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531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西藏厅宫斑岩铜钼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最早开发的斑岩铜矿之一,矿区大面积分布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均为容矿岩体,因此详细开展这几套岩体的评价工作,对于今后的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上述三类岩体LA-ICP-MS锆石U-Pb测年,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Rb-Sr、Sm-Nd、Pb同位素,结果显示三类岩体锆石结晶年龄分别为50.32 Ma、48.34 Ma、49.41 Ma,早于成矿事件,与成矿事件无关。三类岩体均属高钾钙碱性,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V型模式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明显负δEu,δEu随Si O2含量的升高而降低,推测与岩浆结晶分异的程度有关,微量元素均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Ba、Nb、Sr、Ti,富大离子亲石元素Th、U、K、Cs、Rb。Pb同位素结果表明初始n(206Pb)/n(204Pb)、n(207Pb)/n(204Pb)、n(208Pb)/n(204Pb)计算值较为分散,分别为18.414~18.5137、15.616~15.7039、38.6394~39.0029,放射成因Pb含量较高。初始n(87Sr)/n(86Sr)同位素较为均一,主要介于0.70320~0.70477之间。初始n(143Nd)/n(144Nd)同位素介于0.51260~0.51265之间,计算得出的εNd(t)为0.51~1.44,均大于0。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厅宫矿区大面积分布的容矿始新世岩体并非为成矿岩体,上述岩体具有同源复式侵入特征,岩浆起源与特提斯洋发生的板片前端的拖拽作用造成板片的回旋、断离有关,岩浆起源于新生下地壳/地幔,并在岩浆侵位过程中经历过AFC过程。  相似文献   
72.
位于羌塘南缘多龙矿集区内的荣那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矿床系近年来中铝西藏与西藏地质五队合作勘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铜矿床,控制资源量已达超大型规模,但对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仍存在争议。本文根据详细的钻孔岩芯、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硫化物的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该矿床成矿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有关。矿体主要产于下中侏罗统色哇组长石石英砂岩和成矿斑岩体中,矿体呈东西走向、南倾的隐伏状,延深巨大,金属矿化以铜为主,伴有金、银矿化,偶见钼矿化。热液蚀变具有两阶段蚀变:与斑岩型矿化有关的黑云母化、角岩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硅化-伊利石-绿泥石化以上部叠加的高级泥化,蚀变分带明显。相应的该矿床具有斑岩型细脉浸染状矿化和以硫砷铜矿为特征的高硫型矿化,含铜矿物主要分为4个带,大致与蚀变分带相对应,下部主要为斑铜矿-黄铜矿;过渡带以斑铜矿-铜蓝组合为特征;中上部为蓝辉铜矿-砷黝铜矿-硫砷铜矿组合;顶部主要由为辉铜矿-蓝辉铜矿组成。总体上,矿床中上部为Cu-S体系、向下转变Cu-Fe-S体系。与其它类似矿床相比,该矿床硫化物中以富Zn、贫金为特征。综上认为该矿床为斑岩-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Cu-(Au)套合成矿的典型实例,其勘查突破为羌塘南缘火山岩区及覆盖区的找矿打开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73.
巴阿泽锰矿位于瓦钵梁子—四美沟复背斜东部倾没端。通过对黑水县巴阿泽锰矿床的综合研究,该矿床的含矿层位为菠茨沟组中段(PTb2)。矿区共圈定2条矿体。同时对该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受变质型矿床,并归纳总结出三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74.
扎西康铅锌银锑多金属矿床是北喜马拉雅成矿带中重要的铅锌锑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的研究对其深部资源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该矿床成矿前硅化、成矿早期铁锰碳酸盐化、中早期毒砂黄铁矿化、中期含铅锌硅化、晚期含锑硅化和成矿后硅化方解石化的流体温度分别为297、280、264、251、215~247和183~237℃,盐度分别为17.80%、8.39%、6.50%、5.98%、2.75%-5.29%和4.28%Na Cleq(wt)。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顺断裂运移的具有显著岩浆贡献的中高温、中等盐度、较高硫逸度含CO2、CH4和N2的热液与中温低盐度下渗大气降水在断裂中混合的产物。两者的混合改变了流体温度、盐度和硫逸度等进而沉淀金属矿物形成矿体。锑矿化温度低于铅锌矿化温度,下部~247℃锑矿化的发现暗示深部有进一步找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75.
朱诺斑岩铜钼金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南缘,是近年来在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最西端新发现的另一大型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但一直以来对该矿区花岗岩年代学及成因分析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矿区内主要岩浆岩体开展LA-ICP-MS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研究。获得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4.14±0.32Ma,76 Hf/177 Hf介于0.282484~0.282750,εHf(t)介于-9.87~-0.49,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介于1.13~1.73Ga、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4.05±0.31Ma,176 Hf/177 Hf介于0.282633~0.282769,εHf(t)介于-4.61~0.21,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介于1.08~1.39Ga之间;角闪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为14.10±0.29Ma,除4.1号为继承锆石外,其余测点176 Hf/177 Hf介于0.282607~0.282761,εHf(t)介于-5.53~-0.07,二阶段模式年龄TDMC介于1.10~1.45Ga之间。年代学与Hf同位素结果表明,朱诺斑岩铜矿与斑岩铜矿带中段和东段成岩成矿时代一致,集中在15~13Ma之间,指示了冈底斯在中新世的构造岩浆活动事件。花岗岩Hf同位素组成明显与中-东段斑岩矿床不同,具有富集Hf同位素特征以及古老二阶段模式年龄(1.08~1.73Ga)等特点,反映出朱诺矿区中新世岩浆岩源区与中-东段中新世斑岩矿床明显不同,可能指示古老拉萨地体的印迹。  相似文献   
76.
刘波 《气象知识》2020,(2):38-40
1947年9月,国际气象组织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1950年3月23日,在这一公约正式生效后,国际气象组织更名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并在1951年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77.
为探索三维掠动叶降低对转压气机二次流损失的潜力,进一步提高对转压气机气动性能,基于近似函数与遗传算法,针对某对转压气机双排转子在整机环境下进行三维掠动叶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前后流场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成功的得到了双排“S”形掠动叶,结果表明:三维掠动叶有效改善了双排动叶吸力面径向二次流,减小了吸力面低速区,提高了对转压气机性能,优化工况点整机效率提高0.6%,全工况范围内效率均有所提高;三维掠动叶提高对转压气机效率的根本原因是其对径向负荷分配的重新调整,将叶展下方流动较差区域负荷移至叶展上方,改善流场的同时保证对转压气机负荷不变。   相似文献   
78.
潜流交换研究涉及地表水-地下水系统交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影响因素和生化作用等方面,是近年来水文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潜流交换过程包含水流运动、溶质运移以及能量传输过程。以稳态流动条件作为控制因素的潜流交换研究成果已经不能满足相关学科发展的要求。因此,近年来非稳态潜流交换过程的研究及其成果渐受关注。当前相关研...  相似文献   
7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协同工作CSCW理论和技术研究的深入,计算机协同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思想逐渐被引入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应用中.目前大多数的协同学习系统采用了C/S结构.提出的基于JXTA的协同学习系统采用了P2P(Peer-to-Peer)结构,满足了协同学习的一般需求,具有安全性、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80.
单机独掌多次循环及单机多掌多次循环,本来是一项推行较早的先进作业经验,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却是一项需要通过不断实践继续解决的问题。59年以来,在党的领导及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通过大搞群众运动,在这方面有着较大的提高和革新,全公司推广面约占80%,基本实现坑探施工多次循环化,有40%的掘进小组在独掌上台月效率突破180M,提前超额完成了59年的任务,并取得了如下收获:1.加强了各工种之间的协作,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增加了纯打眼时间,提高了工时利用,降低了辅助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