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88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推导了传统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测定垂线偏差(Deflection of the Vertical, DOV)形式误差的表达式;提出一种可用以解算并置站DOV的小网参数转换法.利用乌鲁木齐南山多技术并置站控制网观测信息,开展了算法验证,并对该站内多个地点DOV开展了实测.结果表明,高精度的小网DOV仅由点位观测精度最高、覆盖面积最广的3个站点决定.个别精度较差的点会为DOV的测定值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采用小网转换法所解算的DOV与实测值间的一致性分别为-2.3′′±4.3′′(子午分量)和0.2′′±4.6′′(卯酉分量);小网转换求取DOV的方法在精度上与经典的GNSS水准方法相当,但步骤更加简便.鉴于多技术并置站会不定期地开展本地测量,可利用该方法实现多技术并置站DOV的零成本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02.
简要介绍了人类工程活动:人工开垦水田、建造水坝和超采地下水为大连市供水,导致生态环境一系列演变,从自然生态系统变为人工生态系统,同时导致了次生地质灾害:海水倒灌入侵,污染地下水源,引起了C l-浓度从50 m g/L上升到250~500 m g/L,最高可达1 000 m g/L,超过国家标准;土地沙化和产生的流动沙丘,它们危害农业生产和农舍。  相似文献   
103.
商翎  高飞  张立东  郑月娟  张志斌 《地质与资源》2006,15(4):253-255,271
简要介绍医巫山闾山山区海蚀地貌遗迹的发现及其形态类型、形成的可能时代和机制.这不仅为定性及定量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新构造运动上升和海平面变化幅度和速率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医巫闾山风景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提供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4.
滇西南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庆来  刘本培 《现代地质》1993,7(4):402-409
昌宁—孟连构造带火山岩非常发育,是重要的含矿岩系。在构造带南段,火山岩统称为依柳组,北段统称为平掌组下段,以往时代均归属早石炭世。本文工作表明,该区火山岩可分为两套:一套为早石炭世火山岩,分布于该构造带西部,以拉斑玄武岩系列为主,代表大洋中脊、洋岛残留物,仍称为依柳组;另一套为晚二叠世火山岩,分布于构造带中、东部,以碱性玄武岩系列为主,可能属亚速尔型洋岛火山岩范畴,而非大洋蛇绿岩套,新命名为老厂组。  相似文献   
105.
滇东及滇东北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连续、出?良好,是全球重要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研究区域之 一.区内发育众多典型剖面,包括滇东晋宁÷树村剖面、滇东北肖滩剖面以及会泽地区老林剖面和朱家箐剖面 等.尽管这些剖面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已较为详细,但同λ素年代学研究相对缺乏,仅在÷树村剖面和肖滩剖面有 报道.本次研究在会泽蜂子箐剖面纽芬兰统朱家箐组中谊村段下部发现了一凝灰岩层,实验获得 LAGICPGMS锆 石 UGPb年龄(532.0±3.5)Ma.根据从该剖面朱家箐组中处理出的小壳化石以及岩石地层序列的详细调查,蜂子 箐剖面可与滇东及滇东北典型剖面进行较好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对比.此外,该剖面中谊村段凝灰岩锆石年 龄值与÷树村剖面第5层凝灰岩锆石年龄值相近,可能源于同一火山喷发事件,若此,该事件的沉积在滇东及滇 东北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可作为本区域纽芬兰统对比的一个新标志,值得今后研究关注.   相似文献   
106.
初论变异性不整合--以滇西北中甸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滇西北中甸地区1:5万地质填图,并结合地质构造综合研究,首次提出了下三叠统布伦组与下伏上古生界为变异性不整合的新看法,它是在大陆引张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层接触关系,主要识别标志是:区域性强烈起伏的不整合面;下伏基盘伸 引张环境玄武岩的发育;上覆沉积厚度显著变化、相变急剧;不整合表现形式多样,以及“基质”+“岩块”的图面效应,它的识别对地质填图、地质构造演化以及构造运动的时空论形式等方面的研究具有  相似文献   
107.
造山带区域地层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深圳城市规划:体系建立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深圳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分为起步成长,改革探索、体系建立三个阶段进行总结,对规划在制体系、行政架构、技术支撑、法律保障等方面的机制创新予以全面阐释,为认识和了解深圳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09.
研究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有机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有利于全面揭示湖区各形态磷迁移转化规律,对南四湖富营养化防控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保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测定底泥中各形态有机磷含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表征底泥有机分子结构特征及稳定性,反映消落带有机磷结构及稳定性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解析底泥各形态磷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总磷含量均值为679.90 mg/kg,其中有机磷(OP)占比20.03%~45.69%。各赋存形态有机磷含量及相对比例大小依次为:残渣态有机磷(67.58%)>钙结合态有机磷(16.61%)>铁/铝结合态有机磷(7.62%)>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5.97%)>水提取态有机磷(2.22%)。南四湖消落带底泥OP含量及形态主要受内源影响,主要来自内源性微生物代谢。南四湖消落带西岸底泥磷释放风险高于东岸和南岸消落带。相关性分析发现,消落带底泥pH与磷含量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底泥碱性的增强可能导致底泥磷向水体中释放的风险更高;底泥有机质与OP显著正相关,表明有机质可能是OP的重要载体;主成分分析发现底泥各形态磷呈正相关性,表明消落带底泥各形态磷具有同源性。研究结果可为南四湖湖区内源磷释放控制及富营养化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张志斌 《内陆地震》2021,35(3):223-230
基于波形反演方法对新疆天山中段MS≥3.0地震震源深度进行反演,反演结果显示,新疆天山中段地震类型以逆断层或走滑断层为主,兼有少量的正断层.新疆天山中段震源深度呈现内部浅,盆山结合部位深的特点.同时由深度剖面显示,两大盆地与天山中段接触部位地震活动性都比较高,基本呈对称分布,存在南强北弱的活动特点.研究区地震发生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