短齿蛤属其他物种在系统发育树上聚拢,亲缘关系较远,为不同属物种,建议恢复刻缘短齿蛤原属名Volsella (Dunker, 1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