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6篇
海洋学   1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1岩体地质特征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燕山晚期的中性-中酸性侵入岩分布较广,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50%。侵入体有以闪长玢岩(δμ53)、石英闪长岩(δo53)、花岗闪长岩(γδ53)、花岗闪长斑岩(γδπ53)、花岗斑岩(γπ53)、细晶岩(Z53)等为主的一套钙碱性系列中性-中酸性复式杂岩,并显示出侵入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22.
张岩  方维萱  徐林刚  陈文  张志炳  叶会寿  刘丽红  王文浩  赵亮亮  吴皓然 《地质论评》2024,70(1):2024010014-2024010014
对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和生命必需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和相关沉积矿产形成机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对古海洋环境演化与相关沉积矿产形成关系的深入认识,这对沉积矿床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元古代南华纪—早古生代早志留世,扬子板块周缘黑色岩系中依次沉积了举世瞩目的南华纪锰矿、震旦纪—早寒武世沉积磷块岩、早寒武世重晶石矿、镍—钼—钴多金属矿、钒矿和早志留世铀矿的完整沉积矿床系列,不同时代地层、同一时代不同沉积环境地层赋存不同类型的沉积矿产,有必要对其成矿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和归纳。本文在对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元素、生命必需元素和海底热液元素等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综述的基础上,兼论了它们在结合黄铁矿矿物学对氧化—还原环境、生物生产力和盆地限制性分析方面具体作用;进一步结合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扬子板块古环境演化特征,对扬子板块周缘特定时代中特定沉积矿产的分布、成因机理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最终得出扬子板块周缘相关沉积矿产,是在全球氧化事件、冰期—间冰期、Rodina大陆裂解大背景下,海洋中成矿金属元素得到长期积累,在特定时代区域性海水—海底热液—生物作用(根据不同矿种各有侧重)影响下,在相关重要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控制下、局部区域特殊氧化—还原环境的控制下形成的特定矿产的初步认识。最后,结合相关沉积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解决方案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3.
124.
本文通过对D-子群(Perfect Subgroup)的研究,证明群G为超限下Abe1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G无非平凡的D-子群。  相似文献   
125.
特提斯构造域研究愈来愈显示为原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三分的特点,其中古特提斯洋的形成演化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古特提斯洋何时开始裂解非常缺乏研究.根据东昆仑早古生代末夏日哈木超大型岩浆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简称"夏日哈木矿床")发现的事实,以及近年来在东昆仑、南祁连和阿尔金发现的一批早古生代末和晚古生代初之...  相似文献   
126.
帅爽  张志  吕新彪  马梓程  陈思  郝利娜 《遥感学报》2022,26(6):1247-1259
Landsat系列、ASTER等中等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中分数据)覆盖了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铁氧化物矿物等矿物的诊断光谱区间,广泛应用于矿物、岩石信息提取,但受限于空间分辨率,混合像元现象明显,严重制约了其岩性分类精度。WorldView-2、QuickBird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高分数据)提供了岩石地层表面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同时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也是缓解混合像元效应的最有效途径,但高分数据覆盖的光谱区间往往较窄,难以满足大多数特征吸收谱段位于短波红外、热红外区间的矿物、岩石信息提取。在岩性自动分类方法上,前人研究中仍以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为主,分类结果的“椒盐现象(Salt-and-pepper,出现在分类结果图中大量孤立的错分点或小图斑)”严重。为结合中分数据的光谱信息优势和高分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优势,同时减少基于像元的岩性分类方法中的“椒盐现象”,提高岩性自动分类精度,本文以Landsat 8 OLI数据和WorldView-2数据为例,提出了一种协同中、高分遥感数据进行面向对象的岩性模糊分类的方法。首先通过“结构协同”和“光谱协同”方案对WorldView-2数据和OLI数据进行信息协同,利用主成分变换对协同后数据的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压缩和增强,然后将增强后的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波段绑定,并进行多尺度分割。根据岩性单元间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差异,构建各岩性单元的模糊逻辑隶属度函数,实现对研究区岩性的模糊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划分了岩性单元的分布,总体岩性分类精度为89.35%。  相似文献   
127.
基于GeoEye-1和DEM的富家坞铜矿区固体废弃物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rcGIS支持下,利用1:5万.DEM对江西德兴富家坞铜矿区与铜厂矿区的汇流累积量和集水流域进行模拟,将该区划分为a、b两个流域,分水岭方向为NEE-SWW;将富家坞矿区所在流域a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的集水流域.在矿床学及采矿学等理论的支持下,利用美国GeoEye-1卫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式,对富家坞铜矿区固体...  相似文献   
128.
长江中游高山泥炭湿地在区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重要的地位,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在泥炭湿地表面大量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对环境变化敏感,是环境变化的有效指示器.泥炭湿地的现代生态学调查已经表明,有壳变形虫群落对泥炭的表面湿度和水文条件具有灵敏的响应,但是与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化学因子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主要调查了长江中游高山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群落特征及其对水化学因子的响应,发现Cr和Mn对有壳变形虫的群落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有壳变形虫的群落组成在不同湿地间有一定差异,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了湿地的不同类型、发育阶段和人类活动等信息.有壳变形虫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动态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示信息.  相似文献   
129.
尕尔穷—嘎拉勒铜金矿集区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南缘的北冈底斯北侧,矿体类型丰富(斑岩型、矽卡岩型及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金品位较高(最高可达205g/t),构造位置独特,研究意义重大。通过对矿集区成矿地质条件的系统总结及对前人研究资料的系统分析,查明了矿石特征,发现了大量自然金、金属互化物,总结了成矿规律,认为成矿主要与晚燕山期侵位的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有关,成岩与成矿之间演化时间在1Ma左右,区内矿化具有上铜金下钼的垂向分带特征,矿床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源区特征。在准铝质-微弱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浆岩的侵位、分馏演化过程中,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与白垩纪碳酸盐的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铜金(钼)矿体,在岩体边缘构造破碎带(F1断层)内形成铁氧化物铜金建造型矿体,由此建立了岩浆岩-地层-构造控制的斑岩-矽卡岩-铁氧化物铜金建造"三位一体"矿床模型。结合以上研究,提出矿集区应予以重视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0.
大冶陈贵镇小型尾矿库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小型尾矿库数量占尾矿库总量的80%,当前矿山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以WorldView-2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提取出大冶陈贵镇的尾矿库信息(小型尾矿库74个,占地面积58.95 hm2);利用最邻近距离法得出尾矿库对4类地物的危害由大到小依次为道路>水体>农耕地>居民点;选取大冶市DEM数据模拟水系和流域轮廓信息,使用ArcGIS提取出分级河网和集水流域数据;以流域为整体单元划分出尾矿库对环境影响的区域(面积达59.96 km2),并结合陈贵镇小型尾矿库的分布规律和特点,预测和分析尾矿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型尾矿库的环境监测和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显示出遥感技术在小型尾矿库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